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只知道夏天會打雷,但現在是冬天,也打雷了,為什么
熱心網友
冬天為什么也會打雷 信息來源:廣元市氣象局 為什么冬天會打雷呢?大家知道,雷電是雷雨云中的放電現象。這種云的底部離地面約1公里高,一般云頂帶正電荷,云底帶負電荷,相應的地面也產生與云底電荷相反的感應電荷。由于對流作用,云上下運動,云內的冰晶相互摩擦使電荷逐步增多,云的內部、云與云、云與地面之間的同電荷區形成了很強的電場,電場達到一定強度就要相互中和而發生放電,在光的通路上產生高溫,使四周空氣劇烈受熱,突然膨脹,發生巨大的響聲,這就是雷鳴。 由雷電的成因可知,形成雷雨云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濕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對流運動。春夏季節,由于受南方暖濕氣流影響,空氣潮濕,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上層的冷空氣下沉,易形成強烈對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而冬季由于受大陸冷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因而很少發生雷陣雨,更不要說降冰雹了。但有時冬季天氣偏暖,暖濕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暖濕空氣被迫抬升,對流加劇,也可形成雷陣雨,暖濕氣流特別強,對流特別旺盛,還可形成降雹,出現所謂“雷打冬”的現象,湘潭市今年就是這種情況。 冬季打雷說明空氣濕度大,容易形成雨雪,故有“冬天打雷雷打雪”之說。如果冰雪多,氣溫低,家畜最易遭受凍害和誘發疾病,重者造成死亡,故又有“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 “雷打冬”只說明當時天氣為冰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而與后段時間是否出現低溫冰雪天氣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家畜是否遭受凍害除與冰雪嚴寒期的持續時間有關外,主要取決于人們采取的防寒、防凍措施。只要及早抓好防寒、防凍準備工作,修整好畜舍,即使出現雨雪冰凍天氣也能確保家畜安全越冬。如果思想麻痹,不注意防凍工作,就是“暖冬”年份,也可能造成家畜死亡。 氣象專家評說“冬打雷”現象 問天網 冬天打雷,俗稱“冬打雷”,并不是今年才出現,近幾年在全國許多地方都發生過。 中央氣象臺副臺長姚學祥介紹,雷電的形成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濕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上下對流運動。春夏為什么多雷電呢? 這是因為暖濕氣流活躍,空氣潮濕,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形成強烈的上下對流,這樣就易出現雷電現象。而在冬季,受大陸冷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很少出現雷電現象。但是,當出現強盛的暖濕空氣北上,遇上冷空氣被迫抬升后,也會產生強烈對流,到一定強度就會出現雷電現象,在暖濕氣流特別強、對流特別旺盛的情況下,還可降雹。 姚學祥認為,雷暴的產生不是取決于溫度本身,而是取決于溫度的上下分布。夏天地面溫度高,對流比較強烈,容易產生雷暴;冬天的降水不是強對流降水,比較穩定,但如果上面的溫度和下面的溫度差達到一定值時,也能形成強對流,產生雷暴。因為下層空氣相對暖和濕,就會產生浮力,破壞大氣的穩定性。 今年11月上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受異常強盛的暖濕氣流影響,又有強冷空氣南下,低層暖而潮濕的空氣被強迫抬升,產生了強烈的對流,為雷電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也就在“立冬”前一日的夜間出現了“冬打雷”。 這樣的天氣在北京等地少見,而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冬天就經常出現“雷暴雪”。說明“冬打雷”不過是一種天氣現象,跟兆頭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