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流感病毒為了生存而不斷發生變異,以逃脫動物產生的特異性抵抗力。人們為了預防禽流感也研制出了各種疫苗。但機體在產生特異性抗體后,病毒為逃脫機體的撲殺而不斷地發生著變異,這樣原有的抗體即失去作用,病毒就可使動物重新發病。因此就目前的防疫技術和手段而言,禽流感病毒是消滅不了的。只有靠自身強大的免疫系統,才能笑對禽流感。那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呢?
熱心網友
我認為免疫強發現如同當年發現盤尼西林。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盤尼西林。1952年約翰所弗博士發現了小兒麻痹疫苗一樣重要。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免疫強能成為我們擁有健康、活力、聰明免疫系統的最佳保證。因為醫學研究及醫生了解到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免疫系統功能失調所造成的。而我們若可以將此失調的免疫機能,改善成一個健康有功能 的系統時,大部分我們目前遇到的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預防”絕對是維持未來良好的健康的關鍵。所以我們來看一些既定的事實,我們在對抗感染性疾病的戰爭中已經失敗,癌癥這一仗,更是讓我們束手無策,自體免疫病變的越來越普通,過敏及亢進性疾病更是愈演愈烈,所有的這些疾病都根源于免疫的失調,我們身體被設計用來防御的免疫系統已失去了應有的功能。15種過去易被控制與消滅的病菌多數已無法有效的消滅。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致命變種病菌被發現,舉肺結核的例子來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20年時全世界每9人當中,就會有一個感肺結核,而抗藥性疾病已在美國城市中出現。1918年便發生了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流行波及到除南極外的世界各個大洲,造成2000多萬人的死亡。這個數字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死亡人數還要多。如果加上1957年和1968年兩次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就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小小的病毒殺死那么多人,簡直令人心膽皆裂。過去歷史上沒有可靠的科學記錄,但從近代的這三次流感大流行來看,它的爆發呈明顯的周期性的特征。美國亞特蘭大城疾病控制中心預測,下一次的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將導致6千萬人死亡,美國包含了其中的一百萬人。自1950年起癌癥患者增加了40%。而我們醫療科技尚無法達到接近治療的階段。不用提有單獨的成功案例,也更不用提我們在癌癥的治愈所消費的數十億美元。有預測顯示,在以往的12個月中,癌癥可能取代心臟病成為美國人的第一大死亡病因。目前,有67種已被認定的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包含: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癥(MS),內臟器發炎性疾病,紅斑狼瘡,硬皮病及自體免疫性關節炎,美國人耗費無數金錢去購買抗過敏、抗組織胺、抗鼻塞,抗過敏流向劑及類固醇藥物,40%的美國人有嚴重過敏,所有這些感染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 ,以及過敏都導源于免役系統的失調,而免疫系統的失調簡單的說,就是免疫系統失去平衡,不是反應遲鈍就是反應過度,如果免疫系統對體內物質的反應過度就會去對抗自身的細胞,就會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如果免疫系統對體外物質反應過度,就會導致過敏。如果免疫系統對外物質反應遲鈍,就會造成細菌感染,病毒的感染,真菌的感染,及寄生菌的感染。所以我們知道免疫系統對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它必須要平衡,它也必須能夠積極反應起來保證我們的身體建康。我們的健康不會一夕驟變,通常健康出現問題時,免疫系統是逐漸被加重負擔,直到無法再承擔防御身體的責任。免疫強提供給我們的免疫系統兩種高品質的能力,那就是“智囊”及“抵抗力”,我們要讓我們的免疫系統知道如何打仗,我們就必須使我們的免疫系統有武器能夠打仗 。“智慧”及“低抗力”-----免疫強。免疫系統加入了6種高效能元素,它擁有3項多的專利保護,它是全新的概念,是劃時代的產品,它專注于免疫系統的保健 ,防止疾病的產生。是前所未有的產品,強力免疫因子所受與的智慧來自于免疫因子本身,而抵抗力則來自于:葡聚糖、蘆薈甘露聚糖 ,冬蟲夏草,肌醇六磷酸及腺蛋白 。我們分別討論來使你了解每一個要素的重要性,免疫因子能使我們的免疫系統更有智慧。記得小時候長過水逗嗎?你是否想過為何自己不再愛感染呢?你了解為何疫苗能夠幫助你對抗疾病嗎?他們都來自于相同的答案,哪就是免疫因子。免疫因子提供人類免疫系統并不認識它,于是水痘的癥狀產生,直到免疫系統開始認識它,才能掃除水痘病毒,使你痊愈你健康之后的免疫系統,就將消融病毒永久記憶下來,這是因為你的身體會產生一種極小的分子,去負責記錄水痘病毒,如果你曾得過水痘,這些負責記錄的免疫因子就全在你的體內不斷的循環,生病與健康之間的差別可以說是一起數量的游戲。如果水痘病毒繁殖多過你的體內免疫因子細胞生長的數量,你就會生病,可是當你體內免疫細胞生長的數量多過病毒數量,病菌會被打敗,你就仍然保持健康,早期的識辨病毒能使你的免疫系統贏得這數量游戲而免疫因子就是提供早期辨識資訊的能力給免疫細胞,當再遇到水痘病毒入侵時,你的免疫系統就會立刻消滅它。因為免疫系統早期及時的產生反應,所以你才不會生病。免疫因子與免疫細胞抵抗病菌的能力,而代表抵抗病菌入侵能力的就是免疫力。“免疫力”真是個漂亮的名詞,這代表我們不易受侵害,也代表我們受它保護 ,若有方法訓練我們的免疫系統將會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如此來保護我們,來對抗數以百萬計的病菌的優良免疫系統,我們再回來看看這究竟是如何達成的。如果我們能擁有一部免疫因子機器來收集免疫因子并記錄我們認識的每一種病菌,就能使我們有免疫力早期抵抗所有的病菌個體,扼殺少量病菌在繁殖的早期,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有這樣的武器嗎?這樣的東西事實上是有的,它叫牛初乳。牛初乳提供給我們免疫系統最早預防疾病的方法。它在兩百年前就被發現疫苗原理的愛德華詹樂發覺,這是預防醫學上最重要的發現,我再重復一次這是預防我在醫學上最重要的發現,我要你仔細觀察并且教你,因為這對你,您的家人及你可分享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免疫因子”這些具有保護作用的分子,在每一處哺乳類動物身上都是類似的。