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沒有較好的辦法徹底治愈?(幼年 發病初期)

熱心網友

癲癇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的時間長,所以中醫是治療癲癇病的首選。而治療癲癇病的西藥不外符為巴比妥類、乙丙酰脲類、不含氮原子類、苯甲二氮類、亞氨基芪類等。但這些藥全是治標不治本的,而且不適于長期服用,對身體有一定損害。而用珈瑪刀手術的治愈率只有3%。因此,目前中醫治療癲癇病是最好的方法。如何治療才會不復發   癲癇一病,多屬本虛標實,上盛下虛的證候。在發作期有本虛的見癥,但多以風陽、...

熱心網友

癲癇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的時間長,所以中醫是治療癲癇病的首選。而治療癲癇病的西藥不外符為巴比妥類、乙丙酰脲類、不含氮原子類、苯甲二氮類、亞氨基芪類等。但這些藥全是治標不治本的,而且不適于長期服用,對身體有一定損害。而用珈瑪刀手術的治愈率只有3%。因此,目前中醫治療癲癇病是最好的方法。如何治療才會不復發   癲癇一病,多屬本虛標實,上盛下虛的證候。在發作期有本虛的見癥,但多以風陽、痰熱、氣逆、絡陰的“標實”癥狀較為突出。風痰濁邪蒙蔽腦竅,壅塞清陽,元神失控致上盛的癥狀比較多明顯。按中醫急則治其標的原則,應先以祛邪為主,可用開竅醒神、平熄肝風、清化痰熱、活血通絡、通腑泄熱轉氣等治法。此時邪氣亢盛,證候偏實而病程短暫,所以治無緩法,應迅速地祛除病邪為好,可針藥并用,中西醫并舉。休止期以后,證候多由實轉虛,是本虛標實而側重在“本虛”,上盛下虛而側重在“下虛”,其虛多見氣虛與陰虛,但以脾腎兩臟證候為主。按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應以扶正培本為為。因有血瘀、痰濁陰絡的標實在,故治療方面最宜標本兼顧,而健脾化痰、益氣活血、育陰通絡滋陰潛陽、填精補髓等都是常用的治法。事實上,癲癇發作期多為時短暫,規律性的治療難以按病期考慮,治療的時間以休止期為主,所以對休止期的辨證治療十分重要。總之,癲癇總的治療法則是消除病因,平降逆氣,穩定腦神以控制發作,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消除病因要有針對性,有熱清熱,有痰逐痰,有瘀化瘀,有風熄風,有驚鎮驚,有積消積,有蟲驅蟲;平降逆氣要抓信運脾、平肝、通腑,因逆氣之驟生多因肝氣上逆,脾胃轉紊亂;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重在調補脾胃。另外由于癲癇病情復雜、纏綿難愈,所以在臨床上還應注意以下的治療原則。

熱心網友

癲癇用藥 講究“正規”北京協和醫院教授 吳立文編輯同志: 我今年28歲,男性,患癲癇已有7年。剛患病時,只是有時莫名感到說話有障礙,一天嘴角抽動數次,以后睡眠時突發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到醫院檢查,腦電圖輕度異常,CT、磁共振、ECT檢查未見異常,確診為癲癇。先后服用丙戊酸鈉、希力舒、妥泰等治療,大小發作仍未得到控制,且伴有癲癇持續狀態,發作總在睡眠時。我想請教...

