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盾和中華俄式神盾戰斗力如何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其實現在是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的,因為它們都在測試中,還沒服役.我相信再厲害的人也不會得到準確的資料的.

熱心網友

大家要保密

熱心網友

中華俄式神盾是168(廣州),169(武漢).

熱心網友

聽到很多洋溢的聲音來贊美它們,其實只是美好的想象,但也不是無的放失的想象,052C和115留下了很多改進的余地,包括動力.這說明那些美好的想象其實確實被立了項目進行研究,而且接近成功.一邊用實踐檢驗現有裝備一邊等待后繼裝備,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美好的想象都會變成現實!

熱心網友

國家沒公布具體數據,猜猜也是可以的嘛

熱心網友

有啊

熱心網友

170艦是中國最新型的導彈驅逐艦――052C型的首艦170防空驅逐艦是我國第一艘采用垂直發射系統和相控陣雷達的大型驅逐艦。他是中央軍委批準建造的的18艘新型驅逐艦中第一艘正式下水的驅逐艦。  噸位:約8000噸以上  動力:GT-25000主機的全長4。6米,重16噸、轉速3000~3600轉/分、最大功率可達36300馬力、熱效率36。5%,性能可觀;輔機采用的是陜西柴油機廠的國產化MTU 20V956TB92。  垂直發射單元:六聯裝環形圓筒垂直冷發射。共8個單元,前甲板6個,后甲板2個。每個發射單元裝彈6枚,全艦垂直系統共裝彈48枚。每個彈筒均為發射器,發射速率和可靠性比RIF高。  防空導彈:采用國產海紅9(紅旗9艦用型)。海紅9導彈為無翼式,最小作戰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戰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戰距離6公里,最大作戰距離2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大于4.2馬赫。飛彈全長6.8米,彈徑0.47米,彈重1300公斤,彈頭重量超過180公斤。  反艦導彈:國產鷹擊12反艦導彈。海軍鷹擊十二是八五計劃重點項目之一,目標是研制一種通用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代替現役的鷹擊八三反艦導彈。十二號彈由601,611和海軍研究院,航天三院聯合研制。601,611負責氣動設計,海軍研究院解決制導。工程包括兩個子型號第一種彈體長而寬,呈扁平裝,裝備超音速沖壓發動機,兩側進氣;巡航速度為2。2馬赫,末端速度高達4。0馬赫, 射程250-300公里。第二種呈圓柱體,裝備超燃沖壓噴氣,沖壓雙燃燒發動機,前端進氣;巡航速度為4。0馬赫,末端速度高達6。0馬赫;射程550-640公里。十二號彈的雷達反射截面小于等于0。2平方米,采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戰斗部為250公斤常規高爆炸藥,能夠從飛機,水面艦支或潛艇上發射。  巡航導彈:東海十。東海十是一種國產艦對地戰術巡航導彈。性能和戰斧差不多,射程約兩千公里,采用衛星導航,據悉新驅將裝備數量不詳(~16枚)的東海十。  近防系統:730型反導密集陣。該炮為7管30毫米加特林轉管炮設計,模組結構。其炮架上有1具EFR-1I波段跟蹤雷達、1套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的OFC3光電跟蹤系統。OFC3光電跟蹤系統包括:1個熱相儀,1個電視攝像機。1個激光測距儀。其對RCS為2的目標探測距離為15KM,RCS為10的目標探測距離為20KM。該型號屬外能源轉管炮,由7根剛性連接在一起的身管和炮尾組成,每根身管都有各自的炮閂,通過外部電機實現連續射擊。