母牛乳養小牛,人類哺乳新生兒,所以牛以及人都是哺乳類,我再重復一遍所有哺乳類的免疫因子結構都幾乎相同,這是過去十年來兩項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另一項發現是免疫因子是透過母親的“初乳”傳遞到新生兒的體內這是保護新生兒,免于感染疾病的自然方法,因為新生兒在子宮無菌的環境下成長,它不知道如何辨識病菌,他的免疫系統出生后才開始慢慢的發育,剛出生幾乎沒有防御能力,但新生兒接受母初乳后立刻從母親獲得免疫因子,如此來享有和母親的一樣強大的抵抗力,免遭外界病菌的入侵而得以延續強壯健康的生命,一直到他的免疫系統發育完善;而沒有接受母親的“初乳”的新生兒能會非常脆弱。對出生不久本來就脆弱的寶寶來說,是否能及時得到母親的初乳,常表現為健康與病弱的一線之隔。牛初乳含有大量免疫因子,若我們能夠找到方法將免疫因子抽取出來讓人類服用 ,你知道這代表什么意義嗎?這代表我們可以將免疫因子辨別病菌的能力,傳到人類的免疫系統就像母親將自己的免役能力傳送給新生兒一樣,這代表我們可以延長嬰兒接受初乳的益處,直到童年,成年晚年及一輩子。牛能接觸到幾乎所有的病菌,因為他們生活在惡劣未經消毒的環境中,他們在充滿各種細菌泥濘中成長,滿是病毒及微菌,滿是寄生蟲,然而他們仍存活,因此他們練就了強健的免疫系統,我們用一個病菌來舉例,當牛接觸到某種病毒時,他的免疫系統會消滅這個病毒,而牛會產生一個專門記錄這個病毒的免疫因子,這個免疫因子會透過牛初乳保證并教育給他產生的小牛,我們收集部分牛初乳并將免疫因子用專門的技術分離出來,制成膠囊供我們使用,于是我們得到了抵抗力,我們就有能力技抵抗病菌,因為我們獲得早期辨識病毒的能力而贏得病毒對抗的游戲。各位,看到免疫因子辨識病毒能力的傳輸模式 ,已經能辨別出數百種造成疾病的病菌,我們可以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用數以百計的辨識資訊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及微菌,這是最安全,最自然強化我們免疫系統的方法,因為您若有對牛乳過敏,你仍然可以服用 ,因為乳糖及其他牛奶成份已用專利技術分離出來,免疫因子還有與提升辨識病菌能力一樣重要的其他功能,它給我們早期識辨病菌能力來贏得抵抗病菌的數量游戲,免疫因子能夠激發不活躍的免疫機能,這些免疫因子稱為導入性免疫因子。另一種則稱為抑制性免疫因子,這種免疫因子是來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機能。這特性能改正自身免疫及對外物質過度反應問題,如過敏,免疫因子真是又自然又神奇分子。我們稱它是“生命的禮物”。因為沒有其他的字語可以真實的描述免疫因子,免疫因子賦予免疫系統智慧,而我們的免疫系統掌握我們是否健康或生病,使我們能在各樣的劇增的病菌環境中生長。那免疫強中的“強”是什么意思?“免疫因子”提供免疫系統所需的智慧來維持我們的健康。而“強”則是另外添加成分以提供力量 ,免疫系統中有各種不同的免疫細胞來執行各自的任務,其中之一稱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執行清道夫的工作,它清除衰老及受傷的細胞,它把自己附著在病菌吃掉,它并且觸發免疫系統去反應,另一種免疫細胞稱為“毒殺型細胞”。毒殺型細胞專門負責對抗癌細胞以及被感染的細胞,并在體內巡視且移除所有可能成為惡性的不正常的細胞。自然殺手細胞Nkcell具有相同的功能,特別是對移除如癌癥細胞及其他不正常細胞,非常專業。自然殺手細胞及殺毒型細胞聽起來就很強悍吧。另外還有淋巴細胞,專門對抗發炎,消滅各種細菌,病毒及寄生菌,這類免疫細胞受免疫因子影響去激發或抑制免疫系統,它能教導他們去辨別敵人,讓淋巴制造抗體去殺病菌。葡聚糖則對毒殺型T細胞有刺激生產的作用。冬蟲夏草與肌醇六磷酸則刺激自然殺手細胞的生產并激活其活動,自然殺手細胞是專殺不隨生理需要,反常地生長,而且是些不成熟的細胞(癌細胞)的。胸腺蛋白則能刺激淋巴細胞生長并訓練他們對抗疾病,并且找出微菌及寄生蟲的生長。所有這些資料世界數個醫學刊物及書上發表。免疫強是最佳的免疫保健產品,它是以自然的方式增強免疫能力抵抗疾病,它提供免疫系統智慧及早辨識造成各樣疾病的病菌。它激發免疫細胞清除體內造成惡性疾病的不正常細胞,它有能力刺激遲鈍的免疫機能及減緩反應度的免疫機能。這就是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及過敏的免疫系統,這是為什么我們稱“免疫強”為“生命的禮物”的原因。而現在你就可以取得了,所以請你跟你的這推薦人聯系,參與這家有免疫強的公司,決定這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在1999年,美國保健品行業的專刊上刊登了一篇受人矚目的研究文章,它顯示市面上196種保健食品,對超過410種不同成份的研究,這項研究花了七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項研究是分析哪些保健產品對人類免疫系統功能上的幫助 ,并且分析了這些保健品對人體產生的毒性或不良影響。第一項實驗是比較各產品提升自然殺手細胞功能的程度 ,自然殺手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攻擊性淋巴球細胞,他們鎖定腫瘤并保護我們抵抗多樣的感染性微生物,這實驗包含從捐贈者獲得自然殺手細胞,并與活的癌細胞(K562)混合,以決定何者有較高的能力殺死癌細胞,然后再把保健品與自然殺手細胞及癌細胞混合,依此來判斷各種保健對提升消滅癌細胞能力的程度,在196種受檢測產品當中,46種產品對自然殺手細胞提升能力有正面功效,這46種產品提升自然殺手細胞能力的程度以A 諾麗果汁(蘿梨果) B 蘆薈濃縮物 (乙酰化甘露聚糖) C 帶大蒜的植物營養素制劑 (大蒜精)D初乳粉E 冬蟲夏草制劑F 日本蘑菇 G紫錐花 H IP6(肌醇六酸類) ,在當時免疫強并不有被列實驗產品當中,因它到1999年夏開才問世,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實驗室,我們獲得以下的結果 ,免疫強提升自然殺手細胞功能達248%,這是5倍強于被任何測試的產品,于是這件事促使了實驗室的總負責人寫了這封信,免疫強在提升自然殺手NK細胞(NK細胞活性是以K562癌細胞為標準)殲滅K562癌細胞的強度上超過了我們測試的任何產品。因為自然殺手細胞在消滅癌細胞上所扮演的重要性,此項產品在輔佐癌癥治療上將是一個理想所選擇,此外,自然殺手細胞也是人體對抗各種病菌的第一道防線,在消滅K562癌細胞的理論基礎上,也顯示免疫強可增加對抗慢性及急性發炎疾病的能力,免疫強也被測試達到了一定的抗病毒能力,還被實驗總負責人評為“有重要的抗病毒能力的產品”。而被該實驗室測試的196種產品中只有32種具有抗病毒能力,在測試的196種產品中毒性試驗有97種近49。9%發現有毒性,這表示這些產品所標示的推薦用量需被重新評估。 免疫強的測試上實驗室用100倍的正常使用劑量來做測試,仍無法證明有任何毒性,。免疫強真正是“生命的禮物”。它被立場是中立的實驗室證明是人類目前最佳的免疫保健品,也希望您能接受這份生命的禮物。以上為轉載--歡迎交流 。
熱心網友
應該注意衛生第一,預防為主;加強鍛煉為二,增強體質;也應在非常時期內盡量避免食入不明禽類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做到營養調和,并且有樂觀的心態,正確面對。不必要的加吃維生素什么的。如果過多的憂慮禽流感會怎么怎么一下子被傳染到,那么不被傳染,也會先得個憂慮癥什么的了。
熱心網友
就是多買些維生素吃拉!!!!!!!!
熱心網友
鍛煉身體,提高素質
熱心網友
多吃維生素可提高免疫力,并堅持鍛煉身體,早睡早起,有固定的生活規律.
熱心網友
適度鍛煉!
