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上古的人類還沒有文字,他們用的是結繩記事的辦法(《周易》中就有“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的記載)。鄭玄的注釋說:“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周易集解》引虞鄭《九家易》說:“古者無文字,其有誓約之事,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莊子·胠篋》也有“民結繩而用之”的話。從這些說明看,在繩子上結的某一個結子,就相應地表示著某種事件;結子的大小,也許還有不同的結法,則表示著事件的大小或者事件的性質。可以相信,這些結子所代表著的涵義,在人們之中一定有事先約定的規則,所以才會相互領會,不致產生誤解。但是我總覺得,那結子的本身所包含的內容總是有限的,單憑一兩個結子,是難以表示某種復雜的狀態和過程的,因此人們總得還有什么補充的法子不可。這種法子到底是什么,古人卻并沒有給我們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