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樂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從前多以攤擔形式經營,普遍流行于城市和農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選用上等黃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細磨為漿,過濾豆渣后燒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調好的紅苕淀粉和石膏水,沖入燒沸的豆漿,靜置讓其凝成豆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個品種,用醬油、醋、辣椒面、味精調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燙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黃豆、大頭菜末和蔥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鮮,豆花細嫩,配料酥香,味濃滾燙,別有風味。2、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制作原料:圓細面條500克,辣椒油、醬油、蔥各50克,芝麻醬35克,味精2。5克,川東菜100克,化豬油、香油各20克。 烹飪方法:將川東菜稍洗,將其和蔥分別切細末,分裝5個碗內,再把其它調料分裝 在每個碗中待用;鍋中放水燒開,將面條下鍋煮熟,分撈碗中即可食用。 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燉雞或燉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3、 夫妻肺片[典故]五十多年前,有郭朝華、張田正夫妻二人,以制售麻辣牛肉肺片為業,兩人從提籃叫賣、擺攤招客到設店經營。他們所售肺片實為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并不用肺。注重選料,制作精細,調味考究,深受群眾喜愛。為區別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稱之。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原料] 鮮牛肉、牛雜(肚、心、舌、頭皮等)、老鹵水各2500克,辣椒油、油酥花生未、醬油各150克,芝麻面100克,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精鹽125克,白酒50克。 [做法] 1、將牛肉、牛雜洗凈。牛肉切成重約500克的大塊,與牛雜一起放人鍋內,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度),用旺火燒沸,并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潷去湯水,牛肉、牛雜仍放鍋內,倒人老鹵水,放人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扎好)、白酒和精鹽,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鐘后,改用小火繼續燒1.5小時,煮至牛肉、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 2、鹵汁用旺火燒沸,約10分鐘后,取碗一只,舀入鹵水250克,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面調成味汁。 3、將晾涼的牛肉、牛雜分別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鹵汁拌勻,分盛若干盤,撒上油酥花生未和芝麻面即成。 [特點] 制作精細,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適口。 關鍵: 牛肉、牛雜必須反復洗凈,去除異味。用于拌制牛肉和牛雜的鹵汁要濃,使其得味起鮮。 。。。。。。。。。。。。天啊,怎么說的過來。。。。。。。。。太多了。
熱心網友
四川是一個小吃大省,很多名特小吃都處在四川,比如麻婆豆腐、擋擋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