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上如何劃分為宜?怎樣掌握讓孩子自立和給后代支援的尺度?

熱心網友

經濟的概念對孩子應該從小時候就抓起,至少要讓他明白,爸爸媽媽賺錢也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并非你想要的都能買給你。我兒子五歲,從來不會因為看上什么東西不給買而耍無賴,相信長大以后也不會為難父母。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應該已經上班了吧,七十年代初期的應該已經有家庭了,都是成年人了,經濟條件應該比拿退休工資的爸爸媽媽要好得多了,之所以錢不夠用,是因為開銷太大。父母可以在孩子大事情需要的時候適當給予一些援助,但必須是保證自己生活寬裕的前提下,而且還必須自己手頭留一些養老錢。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的,媽媽和我住一起,幫我做家務、帶孩子,我非常感激,經常告誡老公,如果沒有媽媽來幫忙,要么我不上班少一份收入,要么花錢請保姆還沒有做得那么好。所以媽媽的退休金是存在銀行里的,她所有的開銷,全部由我負責,她喜歡吃什么、看上什么新衣服我都會給她買(老人很節儉的,不會看中奢侈的東西,嘻嘻),還強制她多吃水果牛奶,希望她健康長壽。媽媽常常會拿存單出來看,告訴我她存了多少錢,我說那是你養老的。但是家里有大筆開支的時候,媽媽會很主動的補貼我一些,我也會適當的接受(不能太多,最多占她存款的10%-20%吧),讓她覺得能幫助女兒很有自豪感。這樣,給和接受的雙方都很開心。

熱心網友

記住,救急不救窮。幫他們也要幫在點子上,不要讓自己覺得為難,力所能及才行。

熱心網友

與孩子的經濟關系一定要“平時要嚴、遇事要寬”

熱心網友

不知道你多大啊。只要他們不亂花錢就行,問下他同學每月的零用錢,不要讓他覺得寒酸,也不要讓他在同學面前擺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