字典里是這樣描述的:江為大河;河的意思是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照這樣理解的話就是較大的是江,較小的是河。但難道黃河比珠江要小嗎?江與河的叫法會不會有個地域的習慣性問題?

熱心網友

 在古代“河”指的只是黃河,“江”指的只是長江,其他的就叫“水”,像漢水、渭水、洛水等等。后來由于黃河水含泥沙多呈黃色就叫“黃河”,而長江因為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就叫“長江”,江和河就成了河流的統稱。字典對江的解釋是大河,不過從分布上看中部的河流好像都叫河,像淮河、渭河、海河等等,而叫江的最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和東北,像錢塘江、珠江、松花江、黑龍江等等,當然也不絕對,為什么就不清楚了。

熱心網友

基本同意二樓 笑看風云疾 的說法,只是個別地方我想說點不同意見。古代長江 黃河也稱“水”,分別為“江水”“河水”,簡稱“江”“河”。像漢水、渭水、洛水等也簡稱漢、渭、洛。

熱心網友

答得不怎么樣,樓主可以去查《辭海》。

熱心網友

一、二、樓的正確。樓主問的黃河大小問題,當知大禹治水,就不難理解了。其大,是若干年的演變而成。

熱心網友

不論大小都可稱“河”,比較大的河可以稱“江”。

熱心網友

在古代,江一般是指長江,河一般是指黃河。在現代,這兩個詞的范圍已經擴大,江就是大河,黃河稱“河”,是沿襲歷史說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