熱心網友
最簡單的,在吃雞時,需煮得很熟,在摸完雞蛋后,要盡快洗手,不要不吸收就吃東西。
熱心網友
搞好個人衛生。
熱心網友
樓上的幾位已經說的夠全了。總結起來也就是注意膳食、堅持鍛煉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熱心網友
死了就不會傳染了
熱心網友
1.勤洗手2.避免接觸家禽3.保持愉快的心情4.積極進行鍛煉5.食用家禽一定要煮熟
熱心網友
不吃雞肉
熱心網友
市民可以?袢∠鋁懈黜?措施?眍A防禽流感:活家禽、鳥?或其糞便可能?в星萘鞲脅《荊?苊飩佑|。 接觸過活家禽、鳥?或其糞便後,要立刻用液和清水?氐紫?Q雙手。 家禽和禽鳥蛋??氐字笫觳趴蛇M食。 增??自己的抵抗力,??踐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食、適量運?印⒊渥閾菹ⅰ?p少?毫扒形鷂??。 維持良好的??人及環境生。 保持雙手清??,?K用正確方法洗手。 打??嚏或咳嗽?r?鄔艨詒牽?K?⑻迪鴉蟣翹橛眉?巾包好??於有蓋的垃圾箱?齲會嵯詞幀?保持室?瓤?飭魍ā?如有不適,避免去人??稠密和空?飭魍ㄇ芳訓牡胤健?如出現感冒癥狀便要看醫生,戴上口罩,以免?魅舅恕H繚巴星萘鞲??案的地?^,??⒛愕耐膺[??告訴醫生。
熱心網友
教您衣、食、住、行防禽流感
熱心網友
多到環境好點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少抽煙~少喝酒~~多睡點~少傷神~ 如果注意這一些的話~~應該能提高免疫力吧~~
熱心網友
煮或者泡黃芪水,當茶喝;大量服用維C——安利的最好。
熱心網友
不用講那么多,到網上瀏覽吧。網址: 上面應有盡有。
熱心網友
吃東西要煮熟,最少煮上二分鐘,禽流感菌在高溫下就會滅亡。
熱心網友
不要接觸禽類,吃是沒有問題的,加熱煮沸就能殺菌了.一般前期為感冒癥狀,體溫在39以上潛伏期一般為7天.
熱心網友
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保證你死不了。就是死了也不虧.
熱心網友
不吃雞肉
熱心網友
平衡飲食,講究衛生,通風換氣,體育鍛煉.
熱心網友
1.不去有疫情的旅游區旅游.2.注意不和禽類接觸3.注意高溫滅菌!4.注意個人衛生多運動提高個人免疫力
熱心網友
最主要是要注意預防,另外要加強體育鍛煉,身體免疫力增強了感染的機會就少了。不要太擔心了,只要不直接接觸家禽,吃點肉是沒關系的。因為肉經過高溫后病毒就會被殺死。
熱心網友
多運動還有注意飲食
熱心網友
不吃少接觸,室內勤消毒.
熱心網友
大家多慮了。禽流感感染人不太可能,起碼短期內是不可能的。大家不必這么認真。正確看待就是了。我是獸醫,從微生物學的角度分析,禽流感離人還很遠,國家搞流行病學的人研究就可以了。還不需要我們做什么。 這兩年陸續發生禽流感疫情后 , 我國又首次發現了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一時間 , 似乎禽流感由雞傳給人的危險空前增長。但是 , 真實情況卻并非如人想象。 任何病毒均不能在自身完成新陳代謝 , 而必須通過宿主來復制。人屬于胎生動物 , 雞屬于卵生動物 , 兩者的物種差異甚大。因此 , 禽流感病毒在人體內大規模復制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目前 國內外所發現的所謂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 只是說明人可以感染禽流感病毒 , 但卻從未有證據顯示禽流感病毒即是病因。那么 , 禽流感對人的真正威脅在理里呢 ? 國內外許多專家指出 , 由于禽流感病毒已進入野生候鳥之中 , 而候鳥則是幾乎所有流感病毒的載體 , 這就為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在候鳥中綜合為一種新型病毒創造了條件。 這種新型的人禽共患流感病毒將對人類健康構成巨大威脅 , 據估計 , 這種新病毒出現的最短時間需兩年以上,一般認為需要七、八年以上 , 因此 , 防范禽流感威脅人類的關鍵, 在于展開所需的科學工作 , 以追蹤研究候鳥中的流感毒病毒變異 , 在此基礎上開發產品 , 確保人類健康。
熱心網友
(1)消除傳染源:必須做到四早。 ①早發現:早發現禽流感病禽和病人; ②早報告:早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禽流感病禽和病人; ③早隔離:病人要至少隔離至熱退后兩天,病禽要封閉或封鎖; ④早治療:要早治療病人,早殺滅病禽。對病人要進行綜合性有效治療,在病雞場周圍3公里內的病禽要就地殺滅、深埋。 (2)切斷傳播途徑 ①戴口罩:禽流感病人、接觸者(如醫護人員和飼養人員)必須戴口罩; ②換氣:病房、養雞場和居室加強通風換氣; ③遠離易感場所: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的場所與養雞場,去時戴口罩; ④消毒:病房和養雞場的空氣消毒(按空氣消毒規定進行);病人和病禽的分泌物與排泄物消毒 (按消毒規定進行);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消毒(按消毒規定進行);以上消毒方法與消毒劑基本上與“非典”的消毒相同,禽流感病毒對高溫、紫外線和常用消毒劑都敏感。 (3)減少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60歲以上老人、兒童、小學生、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是流感的好發人群,對這些人要注意御寒,加強戶外鍛煉,增強抵抗力,接種流感疫苗。(1)抵抗力低的人可用免疫調節藥物來增強抵抗力,預防禽流感; (2)不能預防接種流感疫苗的人推薦用以下藥物來預防禽流感: 金剛烷胺,100mg,每天1次; 2%~5%病毒唑,滴鼻,每天3~4次; α干擾素片,含化,每天2次。 療程10 ~14天。 預防禽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人與禽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人流感和禽流感最有效的根本措施,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應在流感發生前1個月接種流感疫苗。目前,我國多用裂解流感疫苗。出現禽流感的養雞場其周圍5公里范圍內的雞,必須強制性接種流感疫苗。目前給雞接種的是H5禽流感病毒疫苗。 預防禽流感傳染的必要措施有哪些? (1)遠離家禽的分泌物,盡量避免觸摸活的雞、鴨等家禽及鳥類。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 (3)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墻壁清潔,確保排水道去水順暢。 (4)吃禽肉要煮熟、煮透。 (5)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和藥物。 (6)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7)勤洗手。 。
熱心網友
樓上的是和尚嗎???我想應該是不要擔心的平時多注意一下就好了多鍛煉,不要在外就餐我想政府放到超市的肉食品是安全的相反過多的擔心到會影響心理健康放開心情,每天多笑一點別說是病就是絕癥也無所謂了
熱心網友
少吃葷菜,多吃素菜
熱心網友
少接觸禽類
熱心網友
加強鍛煉吧
熱心網友
少接觸禽類
熱心網友
體育鍛煉
熱心網友
大量的維生素C!至少每天1克!
