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男,59歲。體重80公斤。病人時常伴有渾身乏力,胸悶,心慌,情緒煩躁等癥狀。而且血壓高時,會感覺到后脖頸發硬。血壓一般在150/90。最近一段時間,胸悶持續的時間明顯增長,病人很容易生悶氣而且過后憋氣非常嚴重。醫院診斷是:主動脈瓣退行性變,主動脈瓣返流;左房室增大,二尖瓣返流。醫生說,左心室肥大的相當嚴重,要比正常人多出最少三指,心梗的幾率非常高。但并沒有給出給有效的治療方法。作為女兒我非常擔心。我也閱讀過一些關于治療此種病情的資料,但都不是十分貼切病人本身的病情。而且我懷疑有些癥狀跟更年期有關,請問能否幫忙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治療方法?諸如逆轉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
熱心網友
高血壓長期引起主動脈血液返流左心室,引起左心室增厚此稱為高血壓心臟病。首先治療高血壓,根據你父親的情況,左室肥厚嚴重,不但主動脈瓣返流,左房室增大,二尖瓣返流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和心衰,這種情況很嚴重。心梗時需要吸氧,心電監護、低鹽低脂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治療方法如下:1、止痛。哌替啶 50mg 肌注。2、嗎啡 5-10 mg 皮下注射。3、頑固性疼痛:哌替啶 50mg+異丙唪25mg 肌注。阿司匹...
熱心網友
高血壓長期引起主動脈血液返流左心室,引起左心室增厚此稱為高血壓心臟病。首先治療高血壓,根據你父親的情況,左室肥厚嚴重,不但主動脈瓣返流,左房室增大,二尖瓣返流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和心衰,這種情況很嚴重。心梗時需要吸氧,心電監護、低鹽低脂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治療方法如下:1、止痛。哌替啶 50mg 肌注。2、嗎啡 5-10 mg 皮下注射。3、頑固性疼痛:哌替啶 50mg+異丙唪25mg 肌注。阿司匹林0.3g 每日1次,3天后改為0.1 g,每日1次,卡托普利12。5mg每日2-3次,如果是心衰應急時到醫院積極搶救治療。高血壓根據血壓的高低選擇降壓藥,注意休息保持平和心態,忌激動易怒及劇烈活動。
熱心網友
貴陽市華烽醫院主治醫師張少武:(叩叩445105990) 你父親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積極地降壓治療,減輕體重。注意檢查血糖、血脂。歡迎這些咨詢。
熱心網友
一、一般治療 高血壓發病與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有關,應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精神緊張,防止體力過勞。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體操、太極拳、氣功等。血壓顯著升高,癥狀多或有并發癥的患者,應根據病情和工作性質,適當減輕工作加強休息。飲食宜清淡,少進食鹽及膽固醇多的食物,多吃含鉀含鎂多的食物。食量以不使體重超重為度,應戒煙、避免過量飲酒。精神緊張睡眼不佳者可選用鎮靜劑,如安定、利...
熱心網友
一、一般治療 高血壓發病與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有關,應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精神緊張,防止體力過勞。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體操、太極拳、氣功等。血壓顯著升高,癥狀多或有并發癥的患者,應根據病情和工作性質,適當減輕工作加強休息。飲食宜清淡,少進食鹽及膽固醇多的食物,多吃含鉀含鎂多的食物。食量以不使體重超重為度,應戒煙、避免過量飲酒。精神緊張睡眼不佳者可選用鎮靜劑,如安定、利眠寧、眠爾通、苯巴比妥等。 二、降壓藥物治療 (一)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目前應用較多者為巰甲丙脯酸(Captopril)。作用機制,抑制血管緊張素Ⅰ向血管緊張素Ⅱ轉變,抑制緩激肽的分解,抑制醛固酮的合成,減少兒茶酚胺的分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由于醛固醇分泌減少,防止了水鈉潴留。也可促進前列環素的合成,擴張血管。還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于各期高血壓,劑量6.25mg-25mg口服,一日三次。本品的降壓作用可通過限制鈉鹽攝入而增強。如合并使用利尿劑,降壓作用可明顯增強。