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不銹鋼是20世紀冶金史上的一大發明,他是在碳素鋼的基礎上添加一定含量的鉻元素冶煉制成的。不銹鋼之所以具有不銹性,關鍵是由于鋼中含有鉻。所需要的最低鉻含量美國、歐洲標準中規定為不小于10。5%(質量分數,后同),日本工業標準規定一般不小于約11%,我國一般認為不小于12%。由于鉻的影響,在腐蝕介質的作用下,鋼件表面生成一層堅固致密的氧化物膜,稱作“鈍化膜”。這層膜使金屬與外界的介質隔離,阻止金屬被進一步腐蝕;并且還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如果一旦遭到破壞,鋼中的鉻會與介質中的氧重新生成鈍化膜,繼續起保護作用。不銹鋼的不銹性,還與使用環境有關,不同的環境,要使用含鉻量不同的不銹鋼。含鉻量的高低是決定不銹鋼性能的根本因素。所以,沒有鉻就沒有不銹鋼,而一般的碳素鋼和含鉻的不銹鋼都是具有磁性的物質。不銹鋼分為五大類:奧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和沉淀硬化不銹鋼。其中只有奧氏體不銹鋼和一部分沉淀硬化不銹鋼(奧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是無磁的,不能用吸鐵石吸住;而其類型他的不銹鋼都是有磁性的,可以用吸鐵石吸住。在空氣、水、蒸汽等弱腐蝕介質中不生銹的鋼是不銹鋼,在酸、堿、鹽溶液等強腐蝕介質中耐腐蝕的鋼是耐蝕鋼,不銹鋼未必耐蝕,耐蝕鋼一定不銹。用“吸鐵石”辨別不銹鋼真假、判斷不銹鋼質量高低是非常錯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