熱心網友
避免接觸染病的禽類,如雞、鴨。- 避免與禽流感患者接觸。- 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經煮熟的雞鴨。- 在疫區的人員要戴口罩。- 勤洗手;避免接觸自己的眼鼻口。- 發現有類似流感癥狀要及時就診。
熱心網友
對了,我聽廣播說:禽流感對免疫能力越強的人,造成的威害越大,反而老年人和兒童不易感染這個疾病,他們更容易得一般的流感,我看到上面的朋友們說起吃東西,昨天的一則文章讓我好是驚訝,讓大家看一下: [注意]大家小心!這些不要混著吃!!在臺灣,一名女人突然無緣無故的七孔流血暴斃,一夜之間,就奔赴黃泉! 經過初步驗尸,斷定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那,砒霜從何而來?警員展開了深入而廣泛的調查。一名醫學院的教授被邀趕來協助破案。教授仔細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不到半個小時,暴斃之謎便揭曉。 教授說:死者并非自殺,亦不是被殺,而是死于無知的"它殺"!大家莫名其妙,何為"它殺"!? 那砒霜又是從何而來?教授說:砒霜是在死者腹內產生的。死者生前每天也會服食"維生素C", 這完全沒有問題, 問題出在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蝦,吃蝦本身也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她的家人吃了都沒有事,但死者卻同時服用了"維生素C",問題就出在這里!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 這種物質食入體內,本身對人體并無毒害作用!但是,在服用"維生素C"之后,由于化學作用,使原來無毒的-五鉀砷(即砷酸酐,亦稱陋韙。其化學式為As205),轉變為有毒的三鉀砷(即亞砷酸酐,亦稱為三氧化二砷,其化學式為As203),這就是人們俗稱的砒霜!! 砒霜有原漿毒作用,能麻痹毛細血管,抑制巰基梅的活性,并使肝臟脂變肝小葉中心壞死,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毛細血管擴張。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竅出血。 所以為慎重起見,在服用"維生素C"期間,應當忌食蝦類。 參考文件:(切忌) 1。 豬肉*菱角-肚子痛 2。 牛肉*栗子-引起嘔吐 3。 羊肉*西瓜-傷元氣 4。 狗肉*綠豆-會中毒 5。 兔肉*芹菜-脫發 6。 雞肉*芹菜-傷元氣 7。 鵝肉*雞蛋-傷元氣 8。 甲魚*莧菜-會中毒 9。 鯉魚*甘草-會中毒 10。 螃蟹*柿子-腹瀉 11。 白酒*柿子-會胸悶 12。 紅薯*柿子-會得結石 13。 糖精(片)*雞蛋-會中毒、重則死亡(寒!!!!) 14。 紅塘*皮蛋-會中毒 15。 洋蔥*蜂蜜-傷眼睛 16。 豆腐*蜂蜜-耳聾 17。 蘿卜*木耳-得皮炎 18。 馬鈴薯*香蕉-面部生斑 19。 芋頭*香蕉-腹漲 20。 花生*黃瓜-會傷身 21。 維生素*蝦=砒霜 (太寒了~~~~) 22。 牛奶*桔子*蘿卜=傷身? 。
熱心網友
保持好日常衛生就可以了
熱心網友
樓上有幾位的回答毫不相干。 其實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很多,除了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外,還可以多參加勞動,因為農村許多人并不鍛煉也很少得病,身體照樣很棒,原因在于他們每天都參加勞動。但要注意鍛煉時不要過火,稍微感到累即可。 還有一個比較容易的辦法,就是早晨起來的時候把雙手的手心對在一起搓動,直到很熱,然后再用這雙手干洗臉、干梳頭、搓耳、搓鼻翼,直到發熱。這種做法很有效,我經常這樣,平時也很少感冒,你不妨試試看,但要堅持經常。 祝你好運!
熱心網友
加強身體鍛煉,昨天看報紙上有寫八角即大茴香可以預防禽流感,平時注意衛生,烹煮禽類食品是要煮熟煮透,要不干脆就不要再吃了
熱心網友
要預防人感染禽流感:第一項注意個人衛生。第二項是保持室內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該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第三項是注意飲食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徹底洗手。第四項是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第五項為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第六項是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盡快就診。最后一項是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
熱心網友
多鍛煉身體,講究衛生,避免接觸活禽。
熱心網友
常曬太陽,紫外線很好。
熱心網友
一個關于禽流感的幻燈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心網友
1.要勤洗手遠離糞便 世衛說,據初步基因檢測的結果顯示,該病毒目前尚不會由人類傳染給人類。他們正在設法對此作最終確定。世衛官員指出,禽流感疫情目前比較穩定,中國的老百姓不必緊張。大家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要接觸糞便。2.雞肉雞蛋要煮熟吃 針對禽流感的威脅,專家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注意嚴重感冒時不要掉以輕心。禽流感的病癥與流行性感冒病癥相似,如有發燒、咳嗽等癥狀且在短時間內加重,并伴有骨痛、肌肉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同時,一定要將雞肉和雞蛋煮熟,流感病毒一般不能在70攝氏度或以上生存,所以進食煮熟家禽并不會感染病毒,半熟的雞蛋還是少吃為妙。
熱心網友
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體育鍛煉
熱心網友
要預防人感染禽流感:第一項注意個人衛生。第二項是保持室內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該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第三項是注意飲食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徹底洗手。第四項是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第五項為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第六項是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盡快就診。最后一項是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
熱心網友
少吃雞,多鍛煉
熱心網友
多跑步
熱心網友
一是加強身體鍛煉,二是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來路不明的禽類食品,在食用禽類食品時要徹底的加熱,三是減少去公共場所。四是減少與活禽類接觸。
熱心網友
鍛煉身體,別吃雞!!1
熱心網友
提高免疫力的辦法很多,簡單介紹兩種:煮或者泡黃芪水,當茶喝;大量服用維C——安利的最好。
熱心網友
禽流感知識問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 曾光人禽流感是一種新傳染病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這個名稱,對一般人來講可能有點陌生。因為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把它稱為雞瘟,意大利1878年首次報道。1901年證實其病原為濾過性病原體,1955年才證實該病原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員。后來發現實際上在禽類中還存在一種相似的疾病叫新城疫。兩者常常被混為一談。 為把二者區別開,現把前者稱為禽流感或真性雞瘟、歐洲雞瘟,把后者稱為新城疫或偽雞瘟、亞洲雞瘟。所以,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 根據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傳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2。禽流感病毒與流感病毒是什么關系? 我們通常所說的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人類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特別是甲型可引起人類流感大流行,丙型僅引起散在病例。禽流感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兩種表面抗原,H和N又可進一步細分,H可分為H1~H15,N可分為N1~N9。不同的血凝素和不同的神經氨酸酶會組成一個個具有不同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專業術語稱之為流感病毒亞型。 甲型流感病毒的亞型有145個,其中能引起人類流感的主要為H1~H3型,且H1N1、H2N2、H3N2曾在人間造成流感大流行。其他多數亞型的自然宿主為禽類、豬、馬等多種動物,特別是水禽類,而且所有的H1~H15、N1~N9亞型抗原都可以從動物中分離到。 3。什么因素決定流感是否會大流行? 流感病毒的最大特點是抗原變異性,而這種變異性能夠引起傳播力的變化。其中A型抗原變異性最強,經常發生小的變異,稱為“抗原漂移”。流感病毒的變異程度不同,引起流行的程度也不同。當流感病毒發生大的變異或亞型轉變時,稱為“抗原轉移”,這時就可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相比較而言,B型變異性較弱,只會引起局部地區的暴發和流行;C型比較穩定,僅引起散發病例。因此A型流感病毒是人類研究和預防控制的重點。 4。禽流感病毒抵抗力如何? 禽流感病毒在低溫、干燥以及甘油中可保持活力達數月至一年以上。在干燥的塵土中,病毒能活存14天。在較低的溫度下,病毒在污染的糞便中存活至少3個月。在水中,22℃時存活長達4天,0℃時可超過30天。在冷凍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個月。禽流感病毒怕陽光、怕熱,對普通消毒劑也很敏感。在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即可被滅活。