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中國 蘇蓉唱的complicated很好聽,她說是搖滾,究竟什么是搖滾呢?謝謝!
熱心網友
現在很多的搖滾音樂過于追求表現上的新奇和豐富,因此他們的歌曲表達的往往只是他們的欲望。搖滾音樂從最初的音樂形式上來說就是包容而非偏執的、表達的是充滿關懷與疑問而非被關注的,早期的搖滾樂人是為了表達而表現。而如今卻似乎是表現的欲望壓過了表達的內容,我們震驚于他們所表現出的形式,由此忽略了其真實的感受世界。許多搖滾音樂人在幾十年的音樂生涯后自覺地選擇了回歸,他們的音樂變得簡潔干凈,或許是因為他們找到了另一扇感知之門,他們知道了比激烈和狂熱更有震撼力的表達方式:心靈。 從開始,中國搖滾風雨飄搖十余年了。十余年來,搖滾樂團成立了不少,卻幾乎無一例外的成為或即將成為過客。缺少里程碑似的作品,甚至于今不如昔已是搖滾樂不爭的事實。 記不清是CCTV的哪次文藝晚會了,一身素裝的張明敏聲情并茂地唱著那首,旁邊卻有幾個奇裝異服的人莫名其妙地晃來晃去,還不時地吼上一兩嗓子,讓人渾身上下不舒服之極。后來才知道那是一個叫"中國力量"的搖滾樂團借機炒作自己罷了----一直把自己擺在流行最前沿的搖滾竟淪落到這般地步了?! 我想說,玩兒搖滾的吉他手們,人們聽的不是你個人技術有多好,否則就我個人,我寧愿去聽古典吉他!人們聽的是你樂團的作品,你所創造、表達,并希望人們感受到的東西!聽黑死的有幾個是聽撥弦速度有多快?鼓打的有多猛?我聽朋克較少,就我個人所知,朋克樂隊里好象沒有造出在吉他彈奏方面所謂的大師來,但哪個聽搖滾的人敢說,"沒有大師,我TMD的就不聽朋克",也沒有哪個朋克FANS說"沒有大師,朋克少點兒光彩"! 搖滾是一種精神,是熱愛他的人們心中的宗教,雖然每個人心中可能供奉著不同的神,但我知道每一個把搖滾作為宗教的你們,都是在這個精神下不會彼此排斥的信徒! 搖滾是一種精神,樂團是精神的載體,主唱、一琴、二琴、貝司、鼓手、鍵盤是表達,就象新聞,電視與記者!我們聽的,看的是作品,是作品表達的東西,聽的不是技術,看的不是你用什么牌子的琴!我們是普通的"匪類",但一樣有著"匪性"和"匪好"!所以,我向那些創造出煽情作品的,在樂團的光輝下辛勞的一切主唱、一琴、二琴、貝司、鼓手、鍵盤們致敬,你們不是公眾眼中無與倫比的"大師",但你們是作音樂的"人"!是可以讓搖滾入腸,化作尿與淚的人!為此,感謝你們還沒有成為大師! 并不一定非要大學畢業后才能搞出高水平的搖滾,但搖滾的確需要天才。而且必須勇敢。一名成功的搖滾樂手至少要具備兩項素:文化素質和音樂素質。音樂素質對于搖滾來說并不十分重要,會撥弄兩下吉他就可以了,用不著非苦苦地視唱練耳或鉆研和聲題,但文化素質對于我國各族搖滾人民來說是空前地重要。搖滾音樂家應用其獨特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對于社會的種種現象應給予與眾不同的評價,并勇敢地將其寫成歌詞。換句話說他們應當是一群很有思想的成熟或半熟的男人。正是他們引人深思的吶喊感動了 很多麻木的人們,他們開始意識到生命和自由的,生活因此產生了波瀾,從而使社會產生了很多應有的變革。這才叫文化,這樣的搖滾是真正值得紀念和載入史冊的東西。六十年代,外國很多搖滾樂隊做到了,八十年代,中國的崔健也做到了,可到了九十年代末,我們的搖滾變成了什么?? 崔健老了,沉醉于JAZZ和用音符去表現他的思想,我不怪他,他的使命完成的相當出色,如今退休了,想干嗎就干嗎吧。大陸POP-METAL的創始人黑豹再也擠不進排行榜了,我也不怪他們,畢竟竇唯離開了。最有希望成為崔健第二的何勇失去了音信。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偶像派的清醒了。剩下的是什么?答案很簡單:垃圾搖滾和流氓搖滾樂手。他們成了填補目前空白的英雄,但可惜只有部分盲目的搖滾樂迷才對他們感興趣,他們無法讓搖滾重新成為一種文化。為什么? 因為他們同時不具備上面提到的兩種素質!