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談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怎么一回事嗎?
熱心網友
先占地,等我先查查資料再回答你。現補充如下: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會戰是前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該方向上的德軍集團而進行的一次會戰。這次會戰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1943年2月2日結束,歷時六個半月。按蘇軍作戰性質,會戰分為防御戰役和進攻戰役兩個階段。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爾加河下游西岸、頓河大彎曲部以東的60公里處,是蘇聯歐洲部分東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水陸交通樞紐、歐亞兩洲的咽喉,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 基地,在軍事上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斯大林格勒會戰是在頓河西岸的遼闊草原到伏爾加陡峭河岸之間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進行的。 1941年6月22日拂曉,法西斯德軍及仆從軍不宣而戰,背信棄義地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入侵蘇聯國境。德軍沿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三個方向大舉進攻。蘇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防御作戰。經1941年夏、秋戰局,德軍的進攻基本上被阻止在列寧格勒、莫斯科和羅斯托夫一線。在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戰局中,蘇軍的主要任務是消除德軍對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高加索的威脅。12月初,蘇軍在莫斯科城下開始反攻,消除了德軍對莫斯科的直接威脅。德軍在莫斯科會戰失敗后,被迫放棄全面進攻計劃。德軍統帥部趁歐洲尚未開辟第二戰場之機,繼續增強蘇德戰場上的德軍兵力,并于1942年夏在蘇德戰場南翼實施重點進攻,企圖迅速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然后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灣。在夏季戰局中蘇軍失利,7月中,德軍進抵頓河大彎曲部,威逼伏爾加河和高加索地區,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形成了復雜局勢。 針對德軍企圖,蘇軍最高統帥部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7月17日開始了斯大林格勒會戰。 蘇軍先后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和斯大林格勒市及其以南實施了兩次防御作戰,共持續了125天。 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基本力量集中于頓河大彎曲部,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團軍防御德軍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 從7月17日起,蘇軍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團軍與德軍第六集團軍進行激烈戰斗,開始了方面軍主要防御地帶的爭奪。德軍企圖對頓河大彎曲部分的蘇軍兩翼實施突擊并將其合圍,從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蘇軍的頑強防御和反突擊打破了德軍的企圖,并遲滯了德軍的進攻。至8月10日前,該部蘇軍退到頓河東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層防御圍廓,阻止了德軍前進。在斯大林格勒的西南方向,德軍坦克第四集團軍也實施了突擊,但遭到蘇軍的頑強抵抗,被迫暫時轉入防御,至8月17日前,也被阻止于外層防御圍廓南部地區。為便于指揮,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分成斯大林格勒和東南兩個方面軍。 8月19日起,德軍再次發起進攻,從西面和西南面同時實施向心突擊,力圖攻占斯大林格勒,并出動幾千架次的飛機對城市進行了密集的轟炸。德軍一部分兵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逼近伏爾加河畔,企圖從北面沿伏爾加河實施突擊奪取該市。撤到西北方向上的蘇軍部隊由北向南實施了反突擊,將該部分德軍阻止于西北郊區。蘇軍最高統帥部又從其戰略預備隊調集兩個集團軍,會同斯大林格勒地域蘇軍的一部分兵力再次對進到伏爾加河畔之德軍實施了一連串的突擊,這就迫使德軍第六集團軍的大部兵力調向北面,大大削弱了其對斯大林格勒的突擊力,在9月13日前該部德軍被阻擊在內層圍廓之外。