通過加熱(60℃30分種,100℃1分鐘)或普通消毒劑(福爾馬林、碘復合物等)即可殺滅病毒。 5。為什么說人禽流感是新傳染病? 雖然禽流感在禽鳥等動物中已經流行了100多年,但以前一直沒有人類感染的報道。1997年,在我國的香港地區,發生了18例人禽流感病例,其中6人死亡。該次暴發的人禽流感,病毒株與當時發生在香港家禽中的禽流感的病毒株一致,均為H5N1型,這是第一次有記錄的禽流感感染人類。所以說,禽流感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新發現的傳染病。 禽流感的傳播特點 6。禽流感的傳染源是什么? 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的動物和人。禽流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帶毒禽,包括水禽和飛禽。研究顯示,對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糞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萬只禽感染。目前還不能認為人類是禽流感的傳染源。 7。禽流感的易感動物有哪些? 對某種傳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動物稱為易感動物。雞、火雞、鴨、鵝、鵪鶉、雉雞、鷓鴣、鴕鳥、鴿、孔雀等多種禽類對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為雞、火雞,鴨、鵝及其他水禽多為隱性感染。水禽與旱禽同場混養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規模飼養的雞群或鴨群中傳播。野生與養殖水禽可通過使用共同水體傳播。 除了感染禽類,禽流感還可以感染豬。 8。禽流感在禽之間如何傳播? 禽流感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的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飼料、水、蛋托(箱)、墊草、種蛋、雞胚和精液等媒介,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氣源性媒介傳播。 在自然界中,鳥類帶毒最為廣泛,因此,遷徙面廣的候鳥、野鳥、水禽對本病傳播起著重要作用。家禽體表的寄生昆蟲是否也帶毒,能否通過叮咬而感染,目前尚不明了。 9。禽流感病毒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給人類?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10。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誰? 獸醫和長期從事雞、鴨、鵝、豬等動物飼養、販運、屠宰的人員。 11。人與人之間會傳播禽流感嗎? 目前只發現經家禽傳染給人的病例,還沒有發現人與人之間傳染的案例。也就是說,人和人之間還沒有證據證明是可以互相傳染的。不過,WHO警告說,從理論上說,如果病毒變種,就可能出現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12。禽流感是如何在局部地區傳播的? 禽流感很容易從一個農場傳播到另一個農場。禽類的糞便可含有大量病毒,造成灰塵、土壤污染,再通過空氣引起禽類之間的傳播。病毒通過污染器械、運輸工具、飼料、籠、衣服,特別是鞋子,從一個農場帶到另一個農場。病毒還可通過動物的腳和身體攜帶(如嚙齒類動物)而傳播。活禽在擁擠、衛生狀況差的市場進行交易,也是傳播的一種途徑。目前,蒼蠅傳播此病毒的能力尚未得到證實。 13。禽流感是如何遠距離傳播的? 通過活家禽的國際貿易,禽流感可從一個國家傳播到另一個國家。遷徙鳥類,包括野生水禽、海禽和岸禽類,可長距離攜帶病毒。野鴨是最引人注目的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其本身對病毒感染具有較強的抵抗力,有時僅有輕微的、不致命的疾病表現,但它們可長距離攜帶病毒,并在糞便中排出病毒。人們飼養的鴨、火雞、鵝及其他用作商業、家養的禽類,會因此造成致命性的感染。家禽的自由流動、與野生鳥類共用水源或者使用一個可能被感染的野生鳥類糞便污染的水源,病毒傳播的危險性最大。 14。吃煮熟的禽肉、蛋會被傳染嗎? 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徑主要是接觸感染。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殺死,傳播的可能性較小,目前尚未發現由于吃禽肉及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但如果病禽未經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進入人體。所以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暴發區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風險。 15。買活雞回家吃是否會被傳染? 如果是健康的活雞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雞就有危險。WHO警告說,人不管接觸什么樣的病雞都同樣有危險。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來,但它們至少在10天之內還會排泄含病毒的糞便。另外,雞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雞翅膀撲打時可能會造成病毒釋放。 16。羽絨制品是否傳播禽流感? 羽絨制品通常會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程,傳播病毒的幾率應當很小。 禽流感的臨床表現 17。禽流感的潛伏期有多長? 潛伏期是指病原體侵入機體到最初癥狀出現之間的這段時期。禽類禽流感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數天,最長可達21天。人類患上禽流感后,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 18。禽類患禽流感有哪些表現? 禽類感染后發病有兩種形式: 低致病性禽流感僅引起輕微的癥狀,有時僅表現為羽毛皺、亂和產蛋量下降。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類可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飼料和飲水消耗量及產蛋量急劇下降。病雞極度沉郁,頭部和臉部水腫,伴雞冠發紺、腳鱗出血、神經紊亂。鴨、鵝等水禽有明顯的神經和腹瀉癥狀,可出現角膜炎癥,甚至失明。 養殖場一旦發現家禽出現上述癥狀,即可懷疑為高致病性禽流感。 19。人類患禽流感有哪些癥狀? 人類患上禽流感后,早期癥狀與重癥流感非常相似,表現為高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等眼部感染,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部分患者胸部X線片會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有些病人可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癥及其他嚴重威脅生命的綜合征。人類患禽流感的病死率高達30%以上。 禽流感的診斷治療 20。禽類感染禽流感如何進行實驗室診斷? 采集活禽樣品時,可使用泄殖腔拭子和氣管拭子取樣。采集死禽樣品時,應采集氣管、脾、肺、肝、腎和腦等組織器官。對小珍禽,應采集新鮮糞便。 實驗室檢驗包括病原學診斷和血清學檢驗。病原學檢驗包括病原分離、基因鑒定和毒力測定。血清學診斷主要包括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不適用于水禽)、血凝抑制試驗(H1)等。 21。如何確認發生了家禽禽流感? 據農業部2004年1月28日發出的《關于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我國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按下列程序確認: ①省級畜牧獸醫部門接到疫情報告后,派2名以上禽流感專家到現場進行臨床診斷,臨床癥狀明顯的,可懷疑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②對懷疑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及時采集標本送省級實驗室進行血清學檢測,診斷結果為陽性的,可確定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③對疑似病例須派專人將標本送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做進一步鑒定,標本不得郵寄。 4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送檢的病料進行病原分離和鑒定,并將結論報農業部。 22。人類禽流感的診斷依據是什么? 人類禽流感的診斷原則是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等手段,綜合分析,予以診斷。參照于恩庶主編的《新發現和再肆虐傳染病診斷標準和防治指南》,診斷依據如下: ①流行病學史禽流感發生在前,即某地區某禽類(雞、鴨、鵝等)養殖場大批禽出現禽流感樣癥狀,并死亡;附近或周邊地區出現禽流感流行或暴發。 ②臨床表現突然起病,發熱(大于38℃)、咳嗽、咽痛,可出現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癥狀,可伴有干咳、流鼻涕、流淚等呼吸道癥狀。少數病例有食欲減退,伴有腹痛、腹脹、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③實驗室檢查從病人鼻咽或氣管分泌物中分離到流感病毒;患者恢復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在患者呼吸道上皮細胞查到流感病毒顆粒特異的蛋白成份或特異的核酸;采集標本經敏感細胞將病毒增殖一代后,查到流感病毒顆粒特異的蛋白或特異的核酸。 4病例分類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人類禽流感病例分類標準,國家衛生部正在組織制定。 23。禽類感染禽流感后需要治療嗎? 目前對禽流感尚無可靠的治療方法。禽類感染禽流感后,對病禽必須徹底撲殺,以防止疫情擴散。 24。人感染禽流感后如何治療? ①一般治療按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病人需臥床休息,多飲水,適宜的營養,補充多種維生素,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潔。