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如果不計入上世紀80年代末加盟德國達木爾斯塔隊的古廣明和加盟前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游擊隊的賈秀全、柳海光的話,實際上楊晨應是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以來成功旅歐的第一人,而且迄今看來,他也算是極少數的成功者之一。1998年7月1日,當楊晨以100萬馬克的轉會費順利地成為德甲法蘭克福的21號球衣的擁有者時,中國足球的洋務運動也從此開始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點評:楊晨的經歷不能證明中國足球比德國足球還強大,但卻能證明法蘭克福比北京國安更善于造就人才。 范志毅 1998年,在楊晨加盟法蘭克福的同時,另外兩位中國球員范志毅和孫繼海也成功闖入歐洲足壇,不過他們卻不是像楊晨那樣直接入圍了歐洲國家的頂級聯賽,他倆效力的水晶宮盡管在英國算是一支老牌球隊,但當時正沒落于英格蘭的甲級聯賽(英甲在英超之下)。在水晶宮,兩位中國球員迅速打上了主力,并屢有上佳表現??上У氖呛髞韺O繼海被保級的大連隊緊急召回,形單影孤的范志毅又轉投至蘇超的鄧迪聯隊。 點評:當這位中國足球曾經的一哥能夠走出國門時,他已經度過了自己的運動巔峰,但這不是范志毅的錯,而是中國足球當時的蹩腳管理制度之錯,甚或是時間之錯。 李金羽 曾經一度,李金羽的歐洲足球之路顯得無比開闊,因為他和楊晨一樣,直接登陸了五大聯賽里的頂級聯賽。1998年9月,他以租借的形式加盟了法甲的南錫隊。但和楊晨命運截然相反的是,他在那里幾乎打不上任何比賽。10個月以后,他黯然回國。 點評:當時的中國足球希望之星,在五大聯賽中實力最弱的法甲的中下游球隊里竟沒獲得一點機會,在楊晨引發的狂熱之余,李金羽的失敗足可以給人更多的反思。 周寧 周寧和楊晨幾乎同齡,而且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隊友。在北京國安和國奧隊時,兩個人也算是最佳拍檔。當楊晨成功加盟德甲之后,1999年,周寧也拍馬趕到,但他沒楊晨那么幸運,他加盟的曼海姆隊并非德甲球隊。 點評:在曼海姆,周寧大部分時間可以打上主力,應該說他并不算失敗,但因為有了楊晨這個直接的參照對象,當然也不能說他算是成功。 謝暉 在那一段時間里,門檻相對不算太高的德國幾乎成了中國球員旅歐的首選。2000年1月,謝暉從上海申花轉會至德乙的亞琛隊,之后甚至一度成為球隊的首席射手,并差點獲得德乙的金靴獎,也算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點評:和周寧一樣,謝暉所效力的亞琛也 并非德甲球隊,因此在德國效力三年,謝暉仍未能在總成就上超越楊晨。 黎兵 2000年初,作為中國職業聯賽初期最為成功的球員之一,黎兵也以租借形式前往德乙球隊奧芬巴赫隊踢球,但無論從時間和成績上均乏善可陳。 點評:黎兵是上世紀90年代那一撥中國球員中意識相對較好的一位,如果早去歐洲幾年,局面應該會大不相同。 張恩華 張恩華的旅歐之路一直顯得磕磕絆絆的。在2000年11月以租借形式加盟英甲的格林斯比隊之前,他曾一度有望成為南安普頓的一員,但每到關鍵時候,突如其來的傷病就讓他加盟之夢迅速破滅。而在格林斯比隊,他也只踢了不到半年,內容亦乏善可陳。 點評:與李瑋峰相似,張恩華的特長在國內是塊寶,到了歐洲就毫不稀奇了。 