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房價還要上漲。據中國房產協會會長楊慎測算,建筑材料成本僅占房價的20%,鋼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筑材料,這樣鋼材占房價的比例就更低了。磚混結構的房屋用鋼量每平方用鋼僅為10至30公斤。所以鋼材漲價對房價上漲影響甚微。同時,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好幾年了,這也使得企業盲目大量投資,僅今年已經建成的鋼鐵項目的產能就將高達4.1億噸,而2004年中國生鐵產量僅2.5億噸,中期來看,鋼材價格會不漲反跌。鋼價漲不是房價漲的理由。
熱心網友
鋼材更會漲價,所以房價還要上漲。據中國房產協會會長楊慎測算,建筑材料成本僅占房價的20%,鋼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筑材料,這樣鋼材占房價的比例就更低了。磚混結構的房屋用鋼量每平方用鋼僅為10至30公斤。所以鋼材漲價對房價上漲影響甚微。同時,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好幾年了,這也使得企業盲目大量投資,僅今年已經建成的鋼鐵項目的產能就將高達4。1億噸,而2004年中國生鐵產量僅2。5億噸,中期來看,鋼材價格會不漲反跌。鋼價漲不是房價漲的理由。十一、中國經濟發展,收入提高,房價也應漲。不錯,中國這兩年收入提高較快,如上海,2003和2004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4867、16683,一年增長12%。可是房子不象一般的消費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積蓄來購買的。假如一個人年收入3萬,一套房價60萬,相當于20年收入。如收入與房價年均上漲15%,20年后不吃不喝,也僅307。35萬的積蓄,可是房價已漲到854萬了。所以房價漲幅應大大低于收入增長。十二、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價格就應上漲。其實,不光是土地,石油、煤、鐵礦、鈾礦等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可是這些東西是不是就是一直上漲,從不下跌呢?在1999年時,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價格只有13美元一桶,最低時不到10美元一桶。而且當時市場分析還有可能下跌,因當時世界經濟低迷,又連續的暖冬,石油開采技術的提高又能增產。現在則是50美元左右一桶。1980年世界黃金平均價格612美元一盎司,2000年跌到279美元,當時英國央行因黃金存儲、保管、運輸都需要較大成本,又不象貨幣那樣能產生利息,大舉拋售黃金,受到最大黃金生產國南非的指責,意即英國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南非的痛苦之上。石油、黃金價格大跌的時候,難道是因為它們成了可再生資源?何況石油不僅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在40年左右的時間內會開采光。十三、土地緊縮后,土地供不應求。這種說法恐怕是開發商精心設計的。消費者與開發商是對立的“敵人”。毛澤東說:敵人贊成的,我們就要反對。對于這種說法起碼要打個問號。事實并非如此。如“土地供應不足”傳聞較多的北京,國土資源部介紹,北京2004年經營性項目土地使用權入市交易共成交了71宗土地,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2%;成交土地總面積437。71公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13%。北京市仍有約5900萬平方米的存量房地產土地有待盤活。開發商制造這種真實的慌言,不過是想讓消費者接受高房價。十四、政府嚴控土地,供不應求,則自然上漲。與香港之區別。近兩年,有些地方政府壟斷土地市場,通過土地出讓,取得了大量的市政建設的資金,當然抬高了地價。這和香港政府的作法有類似之處。香港經濟之活力,與低稅政策大有關系。香港個人所得稅最高不過5%,而一般都要40%左右,如大陸,個人月收入超過10萬元,稅率高達45%。香港的主要財政收入就是通過賣地來取得。李嘉誠為什么能賺取1000億港幣身價?就是吃透了港英政府土地政策和低稅率。可是大陸政府財政收入有90%左右來自于稅收。所以各級政府不可能普遍長期采取這樣的政策,這是不得已的過渡政策,就如中國電信為籌措建設資金收的電話初裝費一樣。先裝電話、買房的人栽種,后裝電話、買房的人乘涼。十五、有成交就是有需求。不少人認為現在房市供銷兩旺,是健康的。其實購買不代表實際需求,因為心理預期扭曲了真正的需求。如2000年,中國股市處于牛市,發行新股都有上百倍的超額認購(因為上市后首日都能漲100%左右),所以發行市盈率再高的股票(如烏江電力是80倍)都不愁賣不出去。可是現在熊市出現了新股上市也下跌的情況,于是15倍市盈率的股票也賣不出去。