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青城
熱心網友
不是綏遠,而是歸綏、青城、乳都還有呼市,英文名是Huhhot
熱心網友
曾經叫綏遠省,后叫青城近幾年又稱乳都
熱心網友
我上次收到一條短信問答案是紅城
熱心網友
烏蘭浩特是紅色城市的意思;呼和浩特是青色城市的意思,所以叫“青城”。
熱心網友
鹿城
熱心網友
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簡稱“青城”,因召廟云集,又稱“召城”。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土默川,是祖國北疆的歷史文化名城。
熱心網友
豐州、青城、綏遠
熱心網友
青城\應該也歸化吧
熱心網友
青城
熱心網友
青城
熱心網友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譯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稱。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故又稱“召城”。目前呼和浩特被名明為“乳都”。
熱心網友
解放前叫隋援,先叫呼市,也叫青城.
熱心網友
“呼和浩特”系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稱。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故又稱“召城”。目前,呼和浩特人經常自稱呼和浩特市為“呼市”。 呼和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古為內蒙古草原民族重要聚居地。東與卓資縣、涼城縣及和林格爾縣毗連;西與土默特右旗接壤,南瀕黃河,與鄂爾多斯高原隔河相望;北枕大青山,與武川縣交界。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約1000米。春秋季節短,晝夜溫差大。每年4至10月是最佳旅游季節。現轄玉泉區、新城區、回民區、郊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全市面積6079平方公里,人口130余萬。其中市區面積2054平方公里(含建成區面積6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近85萬。有蒙古(約占11%)、漢、回、滿、鄂倫春、鄂溫克等34個民族共居。 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塞外古城。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筑長城,并設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土城為內外兩重,外城周邊3公里,是座長方形土筑小城,為當時的民居及兵營所在地;內城為官署駐地。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它的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60公里的林格爾縣境。隋唐時期,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大將李責率兵至云中,大敗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70 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契丹人建立了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慶六年( 572),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萬歷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筑城,城墻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明王朝賜名為“歸化”。據《歸綏縣志》記載:歸化“周二里,砌以磚,高三丈,南北門各一。”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為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與明王朝和睦相處,以致蒙漢兩族不用兵革達30年之久。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這位草原女杰,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軍焚毀。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為徹底打敗新疆境內之蒙古準噶爾部,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約加寬100米),包圍了原城東、南、西3面。在取得了對準噶爾部戰爭完全勝利之后,為安置從前線撤回的軍隊和進一步控制西北地區,決定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新城城址選在距舊城東北2.5公里處,呈正方形,“周圍九里十三步,高二丈九尺五寸,頂闊二丈五尺,底闊四丈。四門樓,門兩重。東門曰迎旭,南門曰承熏,西門曰阜安,北門曰鎮寧。”(《歸綏縣志》)清王朝命名此城為“綏遠城”。 綏遠城建成后,清王朝便移山西右衛之建威將軍駐此、附近居住的蒙漢人民大量 涌入城中,城中人口驟增。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對西北貿易的發展,這里很快成為塞外的經濟中心。當時,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商店和娛樂場所大都設在這里。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并,稱歸綏。1913年,開辟了新城與舊城之間的大馬路。1922年,平綏鐵路通車,車站附近逐漸建起不少貨棧、住宅等房屋,于是形成舊城、新城、車站附近三足鼎立之勢。城中相繼出現了一批民族工業企業,如電燈公司、面粉廠、毛紡廠等。1928年,綏遠建省,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寇投降后,復稱歸綏市。 1949年9月19日,國民黨政府綏遠省主席董其武率部起義,綏遠省全境解放。1950年1月20日,成立歸綏市人民政府。 1954年,撤銷綏遠省建制,組建內蒙古自治區。與此同時,取消了封建統治者所沿用的不利于民族團結的“歸綏”之名,稱“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是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眾多名勝古跡的城市。這里有各種召廟50多座,最為著名的是大召、席力圖召、烏素圖召、喇嘛洞召。另有昭君墓、萬部華嚴經塔、金剛座舍利寶塔、哈素海、清公主府、綏遠城將軍衙署等。城郊有不少草原旅游點,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鳥語花香,富有濃郁的塞外風情。 呼和浩特人純樸好客,來到這里,人們可盡情觀賞草原風光,放懷品嘗內蒙古風味美食。
熱心網友
除了樓上的以外,我補充一點,現在呼和浩特被成為“乳都”。
熱心網友
“呼和浩特”系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稱。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故又稱“召城”。目前,呼和浩特人經常自稱呼和浩特市為“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