由于每根身管的工作時間重疊,所以它具有射速穩定、身管壽命長、可靠性高等特點。(另有可靠消息稱,170艦將安裝激光末端攔截系統,攔截方式為硬殺傷。)主艦炮:單管100毫米艦炮。采用激光制導炮彈,射程37公里。  雷達:矩形波導相控陣雷達。  隱身:艦體結構隱身。(有消息說將來還有可能采用等離子隱身)  反潛:卡27或者卡28反潛直升機。卡―27采用了無尾槳的雙槳共軸式構型,旋翼系統由兩副全鉸接的三槳葉共軸反向旋轉的旋翼組成,旋翼直徑為15。9米,折疊時為4米,機寬4米。卡―27總長為ll。3米(無旋翼)和12。25米(折疊),高5。4米,動力裝置是兩臺渦輪軸發動機,每臺功率2257軸馬力。&127;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260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為25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6000米,最大航程800千米,續航時間4。5小時,機內最大有效載重40b0千克,最大外掛載重5000千克。卡―27基本反潛型主要裝備有機頭下的360@搜索雷達、多普勒雷達、敵我識別器;平尾上的兩個雷達告警天線、后機身及其尾部的兩個電子支援措施的天線罩以及機身腹部的很長的武器艙,內裝聲納浮標、磁探僅、魚雷、深彈等。  170艦的任務是為085航空母艦(常規動力)和089航空母艦(核動力)提供區域防空。  由航母,防空驅逐艦,反潛驅逐艦組成我國第一個航母戰斗群。  該戰斗群的主要任務是掩護我國新型戰略導彈核潛艇突破第一島鏈,進入戰略巡航位置。  由于日美等敵對國家在第一島鏈設置了龐大的反潛系統(由水下聲納網、反潛飛機、聲納站、反潛艦和潛艇組成),任何突破該系統的戰略導彈核潛艇,都會受到敵潛艇的跟蹤。假如爆發大規模核戰爭,被跟蹤的的核潛艇在未發射導彈之前,就會被摧毀。所以我國的夏級核潛艇和已下水的094核潛艇都不能突破島鏈進入大洋,只能在東海和黃海執行戰略巡航任務。  有了航母戰斗群的掩護,我國的核潛艇可以自由出入島鏈而不被追蹤到具體位置,可以順利的在太平洋執行戰略巡航任務,我方的攻擊核潛艇還可以對敵方的戰略核潛艇進行跟蹤和壓制。在美國不斷發展導彈防御系統,破壞核平衡的情況下,我國海軍達到上述目的,無疑是"不對稱威懾"戰略思想的又一大勝利。可以想象,到2010年,我國將擁有8-10艘094戰略核潛艇,其中三艘在港口保養維護,三艘執行戰略威懾任務,三艘在往返的路上,剩下一艘做為戰略機動。中華俄式神盾一、從舷號和編號說開去 在江南廠的造艦工程進行的如火如荼之際,遠在中國北方的另一中國海軍戰艦搖籃——大連造船廠也并沒有沉寂太久,2004年年末,一艘編號為115號的新型驅逐艦正式亮相于大連造船廠的船臺之上,并立即引起了網上軍友們的密切關注。 從舷號上看,該艦舷號為115,應屬于海軍北海艦隊編制。這里有一個小插曲,眾所周知,北艦現役的服役期最短的驅逐艦為113號“青島”艦(筆者的大學時代是在北艦司令部所在地青島度過,曾有幸以預備役中尉的身份登“青島”艦參觀,故對該艦印象頗為深刻。),按照基本的數學邏輯,新驅的舷號似乎應為“114”才對,但迄今為止,也沒有聽說過或者看到過有關114艦的任何文字/圖片消息。初步可以判定,114艦并不存在。 至于為何出現這種情況,筆者在這里妄自揣度,有可能是“114”這幾個數字實在太不吉利!世界各國的軍隊多少都有那么一點忌諱,其中又尤以海軍為甚,相信中國海軍也不能免俗。當然,這僅僅是筆者的一家之言,筆者姑且言之,廣大軍友也就姑且聽之即可。 不過,114這個舷號就此留空卻基本可以確定。該號碼也將因此成為我國海軍舷號中少有的“棄數”。雖然我國海軍中還有一個“111艦”不在現役之列,但那是因為采用該舷號的“旅大”級驅逐艦在一次事故中鍋爐爆炸導致完全報廢所致,與114的情況并不相同 說完了舷號,接下來讓我們說編號,從目前傳來的消息看,115艦及其姊妹艦的海軍編號已經確定為051C。 