市場經歷了幾年的持續上漲,所以不少購房人全家透支未來購買,因預期會上漲,不買以后要付出更高的價格,造成真實需求被夸大。十六、政府不會讓房價下跌,會托市。笑話,人家日本政府不比中國某一地方政府有錢嗎?就是香港政府,也遠比中國一些地方政府有錢?當日本與香港的房價持續下跌的時候,難道日本與香港政府希望房價下跌嗎?也許有人會以為財政實力不如日本、香港政府的中國地方政府有力量做到日本、香港政府做不到的事情吧。拿廣州來說,2004年房價漲了,可是之前卻連跌8年。商品的價格漲跌是由經濟規律決定的,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當房價下跌的各種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政府是無能為力的。其實情況恰恰相反,中國政府是非常聰明的,1997年中國股市瘋狂的時候,一篇人民日報的文章就終結了這種瘋狂。結果亞洲很多國家被亞洲金融危機風吹浪打,慘不忍睹,中國卻勝似閑庭信步,安然無恙。恐怕只會適當打壓房價,擠壓泡沫而不會托市。十七、有些知名經濟學家說房價還要漲,所以房價仍會漲。經濟學家在某些領域有智慧,不等于在所有經濟問題上在行。牛頓這么聰明的人,也錯誤地認為光是粒子,最后還信了上帝。且越有名的經濟學家,恐怕越無時間搞學問。對于那些如十年內房價要漲三倍,房價還要漲20年的言論要仔細分析,不能輕信。朝鮮戰爭前蘭德公司要賣給美國政府7個字:中國會出兵朝鮮,雖然只有7個字,可是附有好幾百頁的材料來詳細說明。美國政府舍不得那點小錢,沒有買,結果遭迎頭痛擊。這些言論有沒無詳實的材料作為根據?恐怕沒有。楊小凱說:中國的有些學者不是缺乏智慧,而是沒有良心。1998年的時候這些人怎么不說房價要漲一倍?他們能否對買房人作出房價上漲的擔保?當初說股市要漲到3000點的人是否補償虧損的股民哪怕一分錢?十八、結婚一定要買房。其實同樣一套房子,買的或是租的并不影響房子本身的情況,不可能同一套房子,自己租的就有核輻射,一旦買下,就可讓人長生不老。到底是買是租,應該是從成本上來考慮。現在中國的房價非常高,可是房租卻相對較便宜,年輕人如能暫時以較低的成本租房,就可在以后房價回落后買入,省下的錢能辦不少事。而這時不顧一切,掏空自己甚至父母的積蓄買房付首付,雖然有了房,卻面臨長期的債務。結婚一定要買房是農業社會傳下來的陳腐觀念,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價位買入才是現代經濟人的聰明做法。比爾﹒蓋茨一次因認為25美元的停車費太貴,寧愿把車開到其他的停車場,中國普遍老百姓更應以合理價位買房。。
熱心網友
房價還要上漲。據中國房產協會會長楊慎測算,建筑材料成本僅占房價的20%,鋼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筑材料,這樣鋼材占房價的比例就更低了。磚混結構的房屋用鋼量每平方用鋼僅為10至30公斤。所以鋼材漲價對房價上漲影響甚微。同時,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好幾年了,這也使得企業盲目大量投資,僅今年已經建成的鋼鐵項目的產能就將高達4.1億噸,而2004年中國生鐵產量僅2.5億噸,中期來看,鋼材價格會不漲反跌。鋼價漲不是房價漲的理由。
熱心網友
%,鋼材更會漲價,所以房價還要上漲。據中國房產協會會長楊慎測算,建筑材料成本僅占房價的20%,鋼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筑材料,這樣鋼材占房價的比例就更低了。磚混結構的房屋用鋼量每平方用鋼僅為10至30公斤。所以鋼材漲價對房價上漲影響甚微。同時,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好幾年了,這也使得企業盲目大量投資,僅今年已經建成的鋼鐵項目的產能就將高達4。1億噸,而2004年中國生鐵產量僅2。5億噸,中期來看,鋼材價格會不漲反跌。鋼價漲不是房價漲的理由。十一、中國經濟發展,收入提高,房價也應漲。不錯,中國這兩年收入提高較快,如上海,2003和2004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4867、16683,一年增長12%。可是房子不象一般的消費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積蓄來購買的。假如一個人年收入3萬,一套房價60萬,相當于20年收入。如收入與房價年均上漲15%,20年后不吃不喝,也僅307。35萬的積蓄,可是房價已漲到854萬了。所以房價漲幅應大大低于收入增長。十二、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價格就應上漲。其實,不光是土地,石油、煤、鐵礦、鈾礦等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可是這些東西是不是就是一直上漲,從不下跌呢?在1999年時,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價格只有13美元一桶,最低時不到10美元一桶。