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不是越高標準越好呢
熱心網友
從歐I到歐II,雖然說排放限值有所趨嚴,相對來說還比較容易實現。歐III的難點不僅在于排放限值收緊,應該說,從歐II到歐III是一個飛躍,兩者的主要差別在于: * 取消發動機起動後不采樣的40秒鐘怠速:歐I和歐II排放法規的測試循環中,發動機起動後有一段40秒怠速階段,在此期間排出的廢氣不予采集;歐III則取消了這怠速,從發動機開始起動就采集廢氣樣本; * 氮氧化物的排放單獨考核:在歐I和歐II排放法規中,將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合在一起算總賬,只對兩者之和制訂一個限值標準,但是歐III分別規定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限值; * 增添-7℃以下的冷起動試驗:歐III增添了一項在-7℃以下的環境進行的冷起動試驗; * 對排放控制裝置的耐久性要求更加嚴格:歐III要求排放控制裝置在行駛5年或8萬公里之後,仍能滿足型式認證的排放要求; * 引入EOBD:從歐III開始要求引入歐洲車載診斷技術EOBD,分階段執行相關的法規。 用於排放控制的系統 EOBD(European On-Board Diagnostics),簡稱OBD(On-Board Diagnostics),即“車載診斷技術”或簡稱“車載診斷”。歐I和歐II排放法規階段的發動機管理系統都帶有車載故障診斷功能,但是在歐III排放法規中,OBD隱含著專門用於排放控制的意思,根據定義,它是“用於排放控制的車載診斷系統”,而且必須能夠通過儲存在計算機存儲器中的失效代碼來識別故障的可能範圍。
熱心網友
越高標準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