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時間過長
熱心網友
斷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來。通常情況下,在寶寶10--12個月時斷奶最合適。此時,寶寶的消化器官發育漸趨完善,咀嚼及消化功能在增強,能適應斷奶。在母親患重病的情況下應立即給寶寶斷奶。體弱的寶寶可適當推遲斷奶的時間,以免降低寶寶身體的抵抗能力。 斷奶意味著寶寶生活習慣的改變,因此,斷奶季節的選擇要慎重。夏天寶寶出汗多,胃腸消化能力弱,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從而導致寶寶腹瀉、消化不良...
熱心網友
斷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來。通常情況下,在寶寶10--12個月時斷奶最合適。此時,寶寶的消化器官發育漸趨完善,咀嚼及消化功能在增強,能適應斷奶。在母親患重病的情況下應立即給寶寶斷奶。體弱的寶寶可適當推遲斷奶的時間,以免降低寶寶身體的抵抗能力。 斷奶意味著寶寶生活習慣的改變,因此,斷奶季節的選擇要慎重。夏天寶寶出汗多,胃腸消化能力弱,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從而導致寶寶腹瀉、消化不良;冬季氣候寒冷,寶寶容易著涼、感冒甚至罹患肺炎。斷奶最好選擇在春暖或秋涼的季節。 給寶寶斷奶常有幾種誤區。有的媽媽奶水充足,哺乳期間不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周歲時,便在奶頭上涂些辣味、苦味的東西來恐嚇寶寶。這種強行斷奶的做法給寶寶帶來不安和痛苦,繼而使之拒食其他食物。有的媽媽在斷奶時,因不忍心看到寶寶哭鬧而半途而廢,又恢復喂奶,造成寶寶的戀奶心理,下次斷奶就更加困難了。還有的媽媽奶水不足,又未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喂奶時間過長,造成寶寶只想吃奶,養成“叼奶頭”的壞習慣。久而久之,導致寶寶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煩躁不安,即人們常說的“奶癆”。 給寶寶斷奶的技巧在于有一個準備期與適應期,讓寶寶隨著輔食的增加,漸漸淡忘母乳,直至不想吃為止,達到自然斷奶的目的。這樣做,對母、嬰雙方均有利。 斷奶要循序漸進,具體做法是:從寶寶出生2個月開始,加喂蛋黃、菜泥、果汁;4--5個月加喂肝泥、魚泥、粥、面條等食物。自寶寶6--8個月起,逐漸減少哺乳的次數。可先減去1次,由牛奶、豆漿或雞蛋羹代替。以后再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減少喂奶的次數,同時將寶寶的口味由單一逐漸變為多樣。1歲左右的寶寶絕大多數長出部分乳牙,進食的食物可以從流質逐步過度到半固體、固體,由泥、粥、羹狀變為末、丁、小碎塊,慢慢適應后,寶寶能進食了,斷奶也就好了。8-9個月的嬰兒,每天能吃2次粥、面加葷素菜,以代替2次哺乳,為斷奶做準備。10-12個的嬰兒,可從粥、面等過渡到軟飯、饅頭等加葷素菜,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可考慮斷奶。寶寶斷奶后,乳齒逐漸出齊,咀嚼、消化能力加強,此時食量應酌情增加,食物和種類必須多樣化,如相應增加谷類,牛奶及代乳品應適量減少,每日250-500毫升即可,同時供應肉、蛋、魚、肝類等食物,以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輔助食品,應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及發育需要,夏季炎熱及寶寶生病時應暫緩添加,防止引起消化道疾病。另外,輔食添加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軟食到固體食物的原則。不要同時添加幾種輔食,習慣一種食物后再加另一種,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消化、精神和飲食情況,一旦發現消化不良,應暫時停止添加輔食,等一切恢復正常后,再由少量加起。 應當指出的是,不要一味偏重魚肉雞蝦等,高營養的東西而忽略了蔬菜,因為蔬菜與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是其它食物所替代不了的。小寶寶每天必須吃綠葉蔬菜,才能使腸道暢通。還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多攝入鹽和糖,否則,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在嬰幼兒時就會打下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