而且當時市場分析還有可能下跌,因當時世界經濟低迷,又連續的暖冬,石油開采技術的提高又能增產。現在則是50美元左右一桶。1980年世界黃金平均價格612美元一盎司,2000年跌到279美元,當時英國央行因黃金存儲、保管、運輸都需要較大成本,又不象貨幣那樣能產生利息,大舉拋售黃金,受到最大黃金生產國南非的指責,意即英國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南非的痛苦之上。石油、黃金價格大跌的時候,難道是因為它們成了可再生資源?何況石油不僅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在40年左右的時間內會開采光。十三、土地緊縮后,土地供不應求。這種說法恐怕是開發商精心設計的。消費者與開發商是對立的“敵人”。毛澤東說:敵人贊成的,我們就要反對。對于這種說法起碼要打個問號。事實并非如此。如“土地供應不足”傳聞較多的北京,國土資源部介紹,北京2004年經營性項目土地使用權入市交易共成交了71宗土地,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2%;成交土地總面積437。71公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13%。北京市仍有約5900萬平方米的存量房地產土地有待盤活。開發商制造這種真實的慌言,不過是想讓消費者接受高房價。十四、政府嚴控土地,供不應求,則自然上漲。與香港之區別。近兩年,有些地方政府壟斷土地市場,通過土地出讓,取得了大量的市政建設的資金,當然抬高了地價。這和香港政府的作法有類似之處。香港經濟之活力,與低稅政策大有關系。香港個人所得稅最高不過5%,而一般都要40%左右,如大陸,個人月收入超過10萬元,稅率高達45%。香港的主要財政收入就是通過賣地來取得。李嘉誠為什么能賺取1000億港幣身價?就是吃透了港英政府土地政策和低稅率。可是大陸政府財政收入有90%左右來自于稅收。所以各級政府不可能普遍長期采取這樣的政策,這是不得已的過渡政策,就如中國電信為籌措建設資金收的電話初裝費一樣。先裝電話、買房的人栽種,后裝電話、買房的人乘涼。十五、有成交就是有需求。不少人認為現在房市供銷兩旺,是健康的。其實購買不代表實際需求,因為心理預期扭曲了真正的需求。如2000年,中國股市處于牛市,發行新股都有上百倍的超額認購(因為上市后首日都能漲100%左右),所以發行市盈率再高的股票(如烏江電力是80倍)都不愁賣不出去。可是現在熊市出現了新股上市也下跌的情況,于是15倍市盈率的股票也賣不出去。市場經歷了幾年的持續上漲,所以不少購房人全家透支未來購買,因預期會上漲,不買以后要付出更高的價格,造成真實需求被夸大。十六、政府不會讓房價下跌,會托市。笑話,人家日本政府不比中國某一地方政府有錢嗎?就是香港政府,也遠比中國一些地方政府有錢?當日本與香港的房價持續下跌的時候,難道日本與香港政府希望房價下跌嗎?也許有人會以為財政實力不如日本、香港政府的中國地方政府有力量做到日本、香港政府做不到的事情吧。拿廣州來說,2004年房價漲了,可是之前卻連跌8年。商品的價格漲跌是由經濟規律決定的,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當房價下跌的各種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政府是無能為力的。其實情況恰恰相反,中國政府是非常聰明的,1997年中國股市瘋狂的時候,一篇人民日報的文章就終結了這種瘋狂。結果亞洲很多國家被亞洲金融危機風吹浪打,慘不忍睹,中國卻勝似閑庭信步,安然無恙。恐怕只會適當打壓房價,擠壓泡沫而不會托市。十七、有些知名經濟學家說房價還要漲,所以房價仍會漲。經濟學家在某些領域有智慧,不等于在所有經濟問題上在行。牛頓這么聰明的人,也錯誤地認為光是粒子,最后還信了上帝。且越有名的經濟學家,恐怕越無時間搞學問。對于那些如十年內房價要漲三倍,房價還要漲20年的言論要仔細分析,不能輕信。朝鮮戰爭前蘭德公司要賣給美國政府7個字:中國會出兵朝鮮,雖然只有7個字,可是附有好幾百頁的材料來詳細說明。美國政府舍不得那點小錢,沒有買,結果遭迎頭痛擊。這些言論有沒無詳實的材料作為根據?恐怕沒有。楊小凱說:中國的有些學者不是缺乏智慧,而是沒有良心。1998年的時候這些人怎么不說房價要漲一倍?他們能否對買房人作出房價上漲的擔保?當初說股市要漲到3000點的人是否補償虧損的股民哪怕一分錢?十八、結婚一定要買房。其實同樣一套房子,買的或是租的并不影響房子本身的情況,不可能同一套房子,自己租的就有核輻射,一旦買下,就可讓人長生不老。到底是買是租,應該是從成本上來考慮。現在中國的房價非常高,可是房租卻相對較便宜,年輕人如能暫時以較低的成本租房,就可在以后房價回落后買入,省下的錢能辦不少事。而這時不顧一切,掏空自己甚至父母的積蓄買房付首付,雖然有了房,卻面臨長期的債務。結婚一定要買房是農業社會傳下來的陳腐觀念,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價位買入才是現代經濟人的聰明做法。比爾﹒蓋茨一次因認為25美元的停車費太貴,寧愿把車開到其他的停車場,中國普遍老百姓更應以合理價位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