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要在全班講一個歷史故事,大約時間2-3分鐘,題材不限,最好趣味一點的,對人有一定啟示,如果諸位有好的材料,希望能夠提供給在下,謝謝了!

熱心網友

管鮑之交 春秋時候,齊國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 年輕的時候,管仲家里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做生意的時候,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后,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仆人看不過去,鮑叔牙卻對仆人說:管仲家里窮又要奉養母親,多拿一點是應該的。 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當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都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卻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 管仲開始做官,結果卻履遭貶謫,人們笑話管仲無能,而鮑叔牙卻認為是國君昏庸,不識人才。 管仲給鮑叔牙出謀劃策卻讓鮑叔牙大敗,鮑叔牙不認為是管仲計謀不足,而是時機不對。 管仲輔佐齊桓公的政敵,和齊桓公結有仇隙。當齊桓公繼位后,任命鮑叔牙為宰相,此時管仲則逃亡在外,而鮑叔牙卻勸說齊桓公起用管仲做宰相,自己甘心位居其后。鮑叔牙說:您要是治理齊國,用我為相就足夠了,您要是想稱霸天下,卻非用管仲不可。齊桓公很吃驚: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以前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才這么做的,這正說明他是一個忠臣呀!最后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大業,成為春秋一霸。 鮑叔牙死后,管仲來到鮑叔牙墓前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后人以“管鮑之交 ”比喻朋友間深厚、真摯的情誼。

熱心網友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衛懿公和弘演雖然春秋時的衛國是個小國家,可是卻出了個大昏君,那就是衛懿公。這家伙成天尋歡作樂,不理國事,最最喜歡玩鶴。國人得知,都去抓鶴,抓到了就有重賞。這樣一來,衛國的林苑宮廷里,到處都是鶴了。懿公還為鶴分了等級爵位,讓他們領大夫的薪水。他出門的時候,鶴也分班跟隨,站在專門為它們預備車上,個個威風凜凜。為了養鶴,衛懿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饑寒交迫,怨聲載道。齊桓公北伐山戎的時候,北戎乘機攻打衛國。懿公慌忙征兵,可是老百姓沒人響應。他派人抓來逃兵役的人,怒問為什么他們不保衛國家,百姓說:“你有鶴將軍,哪還用得著俺們”。懿公說:“胡說八道!鶴怎么能殺敵?”百姓說:“和不能殺敵,你為什么重他們而輕百姓?”懿公說:“俺知錯了,現在俺就把鶴放走,你們來跟我殺敵吧。”百姓都說:“太晚了。”懿公無奈,只好親自披掛上陣,與北戎決一死戰。結果形同以卵擊石,戰死疆場。衛國大夫弘演出使陳國,回來時已國破家亡。他聽人說懿公死在榮澤,就前去尋找他的尸體。走到一處,看見大旗倒在那里,便知懿公就在附近了。有走幾步,看見一個負傷的小兵,小兵手指著一堆肉醬說:“這就是主公。”弘演過去一看,哎呀媽呀,整個尸首都爛了,只有腸子還完整。哭拜了一場,然后說:“我來為主公收尸。”說完拔出劍來,在肚子上劃了個大口子,把懿公的腸子塞了進去。過了一會兒,他就倒在懿公的旁邊了。桓公聽后贊嘆:“昏君無道,也有忠臣像弘演啊!”。

熱心網友

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

熱心網友

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