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視在功率S(電壓與電流之積)為斜邊,單位是伏安;有功功率P=Scosφ,單位是瓦;無功功率Q=Ssinφ,單位是乏;φ是電流與電壓的相位差(夾角),cosφ叫功率因數,S的平方等于P、Q的平方和,正好是一個直角三角形,稱功率三角形。實際中,無功功率主要由電感性負載引起,比如電動機、變壓器都是電感性,所以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就是并聯電容器,以減小φ,提高cosφ。cosφ為負表示滯后即感性負載;為正表示超前即容性負載。一般都是滯后,所以都采用電容屏來補償,俗稱補償電容,目的就是提高功率因數。供電部門對功率因數有考核的,低于某值要罰款、高于某值給獎勵。還有專門為電網提供無功的設備。功率因數為1表示純電阻性負栽,理論上講存在,實際電路中cosφ總是不會達到1的,經過補償短時可達到,由于負載是變化的,所以功率因數表的指示總是變化的。就是在欠補償或過補償之間擺動。特別指出一點只有交流電路才有這個概念,直流電路中感抗為0,容抗無窮大。

熱心網友

比較形象的理解是:有功如同燈泡,電熱絲等電氣設備消耗的功,它將電能100%轉化為其他能量。比較好理解。而對于無功,由于電力系統(tǒng)中大量存在的是旋轉設備,它們儲存了很多能量在自身的轉動中,隨負載的變化,它們可以把轉動的能量釋放出來,還回到電力系統(tǒng),這部分能量就是無功。

熱心網友

沒錯

熱心網友

有功是指負載可以消耗的能量無功是指電容或電感并不消耗能量,只與外界進行能量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