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千年狗頭軍師之典范----智多星吳用 夫“狗頭軍師”者,泛指刁鉆促狹、好出餿主意之人也。這一類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代表人物如曹操手下謀士蔣干,正是他誤聽人言,導致曹操斬了水軍大將蔡瑁張允,自毀長城,從而赤壁一戰,元氣大傷。 很多人拿《水滸》中的智多星吳用和《三國》中的臥龍諸葛亮相比,認為這兩人不論是出身還是經歷,都存在太多的相同點:一樣隱居亂世、一樣才高八斗、一樣輔佐明主、一樣殫精竭慮、一樣死而后已。而且后世很多插畫、圖片,將兩人的外形裝束繪制地如同克隆人仿佛。包括昔時在小學生群體中廣為流行的小浣熊方便面,里面附送的《水滸》人物英雄榜,吳用的造型估計連諸葛亮自己也甘拜下風,活脫脫一個《超級模仿秀》。 很多人都對吳用這個角色賦予相當多的好感,認為他機智、敏銳、忠誠,生為梁山兄弟謀福利,死為帶頭大哥作鄰居。忠義雙全,千古文人典范! 然而我一直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蹩腳的狗頭軍師,僅此而已! 吳用在發跡前,在鄆城縣東溪村當一名名不見經傳的鄉村私塾老師,和村長晁蓋是發小,從小一起玩泥巴長大的朋友。小說中借吳用自己尋思“晁蓋我都是自幼結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議計較。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由此可見,晁吳二人關系相當鐵桿。 劉唐將梁中書的十萬貫金珠寶貝即將過境的好消息告訴了晁蓋,晁蓋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好朋友吳用,而吳用早已對菲薄的小學老師薪水表示強烈的不滿,有這么個發家致富的好機會放在面前,又焉能錯過?晁蓋尚在為人手問題發呆,吳用腦筋一轉,已經想到了三名候補委員,即石碣村的阮氏三雄。而事情的發展也和吳用預料的一樣,對于面臨即將下崗困境的阮家兄弟,來歷不正的巨額財富具有無比的誘惑力。 “智取生辰綱”架構了梁山強盜股份公司的第一筆原始資金,正是這十萬貫的金珠,才能讓火拼王倫后的梁山有發展壯大的資本。這一筆錢,吳用等人思索良久,籌謀再三,計劃可謂滴水不漏。雖然順利從楊志手上騙得,卻因為吳用的一招昏棋,險些前功盡棄,一番心血毀于一旦。 生辰綱失竊,北京市市長梁世杰大怒,勒令管轄黃泥崗地區的濟州市公安局十日內破案。濟州公安局局長何濤面對毫無頭緒的攔路搶劫案,只能聽天由命。然而機緣巧合下,由于何局長的弟弟何清在黃泥崗旁的安樂村王家客店,當過一段時間的大堂經理,因此事情柳暗花明。 這王家客店,和如今的賓館住宿制度有異曲同工之處,小說中借何清的口說道: 何清道:“不瞞哥哥說,兄弟前日為賭博輸了,沒一文盤纏,有個一般賭博的,引兄弟去北門外十五里,地名安樂村,有個王家客店內,湊些碎賭。為是官司行下文書來,著落本村,但凡開客店的,須要置立文簿,一面上用勘合印信;每夜有客商來歇宿,須要問他:‘那里來?何處去?姓甚名誰?做甚買賣?’都要抄寫在簿子上。官司查照時,每月一次,去里正處報名。為是小二哥不識字,央我替他抄了半個月。當日是六月初三日,有七個販棗子的客人,推著七輛江州車兒來歇。我卻認得一個為頭的客人,是鄆城縣東溪村晁保正。因何認得他?我比先曾跟一個賭漢去投奔他,因此我認得。我寫著文簿,問他道:‘客人高姓?’只見一個三髭須白凈面皮的搶將過來,答應道:‘我等姓李,從濠州來販棗子,去東京賣。’我雖寫了,有些疑心……后來聽得沸沸揚揚地說道:‘黃泥岡上一伙販棗子的客人,把蒙汗藥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綱去。’我猜不是晁保正,卻是兀誰!” 何清口中的“三髭須白凈面皮的”的漢子,便是我們本文的主人公吳老師。吳老師千算萬算,卻忘記了“偽裝”一條!作為地方名人,晁村長這張臉誰不認識?