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分析)謝謝
熱心網友
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一切,存在決定意識,打個比方,牛頓是個對歷史有貢獻的人,他的貢獻同他的時代有關,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水平已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了,他用來分析陽光的三棱鏡是不是要用很好的玻璃,這個玻璃是當時的群眾造的。磨玻璃的技術也不是牛頓發明的,也是群眾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歷史是全人類全體人員積累起來的,個人的作為只是在具體的情況下看來是大的,但總的來看還是很小的。比如牛頓的微積分,無論有沒有他都會在他那個時代出現。實際上萊布尼茨也完成了微積分的研究。
熱心網友
琵琶的回答含糊其辭。其實,你想一想,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這一段罪惡史是誰創造的你就明白了。馬克思是個文弱書生,也是個書呆子。他幾乎被以強大的武力為后盾的權勢逼得走投無路,一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沒有開明的資產階級分子恩格斯的資助,恐怕還活不到64歲,可他就是兩眼昏花,不見泰山,至死體會不到權勢的厲害。有毛澤東在,鄧小個翻不了天,有以鄧小個為首的改革派在,決沒有工農大眾的好日子過!到底是誰在創造歷史,難道還不清楚嗎?
熱心網友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理論只是冠以人民群眾頭上的一頂漂亮的、紙糊的帽子。只是一種嶄新的形式與古老的、腐朽的哲學論點相悖的學說;它讓人民群眾耳目一新,讓人民群眾貿然接受。但是,由于哲學理論的高深卻永遠與貧賤的人民群眾無緣。
熱心網友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直接創造者,無論與錯,創造歷史的只有人民群眾,領導--決策者--負責對于錯,是組織者,起著確定作用,但畢竟不是直接的創造者, 就好比,再好的方案\藍圖,如果沒有群眾的參與根本就不可能變為現實,決策者的勞動是腦力的,不是直接的勞動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