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有糧食吃就不能活命,就是這么重要的東西,它的產出是沒有多少利潤的,然而、農民的生存費用從那里來?
熱心網友
這是我國政策決定的,因為我國要發展工業,就必須要一定的原始積累,于是就人為提高工業產品價格,壓低農產品價格,來取得資本,也就是工農產品剪刀差,這是第一點,在1951年到1979年前從農業中拿走了5400億,第二點是榨取了廉價的農村勞動力,教育醫療養老等等城市都不管,1979年到1995年間拿走了9萬億,第三點是圈地運動,大量農民失去了土地但又得不到應有的補償,1900年到2000年間政府與開發商又拿走了五萬億.有了這三座大山,農民怎能不窮.城鄉差距怎能不拉大.
熱心網友
因為農業附加值低,而且增長速度很慢,遠遠趕不上工業產品的增長。20年前一待米換2兩自行車,現在2袋米也換不了一輛,由于技術進步工業品成本不斷降低,而農業不行。可是農民耕種的土地又是有限的,必然造成農民越來越窮。不光是中國,外國也一樣。解決辦法就是多種經營。
熱心網友
我提議你看看〈中國農民調查〉這本書,挺好的。不過市面上恐怕買不到了。在圖書館回有的。看過 后就知道了。他是以安徽我國農村改革的先鋒地區寫的,算是報告文學。他全面的闡述了農民窮苦的原因。其書作者是陳棠棣和春桃伉儷,還在國際上獲獎。央視的節目也做過專訪。不過好象不許再版了,其中的厲害關系你可以想象。我家秋種是小麥,基本入不敷出,投入遠大于產出。
熱心網友
農民貧困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這個社會沒有公平可言! 農民的子女不能享有與城市市民子女同樣的接受教育的條件,他們的知識、素質就不如城市的,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個人發展能力就不如城市的人員。這在起跑線上就先輸給城里人。 再一個,農村沒有建立建全社會保障機制,生老病死得不到任何的保證,一個農村家庭只要有一個人生一場大病,就會導致貧困。前段時間有報導,說重慶市某郊縣的農民全年的收入只有2000元,現在感冒進一下醫院就得花個200、300百的,就更不要說生個大病了,2000元簡直算個屁!還不夠用2、3天的藥就完了。至于農村人的養老問題更是個空白,農村里7、80歲的老人下地干活干不動只能靠揀垃圾為生,這也是農村人為何要多生小孩的一個主要原因!多生小孩更加導致貧困,更加上不起學,更加。。。 。。。,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有人說現在的農民能進城打工,可以靠這一個途徑致富,但是農民工進城打工為討要工錢而被包工頭打傷打死的是屢見不鮮,如果農民工的工錢都要讓國務院總理出面來討要的話,我們的總理還有多少精力花在國家發展的大計上呢? 。
熱心網友
土里刨食太慢.
熱心網友
自種自收,自給自足,沒有市場信息指導,就和瞎子一樣到處亂碰,幾乎是靠運氣吃飯。再加上到處坑農害農,假種子、農藥、化肥,這樣一坑可是他們一年啊!不苦才怪!
熱心網友
以前講要消除“三大差別”,就是指農村和城市的差別(城鄉差別)、工人和農民的差別(工農差別),以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腦體差別)。現在集中提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中國的農民自古以來就非常苦。最初建立新中國的時候,客觀上是舊中國的農民實在太多又太窮,政府一下子幫助不過來,主觀上還必須鳳抵抗外國侵略者對中國的嚴重威脅,因此,長期存在著“工農業產品剪刀差”,本質上是以農業在動搖工業化。而西方你說的那些國家的農業人口都不多,所以政策上完全不會是一樣的。這種現狀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所能夠做的實際努力,去解決好今天的“三農問題”,逐步縮小三大差別。為明天中國農民最終走向真正的富裕而做出自己一份實在的貢獻來!
熱心網友
唉,我就是農民出身,心里苦,說不出。看一看歐盟和美國都互相要求減少農業補貼,就知道當中國農民有多苦。為什么沒有人要求中國減少農業補貼?因為中國就沒有。今年才有個別地區實行了對農民種糧的直接補貼,好像一畝地10元左右。農民的生存費用靠外出打工,否則沒有一分錢。這你就知道農民死亡都不是得了不治之癥,而是沒錢看病病死的。知道了農村孩子上大學父母賣血、姐姐、妹妹供弟弟、哥哥上學要買肉的原因了吧。
熱心網友
舊社會農民窮,解放后在黨的領導下,農民翻身解放走上了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