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糖尿病和高血壓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對心、腦、腎損害嚴重 ,遠遠大于單純原發(fā)性高血壓或單純糖尿病患者。這類高血壓患者腎臟的腎單位將受到高灌注、高滲透以及高濾過的影響 ,如果不合理治療 ,腎臟將會受到嚴重損害。因此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在防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  首先 ,要注意了解其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情況 ,對于高血壓病程先于糖尿病的患者更應注意心臟受累情況 ...

熱心網友

糖尿病和高血壓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對心、腦、腎損害嚴重 ,遠遠大于單純原發(fā)性高血壓或單純糖尿病患者。這類高血壓患者腎臟的腎單位將受到高灌注、高滲透以及高濾過的影響 ,如果不合理治療 ,腎臟將會受到嚴重損害。因此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在防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  首先 ,要注意了解其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情況 ,對于高血壓病程先于糖尿病的患者更應注意心臟受累情況 ,必須作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如果有血脂代謝異常 ,應該在醫(yī)師指導下調節(jié)血脂 ;如果已發(fā)生心臟疾病 ,一定要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治療心血管疾病。同時要定期檢查眼底、腎功能和尿液 ,了解血管硬化程度和腎臟損害程度。  其次 ,正確選擇降壓藥物。目前公認的降壓藥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 ,這類藥物不僅能降低血壓 ,還有保護腎功能、逆轉腎損害的作用 ,因此建議這類藥物作為首選。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應將收縮壓控制在 120毫米汞柱、舒張壓控制在 80毫米汞柱或以下。  另外 ,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戒煙限酒、低鹽飲食、堅持運動等。1、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類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  2、糖尿病致病原因復雜,但多是人為的因素,如心理緊張情緒壓抑,生活節(jié)奏紊亂、飲食過于肥甘油膩、品種單一及過于精細、酗酒、運動量減少等。  3、只要注重飲食清淡、勤勞工作、心情舒暢、生活規(guī)律是可避免或減少糖尿病的發(fā)生。  4、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并發(fā)癥。因此注意并發(fā)癥的早期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5、糖尿病注意三早,即早發(fā)現(xiàn)、中治療、早期預防并發(fā)癥。  6、糖尿病只要堅持綜合治療方法,并將血糖穩(wěn)定在3.9-7.2mmol/L 左右,即可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能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學習、結婚生育,也能延年益壽。  7、糖尿病病人貴在堅持治療,維持血糖在大致正常水平,不要血糖一降就停藥,血糖一升再服藥,這樣反反復復,其危害甚大。  8、有些糖尿病病人治療后一切癥狀消失后,就認為病已痊愈,萬事大吉,因而終止治療,這種做法是危險的。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至少每隔1-2個月就應到醫(yī)院復查血糖、尿糖根據檢查的情況治療,是可以確保自己健康的。 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事項:  醫(yī)學研究證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心理平衡,不僅能預防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而且是治療高血壓的措施。  適宜做的事情:跑步、打球、游泳、打太極拳等運動項目   不宜做的事情:打麻將、吸煙、睡懶覺等  適宜吃的食物:新鮮蔬菜、淡水魚、牛羊肉等  不宜吃的食物:動物內臟、鹽腌制品等  高血壓患者服藥需注意的事項:  1. 降壓不宜過快過低,以避免心腦供血不足的加重,若非急癥,應在數日數周或數月內降低為好。   2. 不要自己隨便換藥、加藥或突然停藥。   3. 堅持服藥,維持血壓平穩(wěn)。   4. 避免其他因素影響(如大量飲酒等),以提高療效。

熱心網友

綠豆湯降血壓,每天晚上堅持當茶喝

熱心網友

大至意思一樣吧!不過要注意飲吃,多吃些清淡。

熱心網友

糖尿病與冠心病有何關系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代謝紊亂性疾病,容易引起冠心病這一事實已被國內外學者所公認。首都醫(yī)院分析1958~1977年20年的1000例糖尿病病人,其中380例合并冠心病,占38%,遠較我國普查的自然人群中的發(fā)生率高;Framingham對年齡在36~62歲的5209人進行了長達20年的研究觀察,結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無論男女,不同年齡組,其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都是糖尿病...

熱心網友

糖尿病與冠心病有何關系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代謝紊亂性疾病,容易引起冠心病這一事實已被國內外學者所公認。首都醫(yī)院分析1958~1977年20年的1000例糖尿病病人,其中380例合并冠心病,占38%,遠較我國普查的自然人群中的發(fā)生率高;Framingham對年齡在36~62歲的5209人進行了長達20年的研究觀察,結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無論男女,不同年齡組,其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都是糖尿病組高于非糖尿病組。經調整年齡,控制血壓、吸煙、膽固醇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后,冠心病、血栓型腦梗塞、心血管病總死亡率,均表明男性糖尿病患者二倍于對照組,女性則三倍于對照組。糖尿病作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對兩性來說,男性具有較強的發(fā)病危險,但經年齡調整和控制冠心病其它危險因素后,女性糖尿病患有冠心病的發(fā)病危險明顯高于男性,甚至有人報道,糖尿病是女性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發(fā)病率增高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糖尿病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已被公認。多數學者認為,肥胖、高血壓、高脂蛋白血癥、高血糖、高纖維蛋白原血癥(即胰島素抵抗綜合征),這些內容密不可分。肥胖使胰島素的生物學作用在某些人群中被削弱,即這些人的機體對胰島素產生抵抗,為了保證血糖的水平正常,胰島β細胞必須分泌較正常人高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胰島素,形成高胰島素血癥,但最終又導致了血糖升高、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HDLC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升高,這無一不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同時,胰島素本身也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因此,口服磺尿類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等通過不同途徑使血中胰島素水平提高,這就有可能進一步加重硬化血管的病變。   此外,糖尿病患者并發(fā)冠心病時,冠心病的某些臨床癥狀出現(xiàn)的較遲或被掩蓋,更應引起臨床醫(yī)生的重視。因為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可累及神經系統(tǒng)的任何一部分,特別是神經末梢,當病人的神經末梢受損時,痛閾升高,即使發(fā)生了嚴重的心肌缺血,疼痛也較輕微而不典型,甚至沒有心絞痛癥狀,無痛性心肌梗塞的發(fā)生率高,而且休克、心力衰竭、猝死的并發(fā)癥也較多,預后較嚴重。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科學地控制血糖,并定期到醫(yī)院檢查心臟,加以合理的膳食結構和體育鍛煉,以降低冠心病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