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有哪幾方面?

熱心網友

就是企業經營不善倒閉的一種形式,倒閉輪到所謂“國企”就可以高價尋租或低價賤賣,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冠以改革,可是實際呢?如同“下崗”不叫失業,“國企”倒閉美其名曰:國企改革。

熱心網友

如同前蘇聯倒臺時一樣,不過中國是慢慢來的。

熱心網友

國企改革一直在進行,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如前幾年搞股份制改造,前年和去年搞MBO,即管理層收購。主要是國家權衡各種因素和利益格局,認為在有些國有企業搞私有化能提高企業效率,因此讓管理層收購企業股份,成為“持大股”的實際控制人,成為企業主。但這種辦法在運行一段時間后證明是“三敗俱傷”,一是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往往一個規模很大的企業,在企業最高領導和政府中個別人的操縱下,進行內幕交易,只以極少的錢就買下工廠,成了個人的資產:二是生產下滑,因為這種模式極大地傷害了廣大普通職工的利益,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挫傷,生產當然上不去:三是最廣大的普通職工的待遇被大幅降低。個人權益沒有了保障。因為生產上不去,最高管理層又給自己大幅增加工資,普通職工的工資必然要降下來。在全國一片討伐聲中,MBO只有被叫停。但是,由于這一政策對最高管理層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所在,能使他們一夜之間就能成為價值幾千萬甚至幾億的“資本家”,直到現在在企業甚至上司公司中變相地搞MBO,“郎顧之爭”的實質就是對“MBO”的態度問題。除此之外,有些企業的并購重組、剝離社會功能(如學校,醫院、退離休管理等)的工作一直在進行。現在企業“自主”了,上級如前幾年的統一、硬性的措施少了,因此不同地區和不同企業在“改革”內容方面有很大不同。我是在企業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工程技術人員,又因“參政議政”的需要集體或個人專門了解了一些企業的情況,但難免有片面之處。以上供參考。春節之際祝雞年大吉,好運常在。

熱心網友

要看什么時期。目前的重點是產權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