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光大量化,04年8月27成立,如今凈值0.805。同樣的股市環境,天益卻收益13%多了,二者相差33%。問:是光大沒有研究好上市公司,于是買錯了股票,還是光大“猜”股的能力(或者說運氣)差?如果是前者,說明有些基金公司,比如光大,根本沒有為投資者著想卻領著高薪;如果是后者,說明基金業績是靠“猜”的,所有基金根本不值得信任。類似的還有鵬華成長,銀河穩健等,它們真該受到基民的拷問了。
熱心網友
找了光大量化的一些資料,發現這此情況。1、她是被動型基金,所以回避不了大盤的下跌。2、她的倉位是91%,怎么經得起大盤的下跌。3、她主動承認錯過了去年9.14行情。4、第三季度的操作毀譽參半,減倉寶鋼、聯通、招行是好的。但增倉長電、上海機場、上港集箱就又不好了。唉,真不知道該怎么買基金?比買股票還難!
熱心網友
買基金確實要慎重.本人無年一季度買基金時,什么也不懂,只聽人家說基金好,盲目性很大,一年多下來,算是有點明白了,錢也賠了14%左右(含認購和贖回費).現在可算是半個"基金通"了.嘿,學費可真不低啊.我的一個結論是,基金可以買,但是決不能隨便買.買基金的風險要比預想的大得多.那些基金經理拿著高工資,把投資者的利益恐怕不太放在心上.
熱心網友
買基金不能博傻,買賣要選時機,不要買沒有歷史業績的基金。基金公司無論怎么不好都可以,咱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沒有必要和他們嘔氣,掙錢本來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熱心網友
有的確實表現不好
熱心網友
基金的收益和基金的研投能力有關,主動型股票基金非常注重研投工作,這次座談會證監會就非常強調基金要先研究后炒股,但有的基金受其推出類型的約束,就不太需要研投工作,如被動型指數基金,如天同180 ,只是被動復制上證180指數,當指數上升時,基金凈值上升,當指數下降時,基金凈值下降,主動調倉止損的時候少.指數基金一般在牛市時購買,在熊市中要購買主動型股票基金,如:從去年4月開始,指數大幅下降,而有的基金凈值卻在上漲,所以要買好的基金.今年比較好的基金有:廣發穩健,易方達策略,合豐成長等,我個人喜好易方達策略.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投資主動,預期收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