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哲學在商場上是特別有人緣的。商場就是戰場,是嚴酷競爭的地方,你死我活,為了自己活下去,往往就顧不上別人的死活了。 應該說邪不壓正,奸商是人人痛恨的,可是為什么走歪門邪道的人反而有那么大的生存空間?就因為有那么多低端的用戶——也就是窮人——為他們埋單。窮人為劣質品埋單,這不僅害了他們自己,還等于是為這些奸商輸血,讓他們成長壯大。 那么,窮人能不能不買劣質品呢?不行。他并不是“山豬吃不慣細糠”,而是吃不起。比如奶粉,嬰兒每天要喝,消耗量極大,數量克扣不了,只能在質量上妥協。同樣是奶粉,價格卻有天壤之別,進口洋奶粉一袋要賣到幾十元,而劣質奶粉卻只要幾元。一個嬰兒如果完全用高質量的奶粉喂養,每月光奶粉費就要上千元,窮人承受得了嗎? 沒有經濟實力,就只能消費便宜的東西。便宜無好貨,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窮人還是要買。從某種意義上說,窮人對便宜貨還有種親切感,只要不是造成很嚴重的人身傷害,只要還能將就著吃,有總比沒有好,至少能夠哄哄嘴巴。 他們甚至是感激劣質品的。 只要去看看每個城市的夜市和農村的集貿市場,賣的都是些便宜貨,大多是劣質商品,但人幢日嫻拇笊壇『玫枚唷N裁矗勘鬩耍?/p> 窮人愛買便宜貨,不是他們傻,他們賤,是沒有辦法! 便宜的東西,必然要壓低成本。而成本的構成不僅是在原材料上,還包括購物環境、質量檢測等等。以食品為例,按照專家的說法,要基本上達到食品安全標準,檢測成本就需要占到食品本身成本的30%~40%。成本增加必然價格上漲,在許多老百姓還帶著彈簧秤上街買菜,大多數消費者對每一角錢都要討價還價的國情下,窮人能否承受為安全而付出的昂貴價格? 恐怕很難。所以盡管超市里有“綠色蔬菜”,老百姓還是寧愿到農貿市場上去買,知道有農藥殘留,買回來多洗洗就行了。 打擊劣質商品,不僅僅是要打擊,還要扶持優質商品,讓優質商品的價格降下來,讓窮人的收入升上去,恐怕這才是根本的辦法。
熱心網友
你這兩篇文章 文筆不錯 略帶幽默 隱射頗多 富貴隨天命 生死兩茫茫
熱心網友
何必悲觀
熱心網友
重新洗牌,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窮人也有翻身的日子,朋友們啊要有希望,別太依賴彩票能發跡,只能作為奮斗艱辛的調味品,小小的買個希望而已(:
熱心網友
活著,本就是種狀態,活的好才是幸運
熱心網友
不看好窮人,在目前的狀況下,單0,朋友,可否明白我的意思?!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