馬明宇 馬明宇曾一度讓人振奮,因為他前往歐洲的落腳點竟是足球圣地一樣的意甲,2000年8月,馬明宇成了加盟意甲的中國第一人。但隨后就證明這是命運跟他開的一個玩笑,在佩魯甲期間,馬兒的意甲總出場時間為0秒。 點評:至今,意甲猶如蜀道般令中國球員難以逾越,所以我們應該理解馬兒。 李瑋峰 不管是商業合作的一部分,還是實力使然,不管怎樣,李瑋峰都曾正式披上過英超埃弗頓隊的球衣。但和李鐵不同,他遇到困難時選擇的是放棄。 點評: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放棄則一定會是失敗。 李鐵 人如其名,不但球風如此,連球運也是。李鐵憑借他出色的奔跑和阻擊能力,一度占據著埃弗頓中場主力的位置,而且和諸多大牌們過招,均不落下風。他和孫繼海在英超中所上演的中國德比當算是中國足球旅歐事業的一次巔峰之作。 點評:無論是因為傳說中艱難的第二賽季,還是不幸降臨的傷病,都是命中注定的事,但面對種種劫難,李鐵應該認真記住一句廣告用語:堅持就是勝利。 邵佳一 他很像第二個楊晨,因為他一步到位地抵達了德甲(慕尼黑1860的實力比楊晨的法蘭克福更強),這些無疑昭示著他的光明前景。但可惜的是德甲每年降級者中幾乎均有一支所謂的強隊,不幸這次輪到了邵佳一所在的1860,但更不幸的還有他的嚴重傷情,可謂是與球隊的命運同病相憐。 點評:磨難并非都是壞事,以佳一的實力和年齡來說,路才剛剛開始,但愿好事才如此多磨。 董方卓 能被頂級豪門曼聯所相中,不能不說董方卓的星相和潛力,但豪門臺階不但高而且難容身。先去相對更容易的比利時體驗一下歐洲足球的感覺,也許是件好事。 點評:未來的路實在變幻莫測,但不管怎樣,走好眼前的路才是第一位的。 。
熱心網友
楊辰,
熱心網友
如果不計入上世紀80年代末加盟德國達木爾斯塔隊的古廣明和加盟前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游擊隊的賈秀全、柳海光的話,實際上楊晨應是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以來成功旅歐的第一人,而且迄今看來,他也算是極少數的成功者之一。1998年7月1日,當楊晨以100萬馬克的轉會費順利地成為德甲法蘭克福的21號球衣的擁有者時,中國足球的洋務運動也從此開始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點評:楊晨的經歷不能證明中國足球比德國足球還強大,但卻能證明法蘭克福比北京國安更善于造就人才。 范志毅 1998年,在楊晨加盟法蘭克福的同時,另外兩位中國球員范志毅和孫繼海也成功闖入歐洲足壇,不過他們卻不是像楊晨那樣直接入圍了歐洲國家的頂級聯賽,他倆效力的水晶宮盡管在英國算是一支老牌球隊,但當時正沒落于英格蘭的甲級聯賽(英甲在英超之下)。在水晶宮,兩位中國球員迅速打上了主力,并屢有上佳表現。可惜的是后來孫繼海被保級的大連隊緊急召回,形單影孤的范志毅又轉投至蘇超的鄧迪聯隊。 點評:當這位中國足球曾經的一哥能夠走出國門時,他已經度過了自己的運動巔峰,但這不是范志毅的錯,而是中國足球當時的蹩腳管理制度之錯,甚或是時間之錯。 李金羽 曾經一度,李金羽的歐洲足球之路顯得無比開闊,因為他和楊晨一樣,直接登陸了五大聯賽里的頂級聯賽。1998年9月,他以租借的形式加盟了法甲的南錫隊。但和楊晨命運截然相反的是,他在那里幾乎打不上任何比賽。10個月以后,他黯然回國。 點評:當時的中國足球希望之星,在五大聯賽中實力最弱的法甲的中下游球隊里竟沒獲得一點機會,在楊晨引發的狂熱之余,李金羽的失敗足可以給人更多的反思。 