至少在投宿之時,你們也應該分開登記,劉唐公孫勝可以住一間標準房,三阮可以住一間三人房,而經常拋頭露面的晁吳二人應該裝作和他們完全不認識才對!到了黃泥崗上你可以脫下偽裝,然而在此之前,怎么能堂而皇之當眾說謊?這吳用還真拿村長不當干部。并且跳過領導搶答,這也未免膽子太大了罷? 再說了,你們化裝成無證小商販,七個人哪有那么巧全部姓“李”?撒謊也要下點本錢嘛! 吳用百密一疏!為此七人付出了昂貴的學費----拋家棄業上梁山,而重要的串場演員白勝也被人民公安抓獲,并且當了無恥的叛徒。這場不光彩的經歷,直接導致了白勝在未來梁山上的可悲地位,此乃后話,表過不提。 晁蓋等七人上了梁山,王倫向來心胸狹窄,因此表里不一。晁蓋是個直性的人,滿心歡喜,以為找到了烏托邦美好世界;吳用不一般!他不僅看出王倫的居心,而且還看出林沖的不滿!要說厚黑學,整個梁山上,能夠超過吳用的,也只有將來的宋江了! 而正是吳用的煽風點火,導致林沖脾氣發作,梁山從此易主。在這場喋血內戰中,晁家軍幾乎兵不血刃,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攔路石一腳踢開。論功勞,吳用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在這場逼宮好戲中,吳用得了便宜還賣乖,不僅扶正了天王的老大位置,而且自己順利成為二把手----此戰一舉奠定吳老師在日后梁山上的地位,從未脫離出核心領導班子的范圍。對吳用來講,可謂意義重大。 所以我們看見,吳用在“血泊里拽過頭把交椅來,便納林沖坐地”,這滿地的鮮血,吳用都來不及清洗,就將自己的將來,建立在前任強盜頭子的尸身上。而正和他預料的一樣,林沖完全是出于義憤才慷然出手,對于首席CEO的位置,沒有任何非份之想。 這一幕驚心動魄的故事,七百年后,也只有法國的拿破侖大帝迫不及待地從教皇手中搶過皇冠戴在自己頭上才能相提并論。 由此而來晁蓋便和朋友們在梁山開展了逍遙法外的無政府行為,吳老師也順利實現了自己的家庭夢想。在這場“非常6+1搶劫秀”中,核心的“1”不是晁蓋,而是軍師吳用! 如果說一次是失誤,兩次便是錯誤。吳老師在相同的地方連續又摔了一跤:梁山恩人宋江發配江州,酒后大言潯陽樓提了反詩,由于文字獄事件,眼見得要送命。吳用讓戴宗送假信給蔡九知府,拖延時間來救宋江的命。 然而身為小學語文老師的吳用,恐怕自身水平也不過如此,設計的書信中,印章稱謂忘記避諱!而正是這個錯誤,讓同樣是落魄文人的黃文炳看出端倪!進而將梁山的詭計一言戳穿!所以雖同為文人,至少在處事精細方面,吳用不如黃文炳多矣! 我就納悶,這吳用怎么總是做一些“事后諸葛亮”的工作?給晁蓋帶來了多少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江州劫法場戰役中,晁蓋對吳用已經喪失了信心,參加營救工作的十七名頭領,可沒有吳軍師在內! 吳用知不知道?當然知道!只不過他一直隱忍不發,因為他知道,梁山真正的主人—宋江已經到了! 如果說晁蓋是一部樓梯,能夠幫助吳用登高望遠,那么宋江就是一部電梯---導致吳用飛黃騰達。宋江是個人才啊,絕對是個不出的厚黑奇才,哪怕吳用這么狡猾,和宋老大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所以吳用可以迅速遠離發小朋友晁蓋,轉投到宋江門下! 不得不承認吳用的運氣之好,簡直可以和當年國足主帥米盧媲美。 宋江上梁山第一功是三打祝家莊,吳用在前期沒有出場,而缺乏軍師的宋江也損兵折將,兩下僵持,十分狼狽。而上天送給吳用一個大禮包----登州派八人進身做內應!所以我們看見: 孫立等眾人皆喜,一齊都依允了。吳用道:“小生今去,也如此見陣,我人馬前行,眾位好漢隨后一發便來。” 這個天賜良機,自然不容錯過。吳用深知宋江為人,另派裴宣蕭讓等四人詐了撲天雕李應全家來上山,提前幫宋江實現目標! 而為救失陷華州的史進魯達,吳用結識了后文重要的人民公仆宿元景,不僅壯大了梁山的實力,而且和政府攀上了關系,為后續的招安工作埋下深厚的基礎。估計宋江內心也暗暗佩服吳用的手段,兩人均是心計高深之人,共同的目標使他們迅速站在了同一戰線上。從此以后,凡是宋江有所行動,吳用必然獻計獻策。 