癥狀重者應住院治療。在出現細菌性并發癥時,才使用抗生素。 ②對癥治療有高熱及頭痛者,可用物理降溫或給予解熱鎮靜劑,小兒禁用阿司匹林。對高熱、嘔吐者應予以靜脈補液。對咳嗽、咯痰者,可服用止咳、祛痰藥。 ③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物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為病毒M2蛋白抑制物,對甲型流感有效,其作用是阻斷病毒吸附于敏感細胞。通常發病48小時內開始用藥,可使病毒排出量減少,排毒時間縮短,臨床癥狀減輕,一兩天即可退熱,并可預防感染向下呼吸道蔓延,減少肺炎發生。扎那米爾(Za-nimivir)和奧司托維爾(Oseltamivir)是神經氨酸酶抑制物,能夠抗甲、乙型流感病毒。 25。人得了禽流感可以治好嗎? 大多數患者經及時治療后均可治愈。此病病程短,恢復快,且不留后遺癥。少數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過遲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展,病人可因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癥、休克等多種并發癥而死亡。所以,病人一旦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就醫。一旦被懷疑為H5N1病毒感染,應馬上住院隔離治療,并報告疫情,防止病情惡化和傳染擴散。 禽流感的危害 26。禽流感暴發有什么樣的后果? 禽流感暴發,特別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暴發,對禽類產業和飼養主可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1983~1984年,美國賓州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暴發,造成1700萬家禽死亡,損失近6500萬美元。 1997年5月,香港發生禽流感疫情,有18人感染禽流感病毒,6人死亡。為控制疫情,香港特區政府宰殺了130萬只家雞。 2003年3月,荷蘭發生了H7N7型禽流感暴發疫情,約900個農場內的1400萬只家禽被隔離,1800多萬只病雞被宰殺。在疫情暴發期間,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1人死亡。隨后,疫情在整個歐洲蔓延開來,與荷蘭毗鄰的比利時和德國均出現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27。禽流感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H5N1病毒在鳥類中的傳染性極強,而且極易傳播給其他動物種群。這種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廣泛傳播,增加了人類感染的幾率。如果人體同時感染人類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病毒就可能在人體內重組,生成一種適合在人體生存且能實現人和人之間傳播的新型流感病毒,那將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威脅。 28。人類感染H5N1的情況常發生嗎? 極少有在飼養員和屠宰人員中發生H5N1傳播的報道。盡管在這些人群中曾檢測到過H5抗體(飼養員占10%、屠宰人員占3%),表明他們曾感染過該病毒,但還沒有因此而出現一例嚴重病例,也沒有發現經常烹飪的家庭主婦感染H5N1病毒發病的報告。 29。所有禽流感都對人類有威脅嗎? 不是。主要危險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暴發,如H5N1、H7N7、H9N9毒株引起的禽流感暴發流行。 30。除了H5N1其他禽流感也能感染人嗎? 除了H5N1,還有另外兩種毒株也曾引起過人類患病,但沒有H5N1引起的暴發這么嚴重。 31。禽流感流行會增加傳給人的機會嗎? 目前證據顯示,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廣泛流行,會增加其傳播給人類的危險性。在亞洲,現在已經顯示出廣泛的禽類感染和人感染的危險性之間的聯系。隨著人類感染數量的增多,新亞型病毒的出現,引起流感大流行的危險性確實在增加。 32。能否對流感大流行進行預測?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不穩定性,所以,難以進行預測。我們只要及早采取正確的行動,大流行就可以避免。 33。能不能防止流感大流行發生? 防止流感大流行發生的主要策略是,減少人類暴露在病毒最大的宿主——家禽中的機會。及早發現禽流感暴發,采取緊急控制措施,包括屠殺所有感染的和暴露的家禽,恰當處理尸體。同時,對禽流感病毒毒株變異情況以及引起人間發病的情況進行監測,科學評估人和人之間傳播的可能性,及時采取相應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就可以防止大流行的發生。 34。禽流感在世界范圍的暴發有哪幾次? 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首次暴發。上世紀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歐亞大陸的暴發日趨頻繁。 1997年5月,中國香港地區的一個養雞場出現了首例禽流感病例。隨后,禽流感病毒迅速蔓延。經專家認定,導致這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正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此后,病毒出現變異。1997年8月,香港一名3歲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這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1的個案。 2003年3月,禽流感襲擊了荷蘭。3月1日,荷蘭東部的6個農場中發現了H7N7型禽流感病毒。到3月3日,有禽流感疫情的農場已增至13家。短短幾周內,荷蘭約900個農場內的1400萬只家禽被隔離,1800多萬只病雞被宰殺。疫情暴發期間,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此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個歐洲蔓延開來。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禽流感傳播范圍最廣的一次。 自2003年12月開始,禽流感疫情在亞洲部分國家流行,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犯國家最多的一次。到目前為止,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禽流感疫區的防疫措施 35。何為禽流感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地區? 疫點是指患病動物所在的地點,一般是指患病禽類所在的禽場(戶)或其他有關屠宰、經營銷售單位。疫區是指以疫點為中心,半徑3公里范圍內的區域。受威脅區是指疫區向外順延5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36。對疫點、疫區應采取哪些防疫措施? 疫區封鎖:由縣級以上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決定對疫區實行封鎖;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鎖報告后,應在24小時內發布封鎖令,并對疫區進行封鎖。 疫點內措施:出入口必須有消毒設施。嚴禁人、禽、車輛進出,嚴禁禽類產品及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運出。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出入時,須經所在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批準,經嚴格消毒后,方可出入。 疫區措施:交通要道建立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派專人監視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流動,對進出疫區人員、車輛須進行消毒。停止疫區內禽類及其產品的交易、移動。水禽必須圈養,或在指定地點放養。 37。哪些措施可控制禽流感?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快速宰殺感染的或者暴露的禽類,并妥善處理畜體,對飼養場所嚴格檢疫和消毒。 嚴格控制活禽在國際、國內間的流動,是另一項重要的控制措施。我國目前采取的滅殺方式為:迅速將禽流感發生地3公里以內的家禽全部撲殺,并對5公里以內的家禽實施強制性疫苗免疫接種。 養殖場如何預防禽流感 38。當前禽場應做好哪些預防工作? ①除了做好平時的防疫工作外,還要及時備好預防禽流感的消毒藥物,增加禽舍消毒的密度,每周用0。1%過氧乙酸溶液消毒一次。 ②嚴格控制禽場飼養及管理人員的外出,盡量少去或不去農貿市場,以減少與場外家禽的接觸。因特殊情況需外出的人員,返回禽場后,要及時洗澡、更衣、消毒后方能進入禽場。 ③非場內工作人員一律不準進入禽場。飼養人員回場時,手腳要經過消毒后才能進入禽場。 4加強對場內雞群的動態觀察,發現異常及時向有關領導報告。 ⑤雞場雞群發病時,不要請地方獸醫人員進入場內診治。必須進行會診時,可在場外適宜的地方進行,由雞場管理人員介紹發病情況,病死雞要用多層塑料袋嚴密封裝后到指定地點解剖,事后對解剖現場要進行徹底消毒。 ⑥各禽場在本病流行未平息之前,不要到地方引進新的雞群。 39。為什么要給雞打預防針? 給雞打預防針能刺激其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從而控制疫病在雞場內流行。對于發病急、傳染速度快、病死率高又無特效藥治療的傳染病,如雞瘟、禽流感等,實行預防接種是唯一的控制措施。 40。養殖場工作人員怎樣預防禽流感? 養殖場應該在通風口、進料口設置鐵絲網,防止其他禽鳥進入。養殖場內雞、鴨、鵝等家禽不能混養。場內所有禽只都要注射禽流感疫苗。要密切觀察禽類的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處理。養殖場工作人員進入養禽場需戴口罩,戴防護手套,穿防護工作服,早晚自測體溫。一旦發現有肌肉酸痛、發燒等感冒癥狀,應立即就醫。載運雞只的交通工具應全面消毒。 41。禽流感暴發為何要盡早嚴厲控制? 