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網站查看cpu時,會看到列出的參數,,主頻,外頻,倍頻,,,,哪位大俠能告訴我這都是什么參數?對cpu的性能都有什么影響呢?

熱心網友

CPU的外頻,通常為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系統時鐘頻率),CPU與周邊設備傳輸數據的頻率,具體是指CPU到芯片組之間的總線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  在486之前,CPU的主頻還處于一個較低的階段,CPU的主頻一般都等于外頻。而在486出現以后,由于CPU工作頻率不斷提高,而PC機的一些其他設備(如插卡、硬盤等)卻受到工藝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頻率,因此限制了CPU頻率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出現了倍頻技術,該技術能夠使CPU內部工作頻率變為外部頻率的倍數,從而通過提升倍頻而達到提升主頻的目的。倍頻技術就是使外部設備可以工作在一個較低外頻上,而CPU主頻是外頻的倍數。  在Pentium時代,CPU的外頻一般是60/66MHz,從Pentium Ⅱ 350開始,CPU外頻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頻已經達到了200MHz。由于正常情況下CPU總線頻率和內存總線頻率相同,所以當CPU外頻提高后,與內存之間的交換速度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對提高電腦整體運行速度影響較大。。

熱心網友

CPU的外頻,通常為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系統時鐘頻率),CPU與周邊設備傳輸數據的頻率,具體是指CPU到芯片組之間的總線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  在486之前,CPU的主頻還處于一個較低的階段,CPU的主頻一般都等于外頻。而在486出現以后,由于CPU工作頻率不斷提高,而PC機的一些其他設備(如插卡、硬盤等)卻受到工藝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頻率,因此限制了CPU頻率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出現了倍頻技術,該技術能夠使CPU內部工作頻率變為外部頻率的倍數,從而通過提升倍頻而達到提升主頻的目的。倍頻技術就是使外部設備可以工作在一個較低外頻上,而CPU主頻是外頻的倍數。  在Pentium時代,CPU的外頻一般是60/66MHz,從Pentium Ⅱ 350開始,CPU外頻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頻已經達到了200MHz。由于正常情況下CPU總線頻率和內存總線頻率相同,所以當CPU外頻提高后,與內存之間的交換速度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對提高電腦整體運行速度影響較大。

熱心網友

CPU的主頻等于外頻乘以倍頻,CPU的主頻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但主頻能提高電腦的運算能力。CPU的技術參數主要:制造工藝。FSB的頻率。L2 cathe的容量。制造的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