副作用:低熱、皮疹、瘙癢、眩暈、白細胞減少,原有腎功不全者可加重腎功不全。依那普利(Enalapril,MK-421)的降壓機制;降低血漿中血管緊張素Ⅱ濃度,增強緩激肽的降壓作用,降低交感神經張力。特大劑量時可直接干擾交感神經介質的傳遞。用法5mg,口服,每日二次,可每周增加劑量一次,直到最大劑量40mg/日或有效為止。口服后1-2小時開始出現降壓作用,4-6小時達最高峰。有效后逐漸減量,每天一次維持療效。肌丙抗增壓素(Saralasin)是血管緊張素Ⅱ拮抗劑,對血管緊張素Ⅱ有競爭性拮抗作用。對血管緊張素Ⅱ增高引起的高血壓有降壓作用,也可用于惡性高血壓。對低腎素型及正常腎素型高血壓,不但不降壓,反而能升高血壓,這是因為本品是血管緊張素Ⅱ的類似物,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有一定的內在興奮作用。 (二)鈣拮抗劑:是一組化學結構不同,作用機制也不盡相同的藥物。由于抑制鈣離子通過細胞膜上鈣通道的內流,因而稱為鈣通道拮抗劑。鈣拮抗劑降低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游離鈣濃度,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紅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的變形能力,對脂代謝無不良影響等優點,常用藥物有異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硝苯吡啶(Nifedipine)(心痛定),具有強力擴血管作用,在高血壓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硝苯吡啶降壓有以下特點:①作用迅速,舌下含化1-5分鐘發揮作用,口服后10-20分鐘起效。②療效顯著,降壓幅度與原血壓高度有關,血壓越高,降壓幅度越大,很少發生嚴重低血壓反應。③應用方便,可口服,可含化,昏迷病人可含于舌下。④一藥多效,即擴張周圍血管而降壓,也擴張冠狀動脈而治心絞痛。由于增大心臟排血量,擴張腎血管利尿,故可以治療心力衰竭。劑量:10-20mg,每日3-4次。副作用較小,有時可有輕度擴張性頭痛,頭脹、面紅。降壓作用顯著時常伴有心率加快,這可能是由于外周血管擴張致反射性交感神經機能亢進所致。本品與巰甲丙脯酸聯合應用時,能增強降壓效果。異搏定治療高血壓療效高,副作用少,異搏定降壓的優點①擴張周圍動脈降低血壓作用強,療效迅速,降壓幅度與血壓高度有關,血壓高,降壓幅度大,血壓正常者,無明顯降壓作用,高血壓危象可靜脈注射,療效迅速。②擴張冠狀動脈治療心絞痛,保護缺血心肌,尤其適用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者。③具有減慢房室傳導速度,延長有效不應期,降低自律性的電生理作用,適用于高血壓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者。④由于擴張周圍動脈,可用于高血壓伴周圍動脈阻塞性病變者,副作用有: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負性肌力作用,因而在病竇綜合征、心臟傳導阻滯、心力衰竭者均禁用,劑量40-80mg,每日3次,必要時0.075mg/kg,靜脈注射。硫氮卓酮(Diltiazem)有一定的降壓作用,但不及硝苯吡啶,也有抑制房室結傳導速度,延長房室結不應期的作用,但弱于異搏定,對于老年輕中度高血壓且伴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較適用。劑量30-6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同異搏定,尼群地平(Nitrendipine)降低周圍血管阻力而降壓,對正常血壓影響很小,服藥后一小時開始降壓,療效可維持24小時,對血糖血脂均無不良影響,劑量10mg,口服每日1-2次,尼莫地平(Nimodipine)本品容易透過血腦屏障,是一種強力腦血管擴張劑,既能降壓。又有預防腦卒中發作的作用。劑量10-30mg,每日2-3次。尼卡地平(Nicardipine)擴張腦血管的作用較強,適用于高血壓合并腦血管病變者,劑量10-20mg,口服,每日3次。 (三)血管擴張劑 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常用藥物有: 1.硝普鈉(Sodium Nitroprusside)能直接擴張小動脈和小靜脈,既能降低心臟前負荷,也能降低心臟后負荷。既減少回心血量,也增大前向搏出量,作用時間短,需連續靜脈滴注。主要用于高血壓急癥及高血壓伴心力衰竭者。用法:開始用10-20ug/min,可根據血壓水平調整滴入劑量,最大不超過300ug/min。副作用:體位性低血壓、嗜睡、乏力、惡心、嘔吐、出汗、頭痛等。連續靜脈滴注,一般不超過48小時,硝普鈉在體內轉化為硫氰酸鹽,持續用藥超過72小時者,應隔日測定血中硫氰酸鹽濃度,若超過10%為中毒濃度。應停藥。 2.長壓定(Minoxidil)直接作用于小動脈血管平滑肌,降壓作用強,作用時間持久。