當禽流感在一個國家發生廣泛流行時,控制將會變得極為困難。如墨西哥1992年暴發禽流感,直到1995年才得以控制。鑒于此,各國政府通常在禽流感暴發的早期,就快速采取嚴厲的緊急控制措施。 42。屠宰和運輸人員如何防護? 穿防護服,最好是全封閉加上不滲透的圍裙,或者是封口的外科手術服加上不滲透的圍裙;穿能夠消毒的橡膠或聚亞安酯靴,或可丟棄的足防護套。戴重型橡皮工作手套和口罩,口罩首選N95口罩,或標準合適的外科口罩;戴防目鏡。 如何預防人禽流感 43。個人如何預防禽流感? 由于沒有相應疫苗,而冬春季節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疾病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避免去暴發禽流感的地區。發現禽流感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接觸禽畜后切記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徹底洗凈雙手。對雞肉等食物應徹底煮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場所。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住口鼻。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 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一分鐘即可滅活,對干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液都很敏感。 44。哪些藥物可防治禽流感? 有兩種傳統的藥物可治療禽流感:M2抑制劑(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及神經氨酸酶抑制劑(OseltamivirandZanimivir)。這些藥已在一些國家批準應用。但最近從越南死亡病例中分離出的毒株分析提示,H5N1病毒對M2抑制劑有抗藥性。確認研究尚在進行,網絡實驗室也正在就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H5N1的有效性進行研究。世衛組織對瑞士羅氏制藥公司1999年研制出的口服抗流感藥物達菲進行了檢測,認定此藥對預防禽流感或禽流感病毒傳染到人體初期具有療效。 45。我國禽流感動物疫苗有幾種? 目前我國禽流感動物疫苗只有滅活油劑苗,如雞用H5N1、H9N2單價滅活油疫苗,還有禽流感與雞新城疫聯合的雙價滅活疫苗等。另有水禽類用的H5N1、H9N2單價滅活油劑疫苗及H5N9雙價滅活疫苗等。 46。有預防人禽流感的疫苗嗎? 目前還沒有。當前使用的人用疫苗不能預防由H5N1毒株引起的疾病。世衛組織正在加緊與全球流感監測網絡合作,將H5N1原型毒株用于疫苗的研制生產。世衛組織防治禽流感項目主任克勞斯•施塔爾教授近日在日內瓦說,至少4~6個月才能批量生產抗禽流感疫苗。施塔爾透露,目前有幾個國際研究中心已著手疫苗原型的研究,但需要2~3個月后才能把疫苗原型交給制藥公司投入生產,并需要檢驗疫苗是否對人體有害。他還說,已有11個制藥公司表示愿意接受抗禽流感疫苗的研制與生產。世衛組織28日召開了一個由著名制藥集團和藥物研究中心代表參加的緊急電話會議,專門討論研制抗禽流感疫苗事宜。施塔爾警告說,如果禽流感不能迅速得到根除,禽流感病毒與人類流感病毒結合后將會變成一種難以控制的全球性流行疾病。 47。不能預防H5N1的疫苗也要打嗎? 即便現有疫苗對H5N1沒有保護作用,世衛組織也推薦發現禽流感暴發地區的人員進行接種,這樣可減少被接種者同時感染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機會,從而減少出現可在人間大流行的毒株的機會,這也是綜合性預防措施之一。 48。對低致病性禽流感也要防控嗎? 即便是由低致病性毒株引起的禽流感暴發,采取緊急控制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顯示,一些剛開始是低致病性的病毒,如果讓其在禽中流行,6~10個月有可能變異為高致病性毒株。 49。我國對進口禽鳥及其產品如何控制? 2004年1月28日,國家質檢總局下發緊急通知,禁止印尼、巴基斯坦、老撾等國家的禽鳥及其產品進入我國。至此,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等有關部門已經先后下發了包括韓國、越南、日本、泰國、柬埔寨等8個國家的禽鳥及其產品禁止進入我國的緊急通知,并就此采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這些措施包括: ●禁止直接或間接從這些國家和地區輸入禽鳥及其產品,已運抵口岸的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禁止郵寄或旅客攜帶來自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禽鳥及其產品入境,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對途經我國或在我國停留的國際航行船舶、飛機、火車等運輸工具,如發現有來自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禽鳥及其產品,一律作封存處理;其交通員工自養自用的禽鳥,必須裝入完好的籠具中;其廢棄物、泔水等,一律在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督下作無害化處理,不得擅自拋棄。 ●海關、邊防等部門截獲的走私入境的來自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禽鳥及其產品,一律在就近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督下作銷毀處理。。
熱心網友
注意衛生,不要吃它們就好啊 我認為
熱心網友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這個名稱,對一般人來講可能有點陌生。因為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把它稱為雞瘟,意大利1878年首次報道。1901年證實其病原為濾過性病原體,1955年才證實該病原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員。后來發現實際上在禽類中還存在一種相似的疾病叫新城疫。兩者常常被混為一談。 為把二者區別開,現把前者稱為禽流感或真性雞瘟、歐洲雞瘟,把后者稱為新城疫或偽雞瘟、亞洲雞瘟。所以,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 根據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傳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2。禽流感病毒與流感病毒是什么關系? 我們通常所說的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人類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特別是甲型可引起人類流感大流行,丙型僅引起散在病例。禽流感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兩種表面抗原,H和N又可進一步細分,H可分為H1~H15,N可分為N1~N9。不同的血凝素和不同的神經氨酸酶會組成一個個具有不同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專業術語稱之為流感病毒亞型。 甲型流感病毒的亞型有145個,其中能引起人類流感的主要為H1~H3型,且H1N1、H2N2、H3N2曾在人間造成流感大流行。其他多數亞型的自然宿主為禽類、豬、馬等多種動物,特別是水禽類,而且所有的H1~H15、N1~N9亞型抗原都可以從動物中分離到。 3。什么因素決定流感是否會大流行? 流感病毒的最大特點是抗原變異性,而這種變異性能夠引起傳播力的變化。其中A型抗原變異性最強,經常發生小的變異,稱為“抗原漂移”。流感病毒的變異程度不同,引起流行的程度也不同。當流感病毒發生大的變異或亞型轉變時,稱為“抗原轉移”,這時就可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相比較而言,B型變異性較弱,只會引起局部地區的暴發和流行;C型比較穩定,僅引起散發病例。因此A型流感病毒是人類研究和預防控制的重點。 4。禽流感病毒抵抗力如何? 禽流感病毒在低溫、干燥以及甘油中可保持活力達數月至一年以上。在干燥的塵土中,病毒能活存14天。在較低的溫度下,病毒在污染的糞便中存活至少3個月。在水中,22℃時存活長達4天,0℃時可超過30天。在冷凍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個月。禽流感病毒怕陽光、怕熱,對普通消毒劑也很敏感。在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即可被滅活。通過加熱(60℃30分種,100℃1分鐘)或普通消毒劑(福爾馬林、碘復合物等)即可殺滅病毒。 5。為什么說人禽流感是新傳染病? 雖然禽流感在禽鳥等動物中已經流行了100多年,但以前一直沒有人類感染的報道。1997年,在我國的香港地區,發生了18例人禽流感病例,其中6人死亡。該次暴發的人禽流感,病毒株與當時發生在香港家禽中的禽流感的病毒株一致,均為H5N1型,這是第一次有記錄的禽流感感染人類。所以說,禽流感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新發現的傳染病。 禽流感的傳播特點6。禽流感的傳染源是什么? 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的動物和人。禽流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帶毒禽,包括水禽和飛禽。研究顯示,對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糞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萬只禽感染。目前還不能認為人類是禽流感的傳染源。 7。禽流感的易感動物有哪些? 對某種傳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動物稱為易感動物。雞、火雞、鴨、鵝、鵪鶉、雉雞、鷓鴣、鴕鳥、鴿、孔雀等多種禽類對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為雞、火雞,鴨、鵝及其他水禽多為隱性感染。水禽與旱禽同場混養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規模飼養的雞群或鴨群中傳播。野生與養殖水禽可通過使用共同水體傳播。 