只要是看過051“旅大”和051B“深圳”號的軍友們都會得出結論,051B型驅逐艦和051級驅逐艦,除了編號中有3個數字相同之外,在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八桿子打不著,如果有誰非要說051B是051的改進型的話,估計167艦立刻會從水里跳出來和說這話的哥們死磕,所以還是不說為妙。 至于為什么167艦會選擇051B這個編號,筆者建議,我們不妨姑且認為這是在籌建167艦之時我國海軍耍的一個小花招,目的就是讓人弄不清我國新艦的血緣由來。 不管海軍內部是怎么想的,從目前我們掌握的圖片來看,115艦和167艦之間有著不容否定的血緣。051B、051C,這次海軍是難得的誠實了一回。 二、“小步快跑”的折射——從051B到051C 嚴格的講,作為051C原型的051B“深圳”艦更多的是扮演著一艘實驗艦的角色,作為中國海軍第一艘排水量超過5000噸的大型艦艇,167艦在武備上和052型“旅瀘”級相比幾乎沒有任何進步。 作為一支以“藍水艦隊”為建軍目標的海軍,中國海軍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中國海軍進軍遠洋計劃的實現,需要更多更新更好的艦艇,但即使在國家連年加大投入的情況下,海軍的軍費依然有限! 這就要求中國海軍邁向藍水進程中所走的每一步都必須踏實,這一要求實實在在的落實到了海軍的造艦計劃上。 筆者估計,海軍建造167艦的主要目的如下: 1、取得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經驗; 2、取得大型水面艦艇的實際使用經驗; 3、試驗新型艦載指揮系統; 4、判斷051B是否是合格的遠洋作戰平臺,這應該是最關鍵的一點。 一艘軍艦的實際使用壽命可以達到30年,只要平臺本身過硬,其它的組成部分如電子設備、動力、武器系統暫時的不足,都可以通過后期改裝來解決。也正因為如此,051B在武備等方面沒有作過多的投入,這些工作被海軍暫時放到了“留給未來解決”的位置上。 通過數年的實際使用,證明了051B確實是一型性能優良的遠洋作戰平臺,而在此時,我國通過“內部開發、外部引進、土洋結合”的一系列工作,逐步解決了在艦載電子系統和武器裝備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此時以051B為基礎,通過對部分關鍵性能的改進來推出一型整體戰斗力有較大跨越的新型驅逐艦,已是水到渠成。 三、051C對051B的繼承 如前文所述,115艦是167艦的漸進改進型,因此115在許多方面都與167艦一脈相承。仔細比較167和115艦,二者的血緣聯系一目了然。 1、排水量 仔細觀察目前我們掌握的115艦的圖片,以建造115艦的船臺附近的塔吊等設備為參照物,與167艦在建時的類似圖片相比較,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15艦的尺寸與167艦基本相同,進而我們可以判斷出,115艦在標準排水量上與167艦也應在同一數量級上,即6500~7000噸之間。 2、船型選擇 167艦問世之初便以其修長優美的艦體造型贏得了一片驚艷之聲,被公認為該艦的一大亮點,167艦服役6年來已進行了多次長程遠航,經歷了多次風浪的考驗,在實際使用中證明了該艦的船型具備良好的遠洋能力。 115艦基本沿用了167艦的船體設計,作為一型將擔負“進軍藍水”重任的新型驅逐艦,這無疑是一個務實而明智的選擇。 3、總體布置和上層建筑 115艦上層建筑的布置和167艦基本一樣,僅僅出現了部分局部變化,保持了051B的簡潔整齊的隱形設計,這也符合當前世界海軍裝備發展的潮流。 從整體布置上看,由于051C和051B一樣,艦體比較長,因此艦上各種雷達和其它電子設備天線就有了更大的布置空間,整體分布較“江南四艦”顯得更為合理,不像052B/C那么擁擠不堪。這對解決艦上各種電子設備之間的電磁兼容問題也有一定的好處。 4、動力系統 早在1999年167艦問世之初,無數軍友就曾以112/113艦已選用了“柴燃聯合動力”為由,推測該艦也應選用了這一國際流行的動力布置形式。 