適用重癥或頑固性高血壓,對其他藥物產生耐藥或療效不佳者。本品不降低腎血管流量,故適用于高血壓伴腎功能不良者。用法:25mg,口服,每日2-4次,可逐漸增加劑量,一日最大劑量不超過40mg,常見副作用,浮腫、多毛、心動過度、惡心、胃不適等。 3.肼苯達嗪(Hydrolazine)對體內某些為血管收縮所必需的微量金屬如銅具有螯合作用,對組織胺酶和雙羥苯丙酸去羥酶也有抑制作用,后者與體內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有密切關系。此外還能抑制兩種肽類物質,即血壓支持素和血管緊張素的活性,通過多種途徑達到降壓目的。本品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大心臟排血量,增加腎血流量,心肌耗氧增加,因而冠心病人應慎用。高血壓合并腎功不全者,本品可以與利尿劑合用,常用劑量10-25mg,口服,每日4次,可逐漸增量,一日量以不超過250mg 為宜。目前多采用雙肼苯達嗪,常用量25-50 mg,口服,每日3次,副作用:心動過速、頭痛、惡心、嘔吐、乏力全血細胞減少,多發性神經炎和紅斑狼瘡樣癥狀等。 (四)作用于交感神經系統的降壓藥 1.中樞性交感神經抑制藥 (1)可樂寧(Clonidine) 能抑制延腦血管運動中樞,使交感神經末稍活性下降,外周阻力下降而達降壓目的,還可使迷走神經活性增高,降低心率,降低血壓,也能直接擴張周圍血管而降壓,具有鎮靜作用,對于易激動和神經過敏的患者較適宜,亦可用于高腎素型者。開始用量75ug,口服,每日2-3次,如無效,可逐漸增加劑量至300ug,每日3次。本藥顯效較快,口服半小時后即可降壓,2-3小時達最大療效。副作用口干、惡心、乏力、嗜睡、心慌、頭痛、頭暈。突然停藥可致血壓反跳增高、頭痛、心悸、出汗、應逐漸減量,然后停藥。為減輕水鈉潴留,宜與利尿劑并用。 (2)甲基多巴(Methyldopa) 能競爭性阻滯去甲腎上腺素合成過程中多巴向多巴胺轉化的脫羧作用,阻止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而降壓。對心率、心排血量影響很小,并能維持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不變,也能擴張腎內動脈血管,使腎血管阻力降低,適用于高血壓病伴腎功能不全者。肝功能不全者禁用。用法:250mg,口服,每日2-3次,可漸增加到1000mg,每日3次。副作用:嗜睡、口干、乏力、發熱等。 2.交感神經節阻滯劑 阻滯交感神經興奮的傳遞,擴張小動脈,降低血管阻力,也擴張小靜脈,易致體位性低血壓,常用者有阿方那特500mg,溶于5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用于高血壓腦病的治療。 3.交感神經節后阻滯劑 使交感神經末稍中去甲腎上腺素貯存耗竭,而達降壓的目的。 (1)胍乙啶 可阻止交感神經末稍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并耗竭去甲腎上腺素的貯存,從而干擾腎上腺素能節后神經末稍的神經傳遞,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壓下降,也使心率減慢,心排血量下降,劑量10mg,口服,每日2-3次,可漸增至75mg/日。降壓作用較強,副作用也較多,有體位性低血壓,口干、腹瀉、鼻塞、陽萎等。目前僅用于嚴重高血壓,其他降壓藥療效不佳者。 (2)利血平(Reserpine)屬蘿芙木類,可使大腦和內臟器官的兒茶酚胺水平降低,從而抑制和耗竭交感神經末稍的神經傳遞物質,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壓下降,也能使大腦內五羥色胺水平下降而有中樞鎮靜作用。本品作用緩和,發揮作用緩慢,通常在首次服藥后1-2小時才逐漸發揮作用,作用持續24-48小時,藥物作用的高峰在服藥后1-2周。劑量:0.25mg,口服,每日三次,由于有中樞抑制作用,憂郁癥者禁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可導致消化道出血,原有潰瘍者應慎用,副作用有鼻塞、心動過緩、乏力、長期服用可導致血脂升高,由于副作用較多,目前已不做為降壓藥物的首選用藥。 4.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1)β受體阻滯劑;該藥與兒茶酚胺競爭和β受體相結合,降低交感神經張力,提高血管平滑肌對擴血管藥物的敏感性。具負性肌力和負性頻率作用,使心率減慢,心排血量減少。腎臟內β受體阻滯可抑制腎素分泌。阻滯中樞神經β受體,產生心動過緩和降壓,適應證:①年輕高血壓患者;②高腎素型高血壓(惡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高腎素型原發性高血壓);③高心排血量型高血壓;④伴有心動過速的高血壓;⑤合并勞力型心絞痛,心律失常的高血壓,常用者有心得安(Propranolol)10-80mg,口服,每日3次,劑量應個體化,由小到大,有效為止。