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OHO一族,怎樣做SOHO一族?
熱心網友
SOHO是英文SmallOfficeandHomeOffice的縮寫。意即將辦公室放在家里或獨自租用一個小辦公室,一個人頂起一片事業的天空。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互聯網信息化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加之傳統外貿企業的固疾逐步推生出一個全新的行業——外貿SOHO族。他們厭倦了那種朝九晚五、板如座種的生活方式,在SOHU中尋找到自我實現的途徑。傳統意義上的SOHO 傳統意義上的SOHO—Small Office (and) Home Office, 直譯就是小型辦公室、家庭辦公室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自由職業或自由職業者的意思。 當然,SOHO也代表了一種更為自由、開放、彈性的工作方式。 網絡時代的到來, 使 得SOHO成為人們爭相追逐的時髦詞匯之一,專門為SOHO族設計的房屋、家具、用品 也成為商家的新賣點,一些樓盤常常被冠以SOHO一詞,意思就是給自由職業者準備的商、住合一的公寓,一時間也風光無限。幾年前,人們所說的SOHO一族還大多指那些專門的自由職業者:自由撰稿人、平面設計師、工藝品設計人員、藝術家等。而近兩年,隨著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及電腦、傳真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在家庭中的普及,SOHO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嘗試的一種工作方式,而它的內涵與形式也在發生變化 。我們的SOHOSOHO作為一種時尚、輕松、自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不應該僅僅局限和適合于那些只是在家工作的人群,畢竟,那還只是社會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群體。SOHO既然代表了自由、開放、彈性的工作方式,那我們就認為只要能夠在這種方式下工作的人,不論您是否是在家工作,還是在其他的場所;不論您是專注一職,還是兼職工作,您都可以自豪的稱自己是SOHO一族。于是,我們更愿意把SOHO叫成Super Office (and) Human Office,即超級的辦公室、人性化的辦公室。 。
熱心網友
SOHO一族:都市職業隱者 -------------------------------------------------------------------------------- 2002-4-12 8:44:43 摘自《廣州日報》 有人這樣描述SOHO的生活:“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工作了;”也有人說:“如果你愛他,那么鼓勵他去SOHO吧;如果你恨他,那么誘騙他去SOHO吧!”投身SOHO,自由瀟灑背后也有孤獨無奈,世界就是這樣,任何東西都有代價。網絡催生SOHO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形象一點說,就是網絡時代的個體戶。國際數據集團(IDC)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更多聯網方式的出現和家庭網絡的優化,SOHO將成為潮流,SOHO一族將成為新一代的創業者。SOHO的出現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電腦與文字處理軟件、表格軟件的日益普及,“無紙化辦公”成為主流,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方式都起了很大變化,電腦可以用于寫作、計算、設計、資料查詢等等,而只要購買了電腦,在家里也能夠營造出與辦公室不相上下的工作環境;上世紀90年代,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手提電腦、Modem等等都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理念,“移動辦公室”也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家里工作,成為SOHO一族。在中國,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打破了不少人的“鐵飯碗”,許多人都選擇了“下海”。據報道,在上海的自由職業者至少有50萬人,而在北京,至少有40萬人的SOHO一族。固定工作在家庭經濟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職業者獲得的工資以外的收入。