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哪些名勝

熱心網友

“日月譚”、“阿里山”、“九族寨”等名勝景點。

熱心網友

臺灣名勝古跡的行政區域劃分 臺灣于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下設臺北、臺灣、臺南三誶 ,另有一州、一廳、一縣。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被日本帝國主義奴役了五十年的臺灣同胞重新回到祖國懷抱。臺灣的行政區域改劃為臺北、基隆、新竹、臺中、彰化、嘉義、臺南、高雄、屏東九市和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臺東、花蓮、澎湖八縣。 1950年,臺灣當局對行政區劃進行了一次大調整,分為五個省轄市,十六個縣和一個局。 1967年臺北市改為“行政院直轄市”。 1974年撤銷陽明山管理局。 1979年高雄市改為“行政院直轄市”。 目前,臺灣省的行政區劃為臺北、高雄二個“院轄市”,臺中、臺南、基隆、新竹、嘉義五個“省轄市”,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南投、云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澎湖十六個縣。 我們在具體介紹臺灣名勝古跡時,是按照每一個行政區劃單位來進行的,并根據其特點將若干市縣的名勝古跡歸結成一個大的區域,即臺灣的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和若干列島。 北部包括臺北、基隆、新竹、三市和臺北、桃園、新竹三縣、名勝薈萃云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備。大屯火山群、北投地熱谷、圓山文化遺址、烏來瀑布、仙洞巖、新竹古城門、檜山神木等名聞遐邇。 中部包括臺中、嘉義兩市和苗栗、臺中、彰化、云林、嘉義、南投六縣,平原地區我古跡,高山地區長風景。八卦山大佛、鹿港龍山寺、北港朝天宮、阿里山云海、日月潭風光等成為中部景勝的杰出代表。 南部包括臺南、高雄兩市和臺南、高雄、屏東三縣,是大陸移民較早適徙定居并開發的地區,因而這里以文物古跡見長。與臺灣其他地區相比,各種宗教的廟宇殿堂以及古堡遺址較多,著名的有赤嵌樓、億載金城和佛光山等等,此外,在南部恒春半島另有一派色彩斕的熱帶海島自然景觀。 東部包括宜蘭、花蓮、臺東三縣,由于開發較晚,這里地曠人稀、古跡很少。然而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走勢,使這一地區呈現出世間罕見的臨海斷崖絕壁,如魯閣幽峽、清水斷崖等等,自然風光獨到。 澎湖列島和為祖國大陸與寶島臺灣的聯接“跳板”,是拓臺先民足跡最先到達之處,古跡甚多,而且其海島景色與臺灣本島上的山、林、瀑、泉有所區別,值得一樹。馬公天后宮,澎湖大橋、七美人冢等為其著名古跡。 。

熱心網友

日月潭 久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