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秋天一到,天氣就漸漸變涼了。氣候往往容易使人感冒著涼,所以,發生咳嗽痰喘的病人較多。一些有咳嗽老病的患者,也容易在秋季犯病。中醫根據季節的變化對人體影響的規律,總結出了秋季易損傷肺氣的理論。 秋季養肺的方法有多方面。如:起居上要注意“早臥早起”,衣服宜適當增減。飲食上宜注意多食溫和滋潤的食物,少食辛辣燥烈的食品等等。在身體鍛煉方面應該適當做一些有助于補養肺氣的功法。秋令保健,養肺為先 肺主氣,司呼吸,開竅于鼻。中華醫學認為,秋令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與寒邪最易傷肺;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氣較冷時復發,所以秋季保健以養肺為先。 固護肌表 肺主一身肌表,風寒之邪最易犯肺,誘發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或成為其他系統疾病之禍根。故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適當進補,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風寒等外邪傷肺,避免感胃,是肺臟養生之首要。 滋燥潤肺 秋令保健養肺為先肺喜潤而惡燥,燥邪傷肺。秋天氣候干燥,空氣濕度小,尤其是中秋過后,風大,人們常有皮膚干燥、口干鼻燥、咽癢咳嗽、大便秘結等癥。因此,中秋后氣候轉燥時,應注意室內保持一定濕度,避免劇烈運動使人大汗淋漓,耗津傷液。秋季飲食應“少辛增酸”、“防燥護陰”,適當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銀耳、蘿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熱與助火之品。 防憂傷肺 驚思驚恐等七情皆可影響氣機而致病,其中以憂傷肺最甚。現代醫學證實,常憂愁傷感之人易患外感等癥。特別到了深秋時節,面對草枯葉落花零的景象,在外游子與老人最易傷感,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瑞等宿疾復發或加重。因此,秋天應特別注意保持內心平靜,以保養肺氣。 補脾益肺 中醫非常重視培補脾胃(土)以使肺氣(金)充沛。故平時虛衰之人,宜進食人參、黃芪、山藥、大棗、蓮子、百合、甘草等藥食以補脾益肺(即中醫所謂“培土生金”),增強抗病能力,利于肺系疾病之防治。 通便宜肺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若大腸傳導功能正常則肺氣宣降;若大腸功能失常,大便秘結,則肺氣壅閉,氣逆不降,致咳嗽、氣喘、胸中憋悶等癥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氣宣通十分重要。 秋季養生肺當先 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秋令主肅殺,而秋季肺氣旺,故秋季既是養肺之際,又是傷肺之時。 中醫認為,燥為秋之主氣,也是致病?六淫?之一。肺善清肅濡潤,煩躁最易犯肺傷津,使人出現咽干鼻燥 、干咳聲嘶、皮膚枯澀等所謂?秋燥癥?。故秋季宜多選食一些生津潤肺、養陰清燥的食品,如芝麻、銀耳、藕、梨、香蕉、蘋果、橄欖、龍眼、枇杷、蜂蜜、鴨肉及新鮮蔬菜。凡屬大辛大熱,麻辣煎烤等燥熱性食物均不宜多食。 秋天不要過早加衣添被,適當凍些可提高皮膚和鼻黏膜的耐寒力。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有的人鼻黏膜對冷空氣過敏,秋季一到傷風不斷,可從初秋起堅持用冷水洗臉,并經常按鼻部,能改善這種病態。方法是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搓熱,沿鼻兩側近摩30次,再按摩迎香穴20次。 秋季也是練習氣功的黃金季節,常練?咝?遼功,能調養肺氣,預防感冒。早晨擇空氣清新處,調息后緩緩吸入清氣至最大限度,再牙關輕閉,慢慢呼氣全部吐出,如此一呼一吸連續30次。此功也有利于治療肺部諸病。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患者,宜在秋季抓緊治療,以減輕入冬后的癥狀。 。
熱心網友
我有吃銀耳和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