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百姓上得起學?能考上大學是皆大歡喜的大事、過去可是類似考中狀元啦!現在卻成了不少家長們私下里的隱憂:人前歡天喜地、人后長吁短嘆、東拼西湊、債臺高筑、更有賣血賣腎、拾荒乞討的,真的是幾多歡喜幾多愁啊!大都市尚且如此、貧困地區可想而知。難怪連高層都己有所感覺?
熱心網友
上不起學的原因有二:1)我國國民收入水平低,學費的增長與國民收入不成正比,因此老百姓承受不起。2)貧富差距大:在沒有消滅貧富差距以前,統一的收費標準肯定是不合理的。
熱心網友
百姓上得起學和百姓上的起大學是不同的。在中國很多老百姓很多還沒有最基本的基礎教育權利的時候,我們只把眼睛盯在大學上,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會形成社會新的扭曲。大家想想,大學擴招以后,本科畢業生們從事的工作開始變成什么性質了。很多工作用的這本科畢業生么?無論名牌大學,還是野雞大學,國家培養一個本科生的費用都是不低的,可惜得勢,我們花這么多錢培養的人才最后從事的是什么工作呢?這樣的投入不論是個人還是國家,似乎都是德不倉失的。但是,能公平地上大學的確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但是能公平地上學更是公民的最基本權利。從我自身,我不希望國家解決上大學男的問題,從國家,我希望更多地解決基礎教育的問題,也希望我們這些人多關心基礎教育的公平。
熱心網友
大家受教育的權利是一樣的!!!
熱心網友
感覺像“粉絲”了,呵呵!中國人“養兒防老”、“望子成龍”的意識由來已久;加之近幾年的“教育產業化”,使貧民百姓兒孫成龍的渴望如登天。。。。。!教育支出和國民的醫療支出、住房支出如座座大山,壓的百姓不堪重負。高層人士能感覺到嗎?敢于承認醫療體制改革失敗,得民心;那教育體制改革如何進行下去,如何評價呢?標準只有一個,讓99%的百姓獲得受教育的機會,不必為此再去債臺高筑、更有賣血賣腎、拾荒乞討。。。。。。他們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