熱心網友

癲癇用藥 講究“正規”北京協和醫院教授 吳立文編輯同志: 我今年28歲,男性,患癲癇已有7年。剛患病時,只是有時莫名感到說話有障礙,一天嘴角抽動數次,以后睡眠時突發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到醫院檢查,腦電圖輕度異常,CT、磁共振、ECT檢查未見異常,確診為癲癇。先后服用丙戊酸鈉、希力舒、妥泰等治療,大小發作仍未得到控制,且伴有癲癇持續狀態,發作總在睡眠時。我想請教專家如下問題:1.本人屬于什么類型的癲癇,怎樣用藥治療才能控制發作。2.如考慮生育問題可否停藥,停藥期間發作如何處理。3.癲癇病情未控制可以生育嗎,抗癲癇藥對后代有何不良影響?   讀者徐建 癲癇是一種復雜、發作不確定的常見神經系統慢性疾病。有各種不同的病因和臨床表現,常見癥狀為突然喪失意識、摔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等。“正規治療”是使癲癇患者擺脫疾病的惟一途徑,正規的藥物治療可使70%~80%的病人癲癇發作在最初5年內緩解,其中50%可完全停藥,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病人中,有一部分可以通過手術治療治愈。所謂“正規治療”,簡單地說是早期診斷,根據癲癇類型準確選擇藥物,確定最佳用量后,長期規則服用,不能隨意中斷,待“發作”有效控制后,才可緩慢減藥或停藥。與其他疾病不同,癲癇治療起來不能“立竿見影”,需要長期耐心的藥物治療和定期隨訪。  到目前為止,癲癇有30余個類型,不同類型的癲癇治療和預后不同,沒有一種藥物能治療所有類型癲癇。得了癲癇之后,首先必須到正規醫院去看癲癇專科醫生,醫生需要詳細詢問病史并且做必要的檢查,如腦電圖、頭顱CT、核磁共振等,確診以后才能給予正確有效的治療。目前最常選用的藥物包括傳統抗癲癇藥中的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新型抗癲癇藥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奧卡西平等,這些抗癲癇藥物比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老藥安全性好,副作用小,是癲癇患者較理想的選擇。癲癇的治療主張單藥治療,從小劑量開始,如單藥無效,可考慮加用或換用另一種抗癲癇藥。如確實認為一種藥物對該病人無效或副作用過大,需更換另一種藥物時,須逐漸替換。  有些人不懂癲癇的基本知識,不懂癲癇分類,就將多種抗癲癇西藥摻在一起用,以為可以“一掃光”,什么樣的癲癇都可以“根治”,實際上由于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做法有時會降低藥物的療效,導致癲癇的耐藥,并且增加副作用的發生。抗癲癇治療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患者必須持之以恒,堅持不間斷和有規律地服藥,以保證血藥濃度一直處于有效范圍內,以維持療效,不規則服藥往往是不能控制發作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在發作完全控制2~5年后,再根據具體的發作類型、腦電圖正常與否,以及有無腦器質性疾病,來綜合考慮減量和停服的時間。停藥是藥物劑量逐步遞減的過程,切忌在治療中突然停藥,突然停藥會招致癲癇發作,嚴重者會引發癲癇持續狀態而危及生命,何時停藥,如何停藥,一定要遵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在癲癇的治療過程中,要定期去找醫生復查,通過定期復查,醫生要觀察初步選定的藥物效果如何,劑量是否合適,有無毒副作用,如果初步選定的藥物療效欠佳或毒副作用明顯且難以克服,則指導病人安全換藥。復診時,醫生還要對病人的心理狀況、學習、生活、婚姻等問題進行咨詢、指導。最后維持治療癲癇不發作一定時間后,指導減量,直至發作不復發,藥物減完。因此,要求患者經常復診,由于不同的醫生用藥習慣可能不同,所以最好堅持在一所醫院看病,以保證整個治療過程的連貫性。  抗癲癇治療一般不需要輔助治療的食品和藥品,千萬不要過分相信補藥和所謂的健腦藥,濫用藥物不但造成錢財的浪費,還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弊多利少,有時還會造成性早熟、過敏、中毒等,一些有興奮作用的補腦藥如腦活素等可能會誘發癲癇,貽誤病情,因此,凡是用藥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癲癇病人不能飲酒,因為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容易誘發嚴重的抽搐發作。長期大量飲酒可直接產生酒精中毒性腦病,長期飲酒成癮者,戒酒時也可以出現癲癇發作。  癲癇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大部分類型的癲癇是后天獲得的,只有少部分有遺傳傾向,但遺傳性并不十分肯定,癲癇病人在發作間歇期與正常人一樣,因此都能結婚和生育。對胎兒的影響主要來自母親,有癲癇病的父親一般不必有所顧慮。服用抗癲藥物的婦女所生嬰兒發生各種畸形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各種抗癲癇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一般認為苯妥英鈉、苯巴比妥、丙戊酸類有較高的致畸率,服用藥物的種類越多,劑量越大,危險性越高。母親妊娠期間癲癇發作尤其是大發作可能造成胎兒的缺氧,危害及其嚴重,因此不能只考慮吃藥對孩子不好而自行盲目減藥停藥。服藥中的癲癇婦女在懷孕前應在癲癇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做好計劃,將癲癇發作控制到最少,藥物盡量由多劑減至單劑,維持能夠控制癲癇發作的最低劑量,整個妊娠期間要定期隨診,定期產前檢查,妊娠期的癲癇婦女應常規服用葉酸及多種維生素。只要做好以上準備工作,90%的癲癇婦女是能夠正常懷孕及分娩的。  目前,全國范圍內正規的大醫院都相繼建立了癲癇中心、癲癇專科門診、心理咨詢門診,中國抗癲癇協會即將成立,社會各界人士都在關心癲癇患者,使得癲癇的治療逐步走向正規,外科術前評估和手術技術不斷發展,大部分癲癇病人都是可以治好的。我們相信,通過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癲癇患者一定能在一個和諧、舒適的環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