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波鬧劇,誰是真正的"冤大頭"?有人說肯定是"游資",我卻不認為是這樣的.1.其實"游資"無論在行情的判斷上,還是在臨盤操作手段上都是很高明的;       2.從武鋼權證上市三日換手中,可以看出,在第三日,"游資"出了不少貨,所以,其損失并不大.遭殃的看來還是象"張先生"那樣的勇士;       3.在此暴跌態勢下,還有誰敢接盤呢?既然沒有,那么17個億"創設"出來賣給誰?并且還在不斷上.       4.管理層此舉真的就是單純為了打壓權證的"過度暴炒"嗎?如果是這樣,那么管理層是既兇殘,又是蠢笨之極!

熱心網友

說是“鬧劇”,妙哉!妙哉!用詞實在高明!“兇殘”‘蠢笨’,也是好詞啊!用鋒利的刀刃解剖開了偽善的臉面!加一個“狡詐”如何?

熱心網友

非常殘酷的現實。前一段時間寶鋼權證的熱炒導致現在權證的巨額風險。前段時間有不少的A股資金退出準備炒作權證。管理層也對應的退出創設權證的對策。近幾天權證的創設機構對權證大量的稀釋,不斷把權證中的熱錢從創設機構退出權證市場,看來權證的熱風維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熱心網友

看看每天的成交量,16億的創設權證并沒有賣出多少。第一天跌停時成交量只有四千三百多萬份,昨天跌停時只成交了三千九百五十多萬份,兩天相加,連一個億都不到,你說,創設出來的權證賣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