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沒什么消息,請靈通人士回答.

熱心網友

熱心網友

中國裁軍的對象是陸軍,在裁減陸軍的同時,又加強了空軍和海軍!裁軍和參軍是同時進行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轉變過程!

熱心網友

已經完成,上面有的消息大家不信,有的人在信口雌黃.裁軍20萬的工作完成時間是2006年底.

熱心網友

27軍也裁了,不可能吧,王牌軍啊,那誰打臺灣去啊!

熱心網友

中國在2005年年底完成的第10次裁軍行動,到底有何戰略目標?1991年的海灣戰爭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中國軍隊必須加強軍隊現代化。英美聯軍在伊拉克進行的“速戰速決”的高科技戰爭,都反襯出中國軍隊的落后,給中國的軍事指導思想帶來很大影響。此次裁軍主要針對非戰斗部隊,目的是提高解放軍的高科技作戰能力。同時,部隊冗員被裁減后,現役人員的工資和福利水平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中國再次裁軍20萬,體現的不僅是經濟角度的成本節約問題,還涉及國防戰略和軍事部署的調整方向,表明解放軍將進一步拋棄“人海戰術”,轉向注重高科技作戰手段。 大裁軍來得正是時候 中國此次20萬大裁軍,具有深厚的國際和國內背景。在國際方面,國際形勢整體趨向緩和。在這段相對平和的時期,各國都在深化軍事變革。以美國為例,在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推動下,展開了以網絡中心戰為核心的信息化部隊建設,使美軍逐步走向小型化、多能化、高機動化、強殺傷力的道路,繼續完善“全球到達”、“全球打擊”的能力。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等國也緊隨其后,推出了適合本國特點的軍事變革措施。在這種國際軍事變革的大環境下,中國也日益認識到軍事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對未來戰爭的關鍵作用,開始著手改變中國軍隊目前的機械化、半機械化的狀態。 在國內方面,中國每年投入的國防建設費用十分有限。一般認為,一個國家的國防費開支占其國內生產總值2%-6%的份額是比較合理的。美國2004年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是4%,而中國僅占1。6%。此次解放軍裁軍20萬,是要進一步優化部隊的內部結構,實現人與武器的最佳結合,同時將節省下來的軍費,適當彌補裝備費用的不足,既可以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又可以提高有限軍費的使用效益。 鏈接 中國10次大裁軍 自建國以來,中國一共進行了10次大規模裁軍。如果根據性質和影響,這10次裁軍可大略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49年到1980年的5次裁軍,主要是改變中國軍隊“小米加步槍”的原始狀態,打破以陸軍為主體的軍事力量格局,初步建立由陸、海、空和二炮組成的、較為符合現代戰爭形態的戰斗部隊; 第二階段為1980年至2005年的5次裁軍,尤其是1985年的百萬大裁軍、1997年的50萬裁軍和2003年的20萬裁軍,則是沿著“兵種合成實現摩托化”、“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等戰略軌跡進行,重點提升部隊的科技水平,追趕世界軍事發展的步伐,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熱心網友

裁了20萬,又招了21萬,沒有少。

熱心網友

正在進行中,但覺得臺灣解放以前是不可能了

熱心網友

前段時間有朋友在這里發貼,說有幾個軍也被裁掉了。包括27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