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山歷次對外,對地主武裝發動戰爭時,都是跨州過郡,千軍萬馬,怎么政府軍就不過問呢?祝家莊一戰更是曠日持久,莊上怎么也不邀請政府軍協同作戰呢?

熱心網友

祝家莊一戰,政府軍參與了啊,你沒看見在登州提轄孫立投靠梁山后,利用當時的通訊不便以及師兄弟欒廷玉對自己的信任,假裝職務調動來協防祝家莊,從而賺開了祝家莊的大門。在反水的政府軍幫助下,梁山群狼才最后攻陷了祝家莊。有宋一代,國富而兵弱是出名的,不但在大遼和后來的大金面前屢戰屢敗,連地處西北一隅的西夏都敢侵掠大宋疆域。中國歷朝歷代,恐怕沒有比大宋朝更窩囊的了。——宋皇帝恨不得天下幾百萬兵卒只聽皇帝一個人的,而不受制于任何一個將軍,既希望平時將兵分離,又希望打仗時將兵一體,英勇善戰。這怎么可能呢?所以在皇帝用文官不斷干預軍事,不斷折騰武將時,軍隊人數再龐大,這樣的部隊,只有到了戰時,才臨時征調稍加訓練就上前線,能有什么戰斗力?而且這些臨時征調的地方部隊,其統帥并非平時朝夕相處的將領,也是臨時選拔的。如《水滸》五十四回,高太尉集合了一些兵馬準備去剿梁山,臨時找了呼延灼做兵馬指揮使,“(呼延灼)火急收拾了頭盔衣甲、鞍馬器械,帶領三十人從人一同使命,離了汝寧州,星夜赴京。”呼延到了東京后,又臨時找了韓、彭二人做先鋒。這樣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如何能打仗?呼延帶去打梁山的數萬部隊,恐怕只有從汝寧帶過去的那個三十人的警衛排真心聽他的話。就如那些去打梁山的官軍一樣,兵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眼里也沒有軍事統帥,臨時抽調的將領也心里不平,受制于高俅那樣的人,打不好還要當替罪羊,誰愿意死心塌地地打仗?祝家在戰端開始前,已經對官府沒抱多大的希望,他尋求的是和李家莊、扈家莊的聯盟互助。因為他們對官軍,即自己納稅養起來的政府軍極度不信任。時遷上《水滸》之前,偷了祝家莊一只雞,引發了三打祝家莊。實際上有沒有時遷的小偷小摸,梁山和祝家為代表的當地豪強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宋江要生存,要四處“借糧”,自然不會放過梁山門前的富裕莊園;而對于這些盜寇,祝家莊需要自保。在梁山和祝家的戰斗中,我們看不到官軍的影子,這些靠百姓養活的軍隊任憑祝家用自己糧、養自己的民團來抗擊強盜。如果硬要說官軍在三打祝家莊中起什么作用,相反是有利于梁山的。。

熱心網友

就是為了黑吃黑.真實的情況卻是,宋江的部隊,被岳飛給干掉了.

熱心網友

虛構的啊...

熱心網友

這個啊。。

熱心網友

政府巴不得梁山先滅了祝家莊,省得他們一高興造反(祝家莊威名很高)。

熱心網友

要么是祝家莊的人太狂妄 認為自己足夠對付梁山的人要么去求救 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要么就是官府保持自己實力 不去相打

熱心網友

小說就是小說,虛構的嘛!

熱心網友

當時政府軍本就無力管理這些武裝拉 除拉梁山,還有各種各樣的武裝力量

熱心網友

對祝家莊來說,它也是所謂的地方勢力,屬于略遜于占山為王的那一鐘,所以政府軍是不會協同作戰的,政府只會暗地里高興(你們黑吃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