在斯大林格勒南面的接近地,德軍坦克第四集團軍與蘇軍進行了激戰,德軍突破了防御,對蘇軍第六十四、第六十二集團軍后方構成了威脅。這兩個集團軍奉命撤至內層防御圍廓。這里的激戰一直持續到9月12日。至此,德軍統帥部以第六集團軍和坦克第四集團軍同時出擊,從行進間奪取斯大林格勒的計劃破產了。 當德軍從西面和西南面逼臨城區時,固守斯大林格勒的蘇軍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團軍與德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向市中心的第六十二集團軍各兵團反復發動沖擊,第六十二集團軍與第六十四集團軍的聯系被切斷。27日德軍又發動了第二次強攻,開始了爭奪紅十月村的戰斗和巷戰。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改稱頓河方面軍,東南方面軍改稱斯大林格勒方面軍。10月中旬,德軍第三次企圖攻占斯大林格勒,向拖拉機廠、街壘工廠和紅十月工廠實施了突擊。德軍攻占了拖拉機廠并在2。5公里寬的地段上抵近伏爾加河畔。蘇軍第六十二集團軍的處境極端復雜起來。固守每條街、每幢房屋、每寸土地的戰斗展開了。此時頓河方面軍為了援助斯大林格勒保衛者,在該市以北實施了連續反突擊,第六十四集團軍由南向德軍進攻部隊的翼側實施了反突擊。頓河方面軍和第六十四集團軍的反突擊減輕了第六十二集團軍所受的壓力。11月11日,當蘇軍已充分做好反攻準備時,德軍雖已突入市中七個區中的六個區,但最后一次強攻,仍未能占領整個城市。通過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和市區的激戰,德軍的進攻力已消耗殆盡。 蘇軍最高統帥部在防御戰役過程中就制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計劃。戰役由西南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共同實施。粉碎斯大林格勒地區之德軍的戰略性進攻戰役由三個階段組成:合圍德軍集團;發展進攻和粉碎德軍解救被圍集團的企圖;殲滅被圍德軍集團。11月19日,經過猛烈的炮火準備,西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發起了進攻,揭開了反攻的序幕。次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開始進攻。經過兩天戰斗,蘇軍各方面軍都突破了德軍防御,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得到了向戰役縱深發展進攻的機會。23日,西南方面軍坦克第四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機械化第四軍在蘇維埃農社會合,封閉了在頓河和伏爾加河中間地區對德軍第六集團軍及坦克第四集團軍一部共33萬人的合圍圈。繼而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一邊逐步壓縮包圍圈,同時建立了合圍的對外正面工事,以保障順利地肅清被圍之敵。 德軍統帥部為了給被圍德軍解圍,建立了“頓河”集團軍群。該集團軍群司令官原打算在托爾莫辛和科捷利尼科沃建立兩個突擊集團以解救被圍德軍。但預感到德軍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要滅亡的希特勒,催促司令官不等部隊全部集中完畢就發起進攻,于是科捷利尼科沃德軍集團沿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鐵路于12月12日向蘇軍發起進攻,但進展緩慢,隨后被迫轉入防御。24日,蘇軍對德軍科捷利尼科沃集團發起堅決進攻并粉碎了該集團。16日,西南方面軍和配屬部隊發起了進攻,粉碎了頓河中游地域的德軍并進到德軍托爾莫辛集團的后方。德軍統帥部為制止西南方面軍的迅猛突破,被迫耗盡了用于進攻斯大林格勒的預備隊。這一進攻迫使德軍最高統帥部最后放棄了解救被包圍于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的企圖。 1943年1月初,壓縮在包圍圈中的德軍態勢急劇惡化,已經沒有任何解決的希望。為了停止流血,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頓河方面軍領導人向德軍第六集團軍發出最后通牒,要德軍根據慣例條件投降,但遭到德軍拒絕。10日,頓河方面軍開始了旨在分割并各個消滅被圍德軍的進攻,德軍被分割成兩部分。31日德軍南集群被消滅,以第六集團軍司令為首的殘部投降。2月2日德軍北集群殘部投降,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蘇軍消滅了德軍在蘇德戰場總兵力的四分之一約150萬人。由德軍及仆從軍所組成的最大軍隊集團徹底遭到覆滅。 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取得的勝利具有重大的政治、軍事意義。這次勝利,對爭得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轉折作出了決定性貢獻。斯大林格勒會戰的結果,使蘇軍從德軍手中奪取了戰略主動權,并一直保持到戰爭結束,同時它鼓舞了各國人民同法西斯占領者進行更加堅決的斗爭。 相關專題:二戰回顧:斯大林格勒會戰 。
熱心網友
它是一場巷戰,這個戰役是很著名的,兵力雙方都有近百萬,它關系兩個國家的存亡。你可以看看斯大林的書,我看過的,不過在網上不好講哦!
