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一次模擬空戰(zhàn)中,殲10以5:1大勝于SU27,那為什么我們不大量裝備殲10,而花那么多錢去進口和生產SU27
熱心網友
是不是小道消息。
熱心網友
我也聽說了,殲十性能卻實很好
熱心網友
邊改邊裝嘛!如果有了更好的,就換唄!一下把寶全壓上去,萬一不好,不是很被動?
熱心網友
無稽之談。
熱心網友
我國的航空工業(yè)40多年來的發(fā)展速度實在不敢恭維。到目前為止,正式列裝的殲擊機只有J5、J6、J7、J8四種,可以說始終未脫離米格機的影子。現今殲教5還在航校挑大梁,J7只是過度機種,其性能雖強于J6但仍屬于第1代戰(zhàn)機,而造價遠遠高于J6。J8一味追求高空、高速,根本不考慮機動性的設計理念也早已過時,原本就是銀樣蠟槍頭,作為飛機模型不失為“空中美男子”,成本就更不要提了。至于J10,根據我國的工業(yè)經驗能力,5年之內不可能形成戰(zhàn)斗力。要知道飛豹2004年,才在海軍航空兵具備夜航作戰(zhàn)能力! 我國于1960-1970年代,集中國力大批生產J6,其中有1969年著名的“千架大會戰(zhàn)”,即當年生產了1000架戰(zhàn)斗機,其中主要是J6,累計生產J6應在4000-5000架之間。現在仍有大量戰(zhàn)略封存。 鑒于我國現有國力,以及維持空軍航空兵規(guī)模的實際需要。在尚未有合適的國產殲擊機列裝之前,采用物美價廉的J6(70年代其造價為人民幣54萬),而且,維護成本低。作為維持我軍飛行員的基本技、戰(zhàn)術水平的訓練機種,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熱心網友
飛機不能光看性能,駕駛人員的素質也是很重要的。
熱心網友
單純的比空中格斗,當然是輕型的F10要靈活些。但是實戰(zhàn)是另外一回事,現在都是超視距攻擊,不只靠機動性能,航電設備更重要。 這就是為什么美國的飛機,例如F-15、F-18,機型還是老樣子,但是作戰(zhàn)效能會成倍增長的原因。
熱心網友
沒聽過
熱心網友
搭配用的
熱心網友
J-10確實是很優(yōu)秀的輕型戰(zhàn)機,SU27是重型戰(zhàn)斗機的戰(zhàn)斗力也是得到大家的肯定的,兩者是不同類型的戰(zhàn)斗機,J-10是純粹的空優(yōu)型,SU-27是空地兼顧,不能從1~2次對抗和單方面去判斷他的好壞,就象印度和美國MIG-29和F-16對抗一樣,結果是7:3米格占優(yōu),但今天受冷落的卻是MIG-29。
熱心網友
首先,沒聽說這則消息其次,J10和SU27是兩種不同層次的飛機,SU27是重型戰(zhàn)斗機,類似于F14,而J10是輕型戰(zhàn)斗機,類似F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