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國大型預警機比E2、E3、A50以空中預警為主的預警機要先進得多,是代表預警機發展方向的“空地并重,空地一體化”的預警機。就叫“空警-2000”吧。最近在南京上空有頻繁試飛的大型預警機,它的出現表明中國已有了大型預警機。在此之前,中國有過運-8改裝的預警機,性能不高。以色列在美國的干預下,停止向中國出售費爾康系統,中國準備采購俄羅斯A-50,俄羅斯又滿天要價。但是,以色列還是把部分雷達資料交給到中國,中國在費爾康雷達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利用最新的電子信息技術和以往的研究儲備,大幅度提高了預警系統的技術性能。中國大型預警機,采用俄羅斯伊爾-76作為平臺,最大起飛重量170噸,載油70噸,巡航高度10000米,巡航速度760公里/小時,續航時間達7。5個小時,還可空中加油。比美俄現役的預警機領先一代。先進在哪?① 設計思想先進,先進在“空地并重/空地一體化”。美國的E-2/ E-3以空中預警為主, 另有E-8是專門對地偵察預警的,空、地任務分由兩架飛機執行。中國大型預警機則由一架飛機執行空、地偵察預警任務,效率更高,代表發展方向。② 采用新技術。美國的E-2/ E-3是服役多年的老機型了,雷達脈沖多普勒雷達,機械掃描,背上雷達天線旋轉。中國大型預警機則是采用新型相控陣雷達,電子掃描,背上雷達天線不旋轉。現在流行的是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比多普勒雷達要先進一代,中國的相控陣雷達是南京14所研制的。機腹設置合成孔徑雷達也代表了對地雷達新技術。③ 美國的E-2/ E-3/ E-8現役數量很大,很貴,淘汰不了,只好用著。④ 中國過去沒有大型預警機,現在是跳躍式發展,剛好一時領先。不過,由于美俄技術力量的強大,中國的優勢保持不了多久。據說,美國的E-10也是空地并重/空地一體化,也是相控陣雷達/合成孔徑雷達,可能會比我們先進,只是晚幾年。