但最終透露的信息幾乎讓所有軍友集體大跌眼鏡——167艦的動力系統并不是燃氣輪機,甚至不是柴油機,而是早已被公認為“落后”的蒸汽輪機。 從目前筆者手中掌握的資料來看,115艦在動力系統上繼承了167艦的設計,同樣選擇了新型大功率蒸汽輪機。 5、剖析051B/051C的動力選擇 雖然目前網上的多個網站和多種軍事雜志上都為我國引進的俄制“現代”級驅逐艦和167艦選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作了相對較為正面的解釋,并列舉了蒸汽輪機獨有的多種優點,如可靠性好、堅固耐用,造價低等,似乎選擇蒸汽輪機是一種“明智”的決定。 筆者對于這一觀點并不贊同。 由于最大功率不足的限制,燃氣輪機目前還無法取代蒸汽輪機作為常規動力大中型航空母艦主要動力系統的地位,但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還有柴油機相比有著一個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那就是只需占用較小的體積就可以發出巨大的動力!絕大多數航空發動機改裝的輕型燃氣輪機每發出1千瓦的功率,所需的重量不到200克,這對于每一公斤重量都很寶貴的軍艦等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燃氣輪機就逐步成為了各國海軍除航母以外地主要作戰艦艇動力系統的主流 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自研的艦用燃氣輪機在某些性能——尤其是可靠性上還達不到實用的要求。在一段時間內,我國還無法為海軍的新一代主戰艦艇裝配上真正的“中國燃氣之心。” 我國也曾嘗試過引進國外的燃氣輪機技術,最初我們曾選擇了美國,112艦也因此裝上了來自美國的LM2500燃氣輪機——這也是西方海軍目前最為流行的燃氣輪機型號——然而,因為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美國最終單方面終止了與我國的合作計劃。 隨后我國的目光又轉向了東歐,來自烏克蘭的DA80燃氣輪機最終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并最終成為了“江南四艦”的心臟。 至于115艦仍然選擇蒸汽輪機,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167艦服役時,我國和烏克蘭方面在引進新型燃氣輪機方面還沒有取得明顯的進展,在無法獲得合適的燃氣輪機的情況下,新艦的服役計劃又不容耽擱,而且畢竟試驗新型動力系統還不是167所要承擔的任務,所以海軍只能選擇蒸汽輪機來充當051B的主機。 第二,和燃氣輪機相比,國內自“旅大”開始,在艦用大功率蒸汽輪機方面已經有了近30年的制造使用經驗,無論是制造、使用、還是日常維護,都已經是駕輕就熟,而且在技術上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如采用了全電子控制,無人機艙等新技術。通過167艦的使用,又進一步驗證了以新型蒸汽輪機作為新艦動力,還是可行的。 第三、雖然我們在建造051C的時候已經有了DA80,但是更換動力系統,對軍艦的總體設計要動大手術,本著海軍一貫的“突出重點”的原則,海軍將051C的改進重點放在了武備系統上,動力系統的改進再次被挪后。 關于動力系統,我最后還要申明一點,051C和“現代”艦不同,俄羅斯在為現代艦選擇動力系統的時候,是在有多種型號的燃氣輪機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本著“夠用即可”的原則,在滿足主要性能要求的情況下,選擇了相對更為經濟的蒸汽輪機。 而我們的051B/051C,卻是在沒有合適的燃氣輪機作為動力的情況下,不得不作出使用蒸汽輪機的選擇的。和“現代”相比,一個是務實一個是無奈,二者之間并不能簡單的畫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