心得安可升高血清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由于對血脂的不利影響,目前已不做為降壓的首選藥物,有支氣管哮喘者禁用,柳胺芐心定(Labetalol)是WHO推薦的降壓藥,系心得安類似物,具有α和β受體聯合阻滯作用。可拮抗去甲腎上腺素的縮血管作用,拮抗α受體興奮的升壓作用,拮抗異丙腎上腺素的擴血管作用,拮抗β受體興奮的心率加快作用。阻滯β受體的作用>阻滯α受體的作用。劑量100-200mg,口服,每日3次,必要時1.5-2mg/kg 靜脈滴注,與利尿劑合用,可增強療效。副作用:心動過緩、體位性低血壓、口干、嗜睡、惡心、嘔吐、腹瀉等。醋丁酰心安(Acebutolol)對輕,中度高血壓有良好降壓作用,減慢心率的作用較輕,對血脂無不良影響。劑量400-800mg/日,分2次口服。此外,美多心安、氨酰心安亦有良好降壓作用。 (2)α受體阻滯劑 阻滯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交感神經對血管的作用,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壓,常用者有哌唑嗪(Prazosin),阻滯α1受體,對心排血量,心率及血漿腎素活性影響較小,先以0.5-1mg試服,如無反應,則以1mg,每日3次,漸增至5mg,每日3次。本品的血管作用較強,首劑后30-60分可能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甚至暈厥,宜從小劑量開始。多沙唑嗪,降壓作用比哌唑嗪更強,便用方便。2.4mg,每日1次,酚妥拉明(Phentolamine)阻滯α1及α2受體,降低后負荷,心排出量增多,腎素釋放增加,心率加快,劑量25-50mg ,口服,每日3次,或10mg稀釋于5%葡萄糖液250ml內靜脈滴注,苯芐胺(Didenzyline)阻滯α1及α2受體,劑量10-20mg,口服,每日3次,副作用有頭暈、乏力、浮腫。 (五)利尿降壓藥 1.噻嗪類 是應用最廣的口服利尿降壓藥,雙氫克尿噻(Dihydrochlorothiazide)25mg,每日2-3次,對輕、中度高血壓有良好降壓作用。由于降低血容量,降低血壓,使血液粘滯度增加,對腦血管病者,有誘發腦缺血的危險,老年人有短暫腦缺血發病史者應慎用。本品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使血清尿酸濃度增高,可誘發痛風。由于抑制胰島素的釋放及周圍組織糖利用障礙,可致血糖升高。糖尿病人應慎用。也可使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對冠心病有不利影響,也能引起低鉀低鎂。由于副作用較多,不宜作為首選用藥。 2.氯噻酮 作用時間長,劑量50mg,每日1次,本品也升高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對冠心病不利。 3.速尿 作用強,療效短。劑量40mg,每日2次,重癥高血壓,可靜脈注射。 4.氨苯喋啶 降壓作用弱,排鈉潴鉀,劑量50mg,每日1次。 三、藥物治療原則 (一)個體化 根據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點,病程進展和并發癥,而采用不同的藥物不同的劑量,除非緊急情況,一般不必急劇降壓,尤其老年人,以逐漸降壓為宜。無并發癥者,可使血壓降到18.7/12Kpa(140/90mmHg)上下,有心、腦、腎供血不足者,過度降壓可加重缺血,藥物降壓,不是病因治療,應長期用藥,甚至終生治療,采取最小有效量,長期堅持。 (二)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可產生協同作用,抵消副作用。如血管擴張劑常繼發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多,并用β阻滯劑可對消心率加快。血管擴張劑可繼發醛固酮增多,水鈉潴留。并用利尿劑,可對消之。 (三)分級治療 對一般高血壓,先用副作用少的藥物,如未取得滿意療效可逐步加用一種或多種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可考慮分級治療。 一級 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選用一種藥物,一種無效可改用另一種。 二級 聯合用藥,兩種藥物并用,自小量開始,有效為止,若無效轉入三級。 三級 聯合用藥,三種藥物并用。 四級 三級治療效果不佳者,可換用胍乙啶或可樂寧。 (四)高血壓腦病的治療 1.臥床休息 抬高床頭、吸氧、鎮靜。 2.迅速降壓 硝苯吡啶10-20mg,舌下含服,硝普鈉靜脈滴注,硫酸鎂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 3.降低腦壓 甘露醇、速尿靜脈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