而據IDC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更多聯網方式的出現和家庭網絡的優化,SOHO將成為潮流。IDC估計,一年后,SOHO的人數將從目前的近3700萬人增至3900萬人,而在網絡程度發達的西方國家,SOHO一族更是大行其道,成為新一代的創業者。SOHO:新的生活方式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SOHO與其說是一種工作方式,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方式。曾有一些SOHO人士將自己比喻成充滿理想的創業者,只不過在需要“按時點卯”的辦公室里,他們感到了壓力,抱負難伸,因此才選擇SOHO,在家里工作。SOHO一族大致由三種人組成:一種是有點兒野心,不甘人下,對工資不滿意又有點藝術細胞或創造性才能的人,通常善于使用電腦與網絡;另一種是由衷喜歡自由工作環境的人;第三種是一些家庭主婦,做SOHO,兼顧了家庭和工作。目前,最常見的SOHO族中有作家、自由撰稿人、自由音樂人、攝影師、畫家、美編、游戲玩家、網站設計人員、論壇版主等等,因為,這類工作都可以在家里通過電腦與互聯網完成,并且獲得不菲的收入。當然,SOHO們所從事的工作通常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因不必受規章制度的約束,通過互聯網,他們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自我的才華。前提是你必須有一個安靜的工作間,會打字,會使用電腦、互聯網以及一些通訊用的應用軟件,如OICQ、MSN等,最好還要根據需要添置一些數字設備,如掃描儀、打印機、傳真機等。為了興趣而工作SOHO從經營形式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網上老板族,需要一定的投資,擁有自己的個人網站和相關設置,主要是利用國際互聯網進行信息處理、資源整合、資訊利用以及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服務。另一類是網上打工族,基本無需投資,主要工作是為各網站編寫網頁、主持欄目、設計程序、管理數據、提供信息、收集資料、進行有關調查和統計,按網站的要求閱覽廣告、接待訪客、撰寫文章、發表評論等。但事實上這兩類往往是相互滲透的,根本無法準確區別。SOHO不受年齡(未成年人除外)、身高、外貌、學歷、性別、經驗等條件的限制,只要你的能力符合在家上班的要求就行。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網上SOHO一族的工作領域不斷擴大,除了網頁制作、網站維護外,網絡編程、網絡信息整合、網上貿易、網上設計、網上策劃、網上廣告、網上寫作、網上表演、網上知識產品制造等等,都進入了SOHO的工作范圍。幾乎在現實社會中擁有的一切職業,都能在網上、在虛擬社會中找到它們的影子。正因為有了這樣大量的網絡資源,自由白領才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例如,愛好書法的,可以組建書法網站;愛好足球的,可以主持足球專欄;愛好生物的,可以在網上開辟生物論壇;愛好機械的,可以在網上進行機械設計等。隨著網絡資源的不斷豐富,SOHO一族也越來越“自由”。而這種自由,這種完全以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決定自己工作的趨勢,是21世紀最讓人激動的新興潮流。你適合SOHO嗎?不必因為鬧鐘的響起匆忙打理上班去,自己可以決定上班的時間、工作的內容,愛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工作,享受自己的工作生活。不過,這樣的SOHO族并非人人都能做,SOHO族也并非想象中的快活,面對不穩定的收入來源,常常使一般人遲疑是否一頭栽入?你是否能加入SOHO族的行列,不妨先考慮以下七個問題:1。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是否足夠?2。沒有上司或老板來監督安排,你的自我掌控能力是否夠強?3。自己對于家庭與工作是否能面面俱到?考慮投入SOHO工作行列的人,通常是家庭與工作雙方面都得兼顧,此時可跟雇主商討,把工作環境改在自己家里。4。本身對時間沒有概念?SOHO族的最大特征就是時間自由,隨時都是下班時間,隨時也是上班時間。5。工作時喜歡獨當一面,不喜歡參與討論?6。不喜歡很正式的上班環境,不拘小節?7。對自己有十足的信心,自認絕對成功?如果你回答以上七個問題都是“是”的話,也許SOHO對你是不錯的選擇。你必須忍受孤獨一個字母之差,SOHO就變成了SOLO(單獨)。的確,大部分的SOHO人都是獨自奮斗的,而SOHO當久了,總會感到一絲孤獨,成功無人分享,失敗無人安慰,病中沒有問候,SOHO者的寂寞孰人能懂?做SOHO不需要西裝革履地打卡上班,甚至可以穿著睡衣、涂著面膜、喝著咖啡敲著電腦,看上去瀟灑自由,但這樣的生活也是孤獨的,無論成功失敗,只有一人獨享。而且,做SOHO需要有很強的自制力,不能夠因為家庭環境的舒適而忘記了工作計劃,甚至電視劇就可能是你最大的敵人。