首先他們大腦思考的能力太有限了,他們把搖滾理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用每天起早貪黑地去上班,偶爾有個演出賺個仨瓜倆棗的,高興了就排練一下,支起幾個破音箱,找幾個小傻妞陪著,你看我的生活多愜意。。。不高興了就買幾瓶二鍋頭,天天喝個小紅臉兒,反正別的樂隊和我們都差不多,我們不吸毒算有出息的了。他們不理解作為一個搖滾音樂家身負的使命,就算純粹為了出名也不肯努力一下。既然寫不出好的歌詞,至少有個好聽的旋律。 在這個季節談論中國搖滾總會面臨許多的尷尬,首先是對"中國搖滾"這樣一個大而空的名詞的反詰。這是一個可以寫成畢業論文般的萬言書,也沒有人能回答得了,但是無論如何詰難,這張于1994年出版的專輯《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卻也是一個令人無法回避的經典,我想,它應該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關于評論,總是力求以客觀化為終極目的,總是試圖能夠無限地接近于真理,而種種主觀因素的侵入與存在,更由于意識的能動性而發生諸多延續的現象,從而也就有自由之說。這在西方經典馬克思主義里面已經有過定性的敘述。因此,觀點的保留與個性的紛爭也是必要并且必然的,盡管其最終的指向也以能夠接近目的真理為最高的榮耀。藝術也應當以此為準則。
熱心網友
搖滾樂發源于美國,以黑人音樂、藍調為基礎。開始流行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后風靡全互聯網紓。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受到了全互聯網紓年輕人的喜愛,并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形成一種文化現象。 搖滾樂(Rock and roll,同時也讀作rock 'n' roll)乃是一種音樂類型,成熟于1950年代的美國。搖滾樂日后發展出眾多的子類型音樂,現在我們則通稱它們為搖滾音樂(Rock Music)。搖滾樂的先驅與其根源搖滾樂在1950年代出現于美國,然而其音樂中的元素則可以追溯到早在1920年代的藍調音樂。早期搖滾樂融合了藍調音樂、布基樂以及爵士樂,并受到美國傳統民謠音樂、教會福音樂以及鄉村音樂的薰陶。再向上追溯,甚至早在十九世紀的紐約的五分區,便可以找到融合非洲音樂以及愛爾蘭音樂的搖滾樂雛形?!癛ocking 搖滾”一詞最初是被唱圣詩 (gospel)的美國南部歌手使用。(并非傳統圣詩,而是黑人那種帶有背面節拍‘backbeat’的R&B,是搖滾的前身之一),意指一種使人精神上升上天堂的音樂。可是到了40年代,這一詞是用作雙關語,字面上定義為一種舞蹈,里面卻隱含著性愛的意義;例如 Roy Brown(藍調歌手)當時的歌是叫“Good Rocking Tonight”。這種歌因當時一般被貶為叫做“種族音樂 race music”(音樂界對R&B的代稱)而很少被音樂界的主流——白種人所聽到。1951年,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市里有個叫 Alan Freed的DJ,開始為他的白人聽眾播出這種音樂,而就是Freed被譽為第一個為這種震撼的R&B音樂奠定“Rock and roll, 搖滾樂”這個稱號。。
熱心網友
Rock’N’Roll搖滾 mI) (c)太極BT論壇 -- 我們的太極論壇,我們的自由天地 x@%69 先講兩則關于Rock的笑話吧。 ! 青年和上帝 2+*BC, 一日,上帝出游偶遇一個準備自殺的年青人。 J"IR 上帝:年青人,我是上帝,我可以實現你的任何愿望,你不用死了。 ob 青年:真的?什么愿望都可以? Jh}#Eo 上帝:我是萬神之主豈有言而無信的道理? ?!^bH 青年:我要成為世上最偉大的搖滾吉他手。 - 上帝:什么是搖滾,什么又是吉他手? R2\ 青年:這樣吧,你和我一起去看演出,你就會明白了。 