熱心網友

中國的新型預警機是一種全新的機種,它是一種“空地雙優型預警機”,比E2、E3、A50這些單一的、以空中預警為主的預警機要先進得多!因為它的機腹下面還有一部以前被人忽視的、與E8相同的大型對地雷達天線罩!也就是說中國的“大預”將美國的E3對空預警機和E8對地偵察機的雙重功能的融于一身,成為世界第一款“空地并重”的預警機!目前只有美國未來的E10預警機(MC2A)具有這種“空地并重”的功能,但E10要在2012年左右才能飛上天空。也就是說,中國已不聲不響地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以實際行動引領了世界預警機發展的潮頭。   可能很多人覺得很突然甚至難以置信,而某些國外的觀察家們更是大跌眼鏡:這怎么可能?這是怎么一回事?這還要對預警機的現實及未來略作說明。   目前預警機的發展以美國的E-2、E-3及俄國的A50以為代表。這類預警機普遍以大型機載平臺和脈沖多普勒雷達為基礎,具有探測能力強、滯空時間長等優點。就探測距離而言,這類預警機可以探測300公里左右的低空中小型目標,對于高空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600公里左右;就探測數量而言,可以同時追蹤數百個空中目標。如E3上的SPY-1脈沖多普勒雷達可以跟蹤的目標數量超過600;由于采用脈沖多普勒體制,這些機載雷達具有很強的地面雜波抑制能力,能在很強的雜波干擾中發現低空與超低空移動目標;但是這類空中預警機也有不足:由于是以空中探測為主,機截雷達的體制與參數設置使之難以有效發現地面目標并作細致的分析與偵察。盡管美國宣稱E2之類的預警機也具有地面偵察能力但只能被視作一種宣傳和自我安慰,否則美國就不會再發展E8雷達偵察機了;目前這類預警機的升級方向之一是采用新型相控陣雷達,以便進一步預警效能。比如以色列及歐洲提出的相控陣雷達預警方案,中國的大預也是采用這種相控陣體制。   E8“聯合星系統”是美國根據“空地一體”戰略而專門發展的一種雷達偵察機,全稱為“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STARS或Joint STARS)”。這種飛機的主要目標不是飛機而是地面上的各種固定和移動目標。由于是以對地偵察為主,所以E8不是將雷達放在機背上而是將其放在機腹下一個鼓凸的天線罩中。E8采用的是APY-3相控陣雷達、主要以適于地面目標偵搜的“合成孔徑”(SAR)模式工作,因此它具有很強的地面目標監視與偵察能力,據稱可以對250公里之內的各類移動與靜止目標進行定位、分析、跟蹤、并能引導己方發起攻擊;E8經過多場局部沖突的驗證,證明有很強的實戰價值與效果,特別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E8及時偵測到伊軍的地面調動為美國對伊軍進行毀滅性中打擊立下了汗馬功勞。   按照“空地一體”戰略,戰時美軍將同時向戰區派遣E3與E8分別執行對空與對地偵察,二者之間可以使用諸如TADIL/Link16數據鏈路交換信息從而達成空、地信息共享;但美國仍然不滿足,認為這還是比較麻煩,出動的飛機及相應的保障力量比較大。而且不同平臺之間的信息協調也難以及時有效;因此美國提出一個更加遠大構想:研制一種全新的預警機E10(又稱MC2A“多傳感器指揮和控制飛機”)。這種以波音767為平臺的新型預警機將可以同時具有E3的空中動目標偵察能力和E8的地面靜止目標/低速移動目標偵察能力,從而最終完全取代E3和E8成為美國21世紀中期的主力預警機。按美國的設想,這種新型預警機將采用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同時以合成孔徑(SAR)和動目標指示(MTI)兩種模式工作,無需切換就可同時執行對空與對地任務。E10計劃在2012年前后升空。   從上面簡單的說明可以看出:目前以E2、E3為代表的傳統型空中預警機只能執行對空搜索任務,難以單獨勝任現代空地一體化的戰爭形式;雖然可以發展諸如E8這類專用對地型雷達偵察機,但是其效費比不是很高而且在信息的融合上也不完全盡善盡美;世界預警機的發展方向就是“空地并重”,即不僅要有優良的對空偵察能力同樣也要有優秀的對地偵察能力,美國未來預警機E10正向這個方向努力。   此時,如果突然證實中國新型預警機就是一種現實存在“空地雙優”型預警機,那是多么讓人震驚?   首先,這會讓美國的E2、E3、E8這類功能單一的預警機相形見拙。因為中國的預警機將它們的多種功能融于一身,是一種全能型預警機,更能有效單擔負起現代多維戰爭的需要;   其次,美國所謂的E10還是紙上談兵階段,要飛起來也是要到2012年。而中國的大預現在就飛起來了并會很快地投入現役;而且美國的E10由于雷達在機腹處,對于超高空飛行的目標由于仰角所限難以發現與跟蹤。中國的新預同時在機背與機腹設置二種雷達,可以同時跟蹤不同角度的目標不存在仰角的限制,更適于“空地一體”甚至“空天地一體”的戰略;   中國的新預是否真得具有“空地并重”的能力,是否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我想這是真的!   從下面的這個圖片看,大預除了在機背上那個明顯的蘑菇形對空雷達天線外,在機腹處也有一個很顯的雷達天線包,那與E8的雷達天線罩完全一樣,也應當是對地搜索雷達。   從中國的技術看,中國在“合成孔徑雷達”(SAR)技術上一直發展較快甚至不遜色于美國,中國早就將此技術在衛星和圖154之類的飛機上試驗或實際應用過,中國也完全有能力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機載大型“合成孔徑雷達”(SAR)   因此,我可以肯定:中國確實是在世界上第一個發展成功“空地雙優”型預警機的國家,在此領域中國的確是摘下了皇冠上的明珠!盡管中國在雷達技術上可能還不如超級強國,但中國的思路與實際行動的領先是無可置疑的,經過進一步改進中國最終會在所有領域都會超越對手;   這也再次證實了一個道理:只有始終自主開發高新技術,才有最終超越別人的可能!。

熱心網友

我是間諜

熱心網友

機密

熱心網友

你是間諜吧,,這么敏感的問題,能隨便公開嗎,拜托,用人類的語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