熱心網友
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會戰是前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該方向上的德軍集團而進行的一次會戰。這次會戰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1943年2月2日結束,歷時六個半月。按蘇軍作戰性質,會戰分為防御戰役和進攻戰役兩個階段。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爾加河下游西岸、頓河大彎曲部以東的60公里處,是蘇聯歐洲部分東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水陸交通樞紐、歐亞兩洲的咽喉,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 基地,在軍事上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斯大林格勒會戰是在頓河西岸的遼闊草原到伏爾加陡峭河岸之間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從此,蘇聯紅軍開始大反攻,陸續收復了失地,并最先攻入德國本土。德國法西斯則步步后退,走向下坡路。蘇聯人民和軍隊是抗擊德國法西斯侵略的主力軍。
熱心網友
偉大的轉折——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l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蘇聯人民在斯大林領導下開始了偉大的衛國戰爭。 一開始,德軍來勢兇猛,很快占領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地區。但是在蘇聯軍隊的英勇反擊下,他們進攻勢頭逐漸減弱了。希特勒要在3個月內消滅蘇聯的計劃破產了。他又決定重點進攻莫斯科。在斯大林親自指揮下,莫斯科的軍民經過40天的浴血奮戰,殲滅了大批德軍,取得了勝利,打敗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此,蘇軍開始了反攻,收復了大片土地。而德軍節節敗退,只能防御了。 希特勒氣急敗壞,決心孤注一擲,全力進攻斯大林格勒(現在的伏爾加格勒)。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爾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干線——伏爾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戰前居民約60萬人。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地區是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產區,這是德國當時急著要得到的物資。對蘇聯來說,在烏克蘭被德軍占領以后,斯大林格勒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經濟區域唯一的交通咽喉,關系到莫斯科的安全。既然斯大林格勒對雙方都是至關重要的,那么這場戰役有多么殘酷就可想而知了。 從1942年7月中旬開始,德軍相繼投入了150萬大軍,向斯大林格勒展開猛攻。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計劃。 德軍集中了將近40個師的精銳部隊,每天出動上千架次的飛機,把100多萬顆炸彈投向這座城市,城市的建筑幾乎全部被毀。但是,在斯大林“不讓敵人前進一步,用一切力量消滅敵人”的號召下,蘇聯軍民誓死抵抗,人人手執武器在廢墟中和沖進市區的德軍展開搏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沖上來。為了打敗法西斯,他們付出了重大犧牲。尤其是青少年們,他們懷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投入戰斗。在激烈殘酷戰斗的日日夜夜里,這里沒有前線和后方的界線。在這里作戰的部隊中有16萬多名黨員和24萬多名共青團員。在78名共青團區委書記中,有47名成為前線的戰士。共青團培訓了7。5萬名姑娘,使她們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有一名護士為了保護隱藏在戰壕里的傷員,端起機槍消滅了30多個德寇,自己身負重傷,仍堅持到自己部隊趕到。少先隊員米沙·羅曼諾夫和他的父親也參加了游擊隊。在一次敵我力量懸殊的戰斗中,英勇的游擊隊員都倒下了。只剩下米沙一個人,他沒有絲毫的畏懼,繼續向敵人射擊,直到被德寇團團圍住,中彈犧牲。 這個戰役從它的外圍防御戰,到近郊的防御戰,到市區的爭奪戰,盡管德軍以優勢的兵力和陸空強大的攻勢節節進逼,但是蘇聯軍民發揚高度愛國主義精神,誓死保衛斯大林格勒,始終沒有讓德國法西斯占領這個英雄的城市。而德軍久戰不勝,已經士氣低落。加上嚴寒和饑餓的威脅,很多人被凍死,戰斗力大大減弱。戰爭形勢開始發生了重大變化。 11月19日,蘇聯紅軍經過殊死戰斗,終于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他們對德軍開始了大反攻。只用了5天,就迅速突破了德軍防線,把33萬德軍團團包圍起來。 而在這時候,不可一世的希特勒竟帶著高級將領們到阿爾卑斯山上觀賞雪景去了。當他回到大本營的時候,已是紅軍反攻的第4天。當晚,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六軍團司令保羅斯拍來電報,說德軍20個師全被包圍了。但是希特勒不準他們突圍撤退。 到了1942年1月底,這場戰役已接近尾聲。德軍被分割在三小塊袋形陣地中。保羅斯垂頭喪氣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行軍床上,陷入了萬分絕望的情緒中,他手中拿著希特勒的電報,上面寫著:不許投降,第六軍團必須死守陣地,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可讓他感到不好受的是,向他們祝賀的電報像雪片一樣飛來。那個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在意大利消磨了大半個冬天,手上擺弄著珠寶,身上穿著皮大衣,大搖大擺給保羅斯打來電報:第六軍團的英勇奮戰將名垂青史,后世子孫將會驕傲地談起……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自我犧牲精神。 希特勒在得知德軍陣地即將被攻破的時候,又急忙發電報升保羅斯為陸軍元帥,110名軍官也各升一級。這顯然是希望這種恩典能加強德軍將土“光榮殉職”的決心。 然而,這批德軍軍官并沒有這個決心。2月2日,斯大林格勒大會戰勝利結束了。9。1萬名德軍官兵,其中包括保羅斯在內的24名高級將領,在冰雪途中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亞戰俘營。這批戰俘饑腸轆轆,身患凍傷,大部分還負有彈傷。他們個個神情頹喪,抓緊裹在頭上滿是血污的毛毯,來抵擋零下24攝氏度的嚴寒。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從此,蘇聯紅軍開始大反攻,陸續收復了失地,并最先攻入德國本土。德國法西斯則步步后退,走向下坡路。蘇聯人民和軍隊是抗擊德國法西斯侵略的主力軍。 。
熱心網友
就是 打仗!!
