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米格式戰機共發展了多少個型號?最新型的戰力如何?若各位有它的圖片,請負給圖片。

熱心網友

這里非常全!文章太長,粘不上來,麻煩你自己看吧。附一張MIG1.44圖。

熱心網友

我了解的只有:米格-3 米格-5米格-7 米格-8米格-9米格-11 米格-13 米格-15 米格-17 米格-19 米格-21 米格-23米格-25 米格-27 米格-29米格-31米格-33

熱心網友

說到著名的米格飛機設計局,軍事愛好者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從二戰到目前的伊拉克幾乎所有戰場都可以米格飛機的影子。 數十年來,各型米格戰機在歷次戰爭中的出色表現為米格設計局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廣泛的聲譽,特別是在朝鮮戰爭中,年輕的志愿軍空軍駕駛著米格飛機締造了神話般的“米格走廊”,使得“米格”幾乎成了當時蘇聯戰斗機的代名詞。米格-1 米格-3 米格-5米格-7 米格-8米格-9米格-11 米格-13 米格-15 米格-17 米格-19 米格-21 米格-23米格-25 米格-27 米格-29米格-31米格-33 米格-35 米格-37 米格-39 米格-AT教練機 米格-101 米格-105 米格-110 米格1。44驗證機即(米格-39 )  80年代末,為對抗美國在研的F-22,米格設計局開始了米格-MFI的設計,原型機即米格-1。42,后被改稱為米格-1。44,安裝兩臺留里卡AL-41F 矢量發動機,單臺推力大195千牛,翼展15米,機長19米,高6米。1998年首次公開亮相,目前尚處于原型機階段,只完成了高速滑跑試驗和首飛,首飛僅僅在1000m高度以500-600km/h的速度繞機場飛行了2圈,該機的正式編號為米格-39。   米格-39是俄羅斯的第5代戰斗機,具備超音速巡航與隱身性設計的這架飛機,采用鴨式氣動布局,雙垂直尾翼,主翼為大面積三角翼,加上帶有犬齒狀設計的全動前翼,使該機具有十分優秀的機動性能。進氣道為長方形契形設計雖然不利于隱身,但滿足了大推力發動機進氣量需求。 冷戰結束后,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持續惡化,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個原本是與美國ATF計劃相抗衡的戰機,也淪落到無人聞問津的地步,目前米格設計局僅僅靠出口飛機的收入來維持該計劃的研究發展。 米格-15   米格-15于1947年6月首飛,北約所起的外號為“柴捆”,是戰后第一代噴氣式戰機中的“佼佼者”。米格-15為全金屬半硬式結構,裝備一臺RD-45型噴氣發動機,機頭進氣,水泡形座艙,并安裝了彈射座椅,采用后掠中單翼,大面積后掠角尾翼,水平尾翼裝在垂尾上,裝備37毫米機炮1門23毫米機炮2門,機載設備包括瞄準具、無線電臺、無線電羅盤、高度表、信標接收機等,是一款十分優秀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殲擊機。  個人最喜歡MIG-15。 米格-15與同代美軍的F-80和F-84相比,無論是飛行速度、火力、機動性遠遠優于它們,只有F-86與其相比各有千秋。雖然在水平盤旋、俯沖加速性和作戰半徑上不如F-86,但由于米格-15的37毫米機炮威力大,而且推重比大,爬升性能出眾,使它的垂直機動能力非常優異,在此方面壓倒了美國的所有同類飛機。   1950年我空軍裝備了改進后的米格-15比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空軍在飛機數量處于絕對劣勢,飛行員缺少作戰經驗的情況下,向世界上第一空軍強國發起挑戰,創造了輝煌的戰績,可以說米格戰斗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鴨綠江以南清川江以北建立了“米格走廊”,使美國人驚嘆,中國空軍一夜之間變成了主要空軍強國,裝備技術水平就達到了世界一流。    米格-15的主要改型是米格-15比斯,它換裝了推力達2700公斤的BK-1型發動機,使飛行性能有所提高,重量增加但飛機幾何尺寸不變。可選擇攜帶多種武器(炸彈或57毫米火箭彈),可完成復雜氣象甚至夜間良好天候情況下的截擊,護航、偵察、戰術轟炸等多種任務,米格-15的雙座教練型是烏米格-15。鑒于米格-15的優異性能,先后被波蘭、捷克等國相繼仿造,到1954年停產時,各型米格-15總產量已經超過16500架,創造了噴氣戰斗機單一型號產量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