GC|!T 上帝為搖滾樂強悍魅力所傾倒,于是心生一計,上帝口里念念有詞,青年只覺一陣暈炫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當青年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穿著白袍,頭頂光圈,肋生雙翅。疑惑間發現云里飄來一個紙條,上面寫著,“從今天起,你就是上帝了,我卻要成為搖滾樂大師了!哈哈哈!”青年撥開厚厚的云霧向下看去,只見上帝在舞臺上瘋狂地SOLO著,還時不時地對天空豎起他神圣的中指。 Z-3Up 畫蛇添足 shx[ 記得當年一次“英美概況”考試中有這樣一道試題,“請寫出美國六十年的主要音樂風格”,其實標準答案是JAZZ(爵士樂)和BALLAD(民謠),但多年聽搖的良心讓我加上了ROCK N’ROLL。試卷發下來后,老師的評語讓我至今難忘。他是這樣寫的,“搖滾樂的誕生地在中國,怎么是美國呢?我很早就聽搖滾樂了,鑒于你現在的情況,建議你從‘黃土高坡’和‘信天游’開始。但值得表揚的是,你對搖滾樂這個詞的漢譯英還是比較有創意的。” ?r|FI 究竟什么是搖滾,這個問題需要回答千百遍,事實上只要有新一代出現在音樂的殿堂,這個問題就會被再度提起,那么,什么是Rock N’ Roll呢?首先,搖滾不僅是一種音樂形態,實際上它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和哲學“,也正因為如此,搖滾樂才有別于一般流行音樂(Pop Music)。雖然現在一些歌手在演奏中使用吉它Solo,并使用了很多回授(Fadeback)、失真(Distortion)等效果器,鼓的部分也跟真的一樣十分Heavy, 但是由于在創作時缺少了“精神“這一主旨,因此充其量也只是用“搖滾“包裝的流行音樂罷了。 +B “精神“其實用一字即可形容,那就是“變“。早期的Rock結合了藍調與鄉村音樂(Blues & County),而實際上這兩種樂風在當時的觀念中是互相矛盾的。當時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依然十分深,黑人與白人在生活習慣及人文思想上有很大不同,甚至在傳統上就是白人聽鄉村音樂,黑人聽藍調或是福音音樂(Gospel Music),彼此界限分明。而如今的Apollo卻被視為現代美國音樂的奇葩,真是風水輪流轉。當時有許多的音樂人對這種劃分不滿,于是將這種音樂揉合在一起,形成了搖滾樂的形態。早期的藝人有如:Buddy Holly & The Cricket,、Bill Haley & The Comets、Chuck Berry、 Elvis Presley * 在英國方面當然首推Beatles等,他們都是締造這個“搖滾世紀“的元勛。當然早期的搖滾只是在音樂風格上做了突破,但是到了六十年代開始,有人在它的內容上做更深刻的探討,音樂本身就是應該反映社會現象的,而美國的六十年代可以說是多事之秋。黑白之間的抗爭與沖突持續升溫、鷹派與鴿派的政爭、反戰團體的擴散、嬉皮(Hippy)文化的興起。。。。。。這些都成為詞曲作家豐富的創作素材。在這類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不外乎:Bob Dylan, Patti Smith, Jackson Brown, Neil Young,Stephen Nash, David Crosby, Graham Nash(即后來的C。S。N。Y。 全稱Crosby, Still, Nash & Young), Cr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等樂隊,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體會出當時的美國青年的心理。 wcb& 而在當時的美國西海岸又發展出“Psychedelic Rock“(也有人稱之為“Acid Rock“),這實際上是一分為二的,在錯誤的觀念中以為這種風格的音樂是在吸食迷幻藥物產生了創作靈感而寫出的東西,實際上它是藉由音樂將我們的冥想空間打開,而達到類似服用藥物以后的效果,這是一般大眾誤解最深的一點。 