除了感染禽類,禽流感還可以感染豬。 8。禽流感在禽之間如何傳播? 禽流感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的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飼料、水、蛋托(箱)、墊草、種蛋、雞胚和精液等媒介,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氣源性媒介傳播。 在自然界中,鳥類帶毒最為廣泛,因此,遷徙面廣的候鳥、野鳥、水禽對本病傳播起著重要作用。家禽體表的寄生昆蟲是否也帶毒,能否通過叮咬而感染,目前尚不明了。 9。禽流感病毒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給人類?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10。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誰? 獸醫和長期從事雞、鴨、鵝、豬等動物飼養、販運、屠宰的人員。 11。人與人之間會傳播禽流感嗎? 目前只發現經家禽傳染給人的病例,還沒有發現人與人之間傳染的案例。也就是說,人和人之間還沒有證據證明是可以互相傳染的。不過,WHO警告說,從理論上說,如果病毒變種,就可能出現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12。禽流感是如何在局部地區傳播的? 禽流感很容易從一個農場傳播到另一個農場。禽類的糞便可含有大量病毒,造成灰塵、土壤污染,再通過空氣引起禽類之間的傳播。病毒通過污染器械、運輸工具、飼料、籠、衣服,特別是鞋子,從一個農場帶到另一個農場。病毒還可通過動物的腳和身體攜帶(如嚙齒類動物)而傳播。活禽在擁擠、衛生狀況差的市場進行交易,也是傳播的一種途徑。目前,蒼蠅傳播此病毒的能力尚未得到證實。 13。禽流感是如何遠距離傳播的? 通過活家禽的國際貿易,禽流感可從一個國家傳播到另一個國家。遷徙鳥類,包括野生水禽、海禽和岸禽類,可長距離攜帶病毒。野鴨是最引人注目的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其本身對病毒感染具有較強的抵抗力,有時僅有輕微的、不致命的疾病表現,但它們可長距離攜帶病毒,并在糞便中排出病毒。人們飼養的鴨、火雞、鵝及其他用作商業、家養的禽類,會因此造成致命性的感染。家禽的自由流動、與野生鳥類共用水源或者使用一個可能被感染的野生鳥類糞便污染的水源,病毒傳播的危險性最大。 14。吃煮熟的禽肉、蛋會被傳染嗎? 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徑主要是接觸感染。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殺死,傳播的可能性較小,目前尚未發現由于吃禽肉及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但如果病禽未經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進入人體。所以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暴發區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風險。 15。買活雞回家吃是否會被傳染? 如果是健康的活雞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雞就有危險。WHO警告說,人不管接觸什么樣的病雞都同樣有危險。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來,但它們至少在10天之內還會排泄含病毒的糞便。另外,雞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雞翅膀撲打時可能會造成病毒釋放。 16。羽絨制品是否傳播禽流感? 羽絨制品通常會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程,傳播病毒的幾率應當很小。 禽流感的臨床表現 17。禽流感的潛伏期有多長? 潛伏期是指病原體侵入機體到最初癥狀出現之間的這段時期。禽類禽流感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數天,最長可達21天。人類患上禽流感后,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 18。禽類患禽流感有哪些表現? 禽類感染后發病有兩種形式:低致病性禽流感僅引起輕微的癥狀,有時僅表現為羽毛皺、亂和產蛋量下降。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類可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飼料和飲水消耗量及產蛋量急劇下降。病雞極度沉郁,頭部和臉部水腫,伴雞冠發紺、腳鱗出血、神經紊亂。鴨、鵝等水禽有明顯的神經和腹瀉癥狀,可出現角膜炎癥,甚至失明。 養殖場一旦發現家禽出現上述癥狀,即可懷疑為高致病性禽流感。 19。人類患禽流感有哪些癥狀? 人類患上禽流感后,早期癥狀與重癥流感非常相似,表現為高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等眼部感染,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部分患者胸部X線片會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有些病人可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癥及其他嚴重威脅生命的綜合征。人類患禽流感的病死率高達30%以上。 禽流感的診斷治療 20。禽類感染禽流感如何進行實驗室診斷? 采集活禽樣品時,可使用泄殖腔拭子和氣管拭子取樣。采集死禽樣品時,應采集氣管、脾、肺、肝、腎和腦等組織器官。對小珍禽,應采集新鮮糞便。 實驗室檢驗包括病原學診斷和血清學檢驗。病原學檢驗包括病原分離、基因鑒定和毒力測定。血清學診斷主要包括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不適用于水禽)、血凝抑制試驗(H1)等。 21。如何確認發生了家禽禽流感? 據農業部2004年1月28日發出的《關于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我國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按下列程序確認: ①省級畜牧獸醫部門接到疫情報告后,派2名以上禽流感專家到現場進行臨床診斷,臨床癥狀明顯的,可懷疑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②對懷疑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及時采集標本送省級實驗室進行血清學檢測,診斷結果為陽性的,可確定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③對疑似病例須派專人將標本送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做進一步鑒定,標本不得郵寄。 4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送檢的病料進行病原分離和鑒定,并將結論報農業部。 22。人類禽流感的診斷依據是什么? 人類禽流感的診斷原則是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等手段,綜合分析,予以診斷。參照于恩庶主編的《新發現和再肆虐傳染病診斷標準和防治指南》,診斷依據如下: ①流行病學史禽流感發生在前,即某地區某禽類(雞、鴨、鵝等)養殖場大批禽出現禽流感樣癥狀,并死亡;附近或周邊地區出現禽流感流行或暴發。 ②臨床表現突然起病,發熱(大于38℃)、咳嗽、咽痛,可出現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癥狀,可伴有干咳、流鼻涕、流淚等呼吸道癥狀。少數病例有食欲減退,伴有腹痛、腹脹、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③實驗室檢查從病人鼻咽或氣管分泌物中分離到流感病毒;患者恢復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在患者呼吸道上皮細胞查到流感病毒顆粒特異的蛋白成份或特異的核酸;采集標本經敏感細胞將病毒增殖一代后,查到流感病毒顆粒特異的蛋白或特異的核酸。 4病例分類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人類禽流感病例分類標準,國家衛生部正在組織制定。 23。禽類感染禽流感后需要治療嗎? 目前對禽流感尚無可靠的治療方法。禽類感染禽流感后,對病禽必須徹底撲殺,以防止疫情擴散。 24。人感染禽流感后如何治療? ①一般治療按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病人需臥床休息,多飲水,適宜的營養,補充多種維生素,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潔。癥狀重者應住院治療。在出現細菌性并發癥時,才使用抗生素。 ②對癥治療有高熱及頭痛者,可用物理降溫或給予解熱鎮靜劑,小兒禁用阿司匹林。對高熱、嘔吐者應予以靜脈補液。對咳嗽、咯痰者,可服用止咳、祛痰藥。 ③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物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為病毒M2蛋白抑制物,對甲型流感有效,其作用是阻斷病毒吸附于敏感細胞。通常發病48小時內開始用藥,可使病毒排出量減少,排毒時間縮短,臨床癥狀減輕,一兩天即可退熱,并可預防感染向下呼吸道蔓延,減少肺炎發生。扎那米爾(Za-nimivir)和奧司托維爾(Oseltamivir)是神經氨酸酶抑制物,能夠抗甲、乙型流感病毒。 25。人得了禽流感可以治好嗎? 大多數患者經及時治療后均可治愈。此病病程短,恢復快,且不留后遺癥。少數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過遲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展,病人可因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癥、休克等多種并發癥而死亡。所以,病人一旦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就醫。一旦被懷疑為H5N1病毒感染,應馬上住院隔離治療,并報告疫情,防止病情惡化和傳染擴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