周寧 周寧和楊晨幾乎同齡,而且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隊友。在北京國安和國奧隊時,兩個人也算是最佳拍檔。當楊晨成功加盟德甲之后,1999年,周寧也拍馬趕到,但他沒楊晨那么幸運,他加盟的曼海姆隊并非德甲球隊。 點評:在曼海姆,周寧大部分時間可以打上主力,應該說他并不算失敗,但因為有了楊晨這個直接的參照對象,當然也不能說他算是成功。 謝暉 在那一段時間里,門檻相對不算太高的德國幾乎成了中國球員旅歐的首選。2000年1月,謝暉從上海申花轉會至德乙的亞琛隊,之后甚至一度成為球隊的首席射手,并差點獲得德乙的金靴獎,也算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點評:和周寧一樣,謝暉所效力的亞琛也 并非德甲球隊,因此在德國效力三年,謝暉仍未能在總成就上超越楊晨。 黎兵 2000年初,作為中國職業聯賽初期最為成功的球員之一,黎兵也以租借形式前往德乙球隊奧芬巴赫隊踢球,但無論從時間和成績上均乏善可陳。 點評:黎兵是上世紀90年代那一撥中國球員中意識相對較好的一位,如果早去歐洲幾年,局面應該會大不相同。 張恩華 張恩華的旅歐之路一直顯得磕磕絆絆的。在2000年11月以租借形式加盟英甲的格林斯比隊之前,他曾一度有望成為南安普頓的一員,但每到關鍵時候,突如其來的傷病就讓他加盟之夢迅速破滅。而在格林斯比隊,他也只踢了不到半年,內容亦乏善可陳。 點評:與李瑋峰相似,張恩華的特長在國內是塊寶,到了歐洲就毫不稀奇了。 馬明宇 馬明宇曾一度讓人振奮,因為他前往歐洲的落腳點竟是足球圣地一樣的意甲,2000年8月,馬明宇成了加盟意甲的中國第一人。但隨后就證明這是命運跟他開的一個玩笑,在佩魯甲期間,馬兒的意甲總出場時間為0秒。 點評:至今,意甲猶如蜀道般令中國球員難以逾越,所以我們應該理解馬兒。 李瑋峰 不管是商業合作的一部分,還是實力使然,不管怎樣,李瑋峰都曾正式披上過英超埃弗頓隊的球衣。但和李鐵不同,他遇到困難時選擇的是放棄。 點評: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放棄則一定會是失敗。 李鐵 人如其名,不但球風如此,連球運也是。李鐵憑借他出色的奔跑和阻擊能力,一度占據著埃弗頓中場主力的位置,而且和諸多大牌們過招,均不落下風。他和孫繼海在英超中所上演的中國德比當算是中國足球旅歐事業的一次巔峰之作。 點評:無論是因為傳說中艱難的第二賽季,還是不幸降臨的傷病,都是命中注定的事,但面對種種劫難,李鐵應該認真記住一句廣告用語:堅持就是勝利。 邵佳一 他很像第二個楊晨,因為他一步到位地抵達了德甲(慕尼黑1860的實力比楊晨的法蘭克福更強),這些無疑昭示著他的光明前景。但可惜的是德甲每年降級者中幾乎均有一支所謂的強隊,不幸這次輪到了邵佳一所在的1860,但更不幸的還有他的嚴重傷情,可謂是與球隊的命運同病相憐。 點評:磨難并非都是壞事,以佳一的實力和年齡來說,路才剛剛開始,但愿好事才如此多磨。 董方卓 能被頂級豪門曼聯所相中,不能不說董方卓的星相和潛力,但豪門臺階不但高而且難容身。先去相對更容易的比利時體驗一下歐洲足球的感覺,也許是件好事。 點評:未來的路實在變幻莫測,但不管怎樣,走好眼前的路才是第一位的。 。
熱心網友
賈秀全和古廣明南斯拉夫的 貝爾格萊德游擊隊
熱心網友
古廣明,德國達木爾斯塔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