Oz 早期的 Jefferson Airplane, Grateful Dead, The Byrds, The Doors等都是這類音樂的佼佼者。在這個時期英國方面在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上有很好的成績,例如 Genesis, King Crimson, Pink Floyd等樂隊。 GvHvr 和美國樂壇上的發展相互輝映的七十年代初期,可以說是搖滾的全盛時期,一些硬搖滾(Hard Rock) 的樂隊如: Deep Purple, Buchman Turner Overdrive,Led Zeppelin, Kiss, Aerosmith, Mott, The Hoople, Black Sabbath,Uriah Heep, Alice Cooper, Blue Oyster Cult, The Who 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甚至到九十年代的今天仍然屹立于國際歌壇,當然他們在樂風上已經有很大的改變,而七十年代中期后,由于Disco音樂的出現興起,使搖滾步入了真正的黑暗期,一些老牌樂隊抵擋不這陣Disco風,紛紛改弦易轍,而在這個時候卻有一群年輕的音樂人發展出另一類Rock--朋克搖滾(Punk Rock), 它的中心思想是只要想玩音樂就可以玩,不一定要講求技巧或是樂理,重要的是在情緒的發泄上,因此在樂曲的結構上頗為簡單,和弦的應用與鼓的節奏成為主干,這一派對后來的新音樂(Modern Rock) 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X 到了八十年代, Hard Rock 在編曲上更加細致,電吉它部分由于高科技效果器的應用,使得音色變化更多,也更加兇悍,更有些樂隊受 Punk Rock的影響,衍生出了激流金屬( Thrash Metal) 或是速度金屬(Speed Metal),而通常這類樂隊對反核,反污染,甚至反拜金主義都有很深入的探討,但是往往由于措詞太直接而招致一些“社會衛道士“假道學的攻擊,反而一些詞義膚淺但是造型亮麗的樂隊打著“Heavy Metal“的招牌大肆販賣其“泡泡糖音樂“卻受到市場的接納,實在是令人為之氣結。 @ 九十年代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了解,不用多說了吧。 ZbDe 如果你是剛剛進入搖滾這個領域的,不妨去找一找The Doors的作品認識一下誰是Jim Morrison, 為什么他的作品會被當作文學而不只是歌詞,他對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社會的批判以及對當時美國人心理的剖析,又豈是現今樂壇上充斥的風花雪月可以比擬的! 而 Led Zeppelin 為什么成為搖滾國度中鼻祖級的樂隊? “Stairway to Heaven “ 為什么會受到歷代樂迷們的青睞?Jimmy Page 又為什么會是眾多吉它手心目中的神呢? 這一切的問題,只要你仔細地聽一聽他們的作品就會知道它們的答案了。 hI (c)太極BT論壇 -- 我們的太極論壇,我們的自由天地 %cSp 關于搖滾樂 Bd (c)太極BT論壇 -- 我們的太極論壇,我們的自由天地 R “搖滾樂”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沒有人能搞得清(至少在現在的中國,至少對于現在的大多數中國人是這樣)?!皳u滾樂”使大多數人能立刻聯想到的是嬉皮士、酗酒、吸毒、濫交、玩世不恭、憤世嫉俗、自殺、絕望、固執、墮落、奇裝異服、世界末日等等等等。 D*L+ 其實這些相關的聯想只是一些表相,對于真正的搖滾文化,對于遮藏在這些“皮相”之下的“核”,你是否有興趣去了解呢?真正的搖滾文化至少可以提煉出這樣一個縮微的全貌:嬉皮文化、藝術搖滾、朋克樂、先鋒音樂、重金屬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