宋江當年為了迫使秦明落草,采用冒名頂替的方法,手段之下作,觸目驚心。吳用更是青出于藍:為了拉朱仝下水,指使李逵斧劈四歲的小衙內!手段殘忍,令人發指;防止呼延灼反悔,逼迫他反間破了青州城,由此絕了呼延灼之念;為了騙盧俊義上山,險些害得他家破人亡,還捎帶石秀遭受無妄之災,在北京大牢里蹲了半年。換句話說,只要宋江看上的人才,吳用一定想方設法搞到手! 對于這樣的得力下屬,宋江非常滿意。然而有一個人相當不滿意,那就是正直的晁蓋。眼見得宋氏集團日益坐大,軍師吳用密謀跳槽,晁蓋沉不住氣了,不聽任何人的勸導,拋開軍師去打曾頭市----結果送了自己的性命。 晁天王一死,最高興的便是宋江和吳用,在假惺惺流下難過的眼淚后,利用雙面間諜郁保四,破了曾頭市。而對于活捉了史文恭的盧俊義燕青,也是吳用明里暗里阻撓晁蓋遺言的實現,從而使宋老大的江山坐的鐵桶般穩當! 至此吳用達到了事業的頂峰,梁山不停壯大,連政府也感到害怕,童貫高俅連續征討,先后失利。與其說是吳用的神機妙算,不如說是梁山強大的實力克制了大宋政府的腐敗軍隊。 而在擒獲高俅后,吳用完全表現出一個小人之態:先是十分巴結逢迎,將樂和隨同蕭讓作為人質,等高俅下了山,連忙又作事后諸葛之態。書中寫道: 且說梁山泊眾頭目商議,宋江道:“我看高俅此去,未知真實。”吳用笑道:“我觀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個轉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權將軍士歇息,蕭讓、樂和軟監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 回回看到這里,吳用的丑陋嘴臉一覽無余!如此“料敵”,可嘆可悲!說到底,吳用只不過是個玩弄權謀的江湖騙子!遠遠不能和大賢諸葛亮相提并論! 宋江和吳用的關系,說得刻薄點,可謂狼狽為奸。正是他們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將梁山兄弟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紅頂子。而踏著兄弟累累白骨升遷的宋江,最終也死在朝廷的毒酒下。 宋江死了,兔死狐悲,吳用最終也吊死在宋江的墓前,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偽裝。吳用孤家寡人一個,死得了無牽掛。因為他知道,朝廷才是最大的黃雀,方臘作為一只短命的蟬,消失在歷史舞臺。而兩只螳螂,最終也會成為黃雀的腹中美餐。 有個成語叫“螳臂當車”,吳用肚子里是有些墨水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對于梁山好漢來說,這是一場更類似小市民暴動的“農民起義”,俗語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宋江和吳用都是書生,這種缺乏明顯“為廣大農民階級謀福利”綱領,只反腐敗不反政府的“起義”,他的滅亡,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吳用吳用,正如你的名字—實在無用! 空有經天緯地志,化做黃梁夢一場! 。
熱心網友
損招很多。逼人一絕。
熱心網友
沒有吳用梁山根本建不成
熱心網友
有啊
熱心網友
空有一番抱負啊!
熱心網友
軍師應該做的,他都做了
熱心網友
吳用在水滸里盡到了做軍師的職責
熱心網友
軍師是一個很泛泛的詞,不同時代的軍師,有不同的理解,現代包括很多方面知識,如果,單拿這些軍師應該具備的條款來卡吳用,我想他還差得很遠,但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我認為吳用已經做到一個軍師應該做到的了。
熱心網友
基本不錯了 諸葛不也有錯誤么
熱心網友
還可以 不過挺會算計人的 盧員外等等都被陰了
熱心網友
沒有,老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