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后為什么中國沒索要戰爭賠償?中國領導人當時是怎么想的?
熱心網友
日本戰后根本就沒有一整套對亞洲國家賠款的計劃。二戰結束后,在美國的占領下,日本政府根本就沒有制定這種計劃,而出于扶植日本盡快成為亞洲遏制蘇聯共產主義勢力發展的基地,美國也一直壓制亞洲各國對日本的索賠要求。日本只是在60年代,以援助等名義在東南亞進行了投資,以緩和這些國家關于戰爭賠償的呼聲。抗日戰爭勝利后,受美國的壓力,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就沒有向日本提出賠償的要求。在70年代中日建交時,由于當時需要的是向前看,及時恢復外交關系,以打破封鎖,所以中國政府就更不會提出這種要求了。
熱心網友
因為中國人比較愛面子,認為那是沒面子,但我個人認為,那時應該多要點,小日本給我們帶來那么多的傷害,錢雖然不算什么,但小日本是應該賠償的,我們也應該去要的,沒辦法中國太愛面子了
熱心網友
其實日本已經把戰爭賠款給我們了-即經濟援助。在我方與日方建交前夕,日首相田中角榮打算賠償,但著眼于中日友好與建交,中國政府就沒有讓日本賠,但條件是日方經濟援助我國,從中日建交開始,日本就開始經濟援助我國,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幫助。
熱心網友
當時中國內部都沒弄好,如何去發展國外?
熱心網友
毛澤東對日太自信了
熱心網友
內戰呢,誰去要
熱心網友
中國忙于內戰,老蔣沒時間去管
熱心網友
官方報導稱因為日本沒有兌現《波茨坦公告》規定的責任,所以日本沒有嚴格遵守《中日聯合聲明》的各項原則,因此沒有遵循《中日友好條約》的法權效用,所以中國單方所謂的“放棄”日本賠償無意義。因為日本單方破壞《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友好條約》,所以從制定國際關系法互動生效原則角度說,中國單方放棄所謂“賠償”的“要求”也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日本必須遵循承擔兌現《波茨坦公告》規定的責任,承認侵略中國戰爭犯罪向中國兌現戰爭賠款,才能維護遵守國家關系法的權威,發展中日友好合作關系。傳言為因國是打敗日的主要力量 而共正好把握這個機會搶了國的江山 從毛的心態上說還是感謝日的侵略才有了江山 又因為所賠款項及內容都應該國定 而賠款也應該由國獲得 最終共沒索要戰爭賠償并給世界以大度自強的姿態 想想看電影中有多少是中和日的正面戰斗 拍來拍去就是地道戰地雷戰 真正和日血拼的還是國
熱心網友
與當時的國際大環境有關.當時我們與前蘇聯關系不好,迫切需要與其他國家搞好關系,且當時日本經濟已發展起來,與日本搞好關系有利于我國發展經濟.況且要日本賠償,希望不大.
熱心網友
這是冷戰的需要,也是一種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
熱心網友
我很難過,這是我們國家落后就要受欺負的代價和懲罰
熱心網友
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熱心網友
當時與日本建交,中日關系正常化,中國政府放棄,所以后來日本向中國政府提供低息貸款
熱心網友
當時沒有幾個國家承認的中國政府有這個實力嗎?
熱心網友
中國人以君子之腹,日本人小人之心,現在又老是參拜靖國神社,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