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學心理學,能不能推薦一些在網上能看到的書或別的什么。
熱心網友
心理學入門心理學的發展簡史 1879 年,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使得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而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心理學之所以能成為一門科學,在于它的任務是從人們的千差萬別的心理活動中發現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 心理學的研究,一般總提出兩個問題。一個是身心關系問題,即生理和心理的關系問題;另一個是客觀和主觀的關系問題,即客觀世界怎樣才能被人認識的問題。如同所有的哲學派別都要回答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一樣,所有的心理學派也必須回答這兩個問題。 心理學中有一個常提到的說法:“心理學有很長的過去,但只有很短的歷史”。 西方哲學開始于古希臘時期,當時有三位有名的哲學家,其心理學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位是德謨克里特(約公元前460~370)是唯物主義哲學家,其哲學是原子論,認為世界萬物都是院子構成的,是公開否認靈魂不滅的思想家;另一位哲學家柏拉圖(約公元前427~347)是個唯心主義者,認為靈魂與肉體完全不同,靈魂是永存不死的,它指導肉體,可獨立于肉體而存在;第三位哲學家是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他在靈魂問題上和德謨克里特相似,認為靈魂不能單獨存在。到文藝復興時期以后,出現了笛卡爾的二元論,認為身心二者互不相干。 中國古代哲學中,很早就有關于身心關系的論述。荀況(約公元前298~238)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他認為先有身體而后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體;王充(27~99)也是一個唯物主義者,認為人的生理、意識不能脫離身體;范縝(450~515)進一步發展了身和心的關系的唯物主義思想,他明確了身體是主體,而精神只是身體的作用。中國古代醫書中也有關于腦和精神關系的討論詹姆斯的 心理學原理默頓 亨特的 心理學的故事在此推薦我們心理學導論老師推薦的兩本書:1.《心理學與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著,王壘等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這本書里有許多插圖,內容比較有趣、易懂,初學者讀起來比較輕松,不過價格比較高,88元。2.《三種心理學》,(美)Robert D。Nye 著,石林、袁坤譯,中國輕工出版社(2000):這本書介紹了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的基本理論,應該算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