人生以快樂為本。但即使如此,對那些想SOHO的人,在作決定之前仍一定要問問自己:你真的可以忍受孤獨嗎?SOHO人自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這一陣子雖然一直在不停地寫字,但是已經很少是寫給自己看的了,因為沒有時間,因為任務很重,因為……諸如此類的原因可以找出一堆,不過所有的原因最后都會歸結到一條。那就是???我SOHO了。不覺間成為SOHO一族(給網站做業余編輯,在家辦公)已經兩月有余。但我每天卻要恪守著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因為我得配合網站的時間。同時下班之后我還是不能休息,需要繼續工作。因為我習慣在晚上寫稿子,所以幾乎每天要熬到零時。以前的時候,寫作是我的愛好,率性得很,而且也寫得很快樂。但是現在不行了,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有任務,每天必須要有東西寫出來,版面總不能空在那里呀。沒有感覺也要找感覺,實在找不到就算是裝著有感覺也得把稿子給趕出來。干SOHO的另一個苦處就是,在夜深人靜之際,趕稿子的時候突然襲來的孤獨和無助的感覺讓人無法忍受。那時候四周緊靜謐,好像整個世界的人都已經沉沉睡去,一起到那個莊周夢蝶的世界去游玩了,就單單留下你一人還清醒在這個冰冷的現實中,而且手頭還有一堆沒頭沒尾的事情需要處理,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幫助你。孤獨、無助像很多的小蟲一樣啃噬著你的精神,你卻無處躲藏。當然我凈講SOHO的壞話也有些昧良心。干SOHO也并非一無是處,別人怎么樣我不知道,不過對于我自己來講收入明擺著比以往好了一些。不過看著鏡子里那個日漸憔悴,兩只眼睛像熊貓,頭發東一堆西一凹而且胡子拉碴的家伙我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有時候我就問自己:難道真的為了錢命也不要了?不過這個問題一直不好回答,況且將來還有好一大家子人需要養活,比如孩子,孩子他娘,孩子他姥姥……盡管現在還不知道他們在哪里,但是到時候他們總會找上門跟我要吃要喝,不做點準備哪里行啊。 。
熱心網友
SOHO是英文SmallOfficeandHomeOffice的縮寫。意即將辦公室放在家里或獨自租用一個小辦公室,一個人頂起一片事業的天空。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互聯網信息化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加之傳統外貿企業的固疾逐步推生出一個全新的行業——外貿SOHO族。他們厭倦了那種朝九晚五、板如座種的生活方式,在SOHU中尋找到自我實現的途徑。傳統意義上的SOHO 傳統意義上的SOHO—Small Office (and) Home Office, 直譯就是小型辦公室、家庭辦公室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自由職業或自由職業者的意思。 當然,SOHO也代表了一種更為自由、開放、彈性的工作方式。 網絡時代的到來, 使 得SOHO成為人們爭相追逐的時髦詞匯之一,專門為SOHO族設計的房屋、家具、用品 也成為商家的新賣點,一些樓盤常常被冠以SOHO一詞,意思就是給自由職業者準備的商、住合一的公寓,一時間也風光無限。幾年前,人們所說的SOHO一族還大多指那些專門的自由職業者:自由撰稿人、平面設計師、工藝品設計人員、藝術家等。而近兩年,隨著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及電腦、傳真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在家庭中的普及,SOHO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嘗試的一種工作方式,而它的內涵與形式也在發生變化 。我們的SOHOSOHO作為一種時尚、輕松、自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不應該僅僅局限和適合于那些只是在家工作的人群,畢竟,那還只是社會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群體。SOHO既然代表了自由、開放、彈性的工作方式,那我們就認為只要能夠在這種方式下工作的人,不論您是否是在家工作,還是在其他的場所;不論您是專注一職,還是兼職工作,您都可以自豪的稱自己是SOHO一族。于是,我們更愿意把SOHO叫成Super Office (and) Human Office,即超級的辦公室、人性化的辦公室。 。
熱心網友
Soho一族就是在家工作的人們,他們往往屐著拖鞋、啃著零食,松散無律,不是過于懶怠,就是過于疲勞,這些人越來越關注自己,對外越來越遲鈍,白天不知夜的黑。我個人認為,上班還是到辦公室比較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