熱心網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擊戰前的一大戰。在保衛莫斯科之前的一戰,蘇聯紅軍勝利了,后來一直勝了。反攻到柏林,希特勒敗了。
熱心網友
哈哈,2個大師的百科全書搬來了又
熱心網友
很好學的孩子! 長見識~
熱心網友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人民為抗擊法西斯德國及其同盟者的侵略而進行的偉大衛國戰爭中的一次決定性戰役。 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位于蘇聯內河航運干線伏爾加河下游西岸,是連接蘇聯歐洲部分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斯大林格勒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是得是失都將對整個戰局將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成為蘇、德雙方激烈爭奪的重點。 莫斯科會戰后,德軍統帥部趁英美尚未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之機,繼續增強蘇德戰場上的德軍兵力。企圖迅速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然后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灣。到1942年5月初,與蘇軍作戰的德軍已有217個師、20個旅,約占德軍及其附庸國陸軍總數的80%;6月底,又增至230個師、26個旅,火炮和迫擊炮3000門,坦克500輛,作戰飛機1200余架。 針對德軍的企圖,蘇軍最高統帥部于7月12日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總計兵力達12個師16萬余人,火炮和迫擊炮2200余門,坦克約400輛,飛機454架。此外,遠程航空兵150-200架轟炸機、防空航空兵第102師60架殲擊機也在這里參戰。雙方對比,敵人比蘇軍多0。7倍,炮兵和坦克多0。3倍,飛機多1倍多。 戰役首先是在斯大林格勒外層地域展開的。從7月17日起,德第六集團軍企圖對頓河大彎曲部分的蘇軍兩翼實施突擊并將其合圍,從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蘇軍的頑強防御和反突擊打破了德軍的企圖,并遲滯了德軍的進攻。德軍統帥部企圖從西面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計劃破產后,又集結重兵對斯大林格勒東北方向實施突擊被迫將坦克第4集團軍從高加索方向調了過來,以便向斯大林格勒施行鉗形攻勢,但遭到蘇軍的頑強抵抗,被迫暫時轉入防御。至17日,德軍在此也被阻止在外層防御之外,敵人從南面突入斯大林格勒的企圖也失敗了。 8月19日,德軍第6集團軍和坦克第4集團軍再度發起進攻,力圖通過從西面和西南面同時突擊攻占斯大林格勒。23日,第6集團軍和第14裝甲軍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爾加河。斯大林格勒防空地域的部隊在抗擊這一突擊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日,德軍航空兵出動2000架次,對斯大林格勒進行狂轟濫炸。在空戰中,蘇軍飛行員和高射炮手擊落敵機120架。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從預備隊中調來兩個集團軍,會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所屬集團軍從北面對敵人實行反突擊,這就牽制了第6集團軍的一部分兵力,使斯大林格勒保衛者的處境得到改善。德軍被阻止在西北市郊。但是,8月初,希特勒把意大利第8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投入交戰,9月底又將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投入交戰,而德軍第6集團軍的基本兵力則集中用于直接奪取城市的斗爭。至9月底,在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達80多個師,希特勒統帥部力圖在最短時間內攻占斯大林格勒。 9月12日,德軍從西面和西南面也逼近了城市。保衛斯大林格勒市區的任務主要由崔可夫中將指揮的第62集團軍和舒米洛夫少將指揮的第64集團軍共同擔負。市內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工廠、每一座學校、每一幢樓房,都要經過多次反復爭奪。德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后,9月25日才攻占了市中心和南部的一部分。9月27日以后,該軍主力轉向北部工廠區。在大量坦克的配合下,德軍于10月14日攻占了拖拉機廠,前出到伏爾加河,從而切斷了蘇軍第62集團軍一部分兵力與主力間的聯系,將其壓迫至伏爾加河河岸一帶。此時,德軍在市北部展開進攻,都未成功。在此期間,近衛第1集團軍和第24、第66集團軍于9月在該市以北實施的幾乎沒有間斷過的反突擊,在市南發動進攻的第57、第51集團軍牽制了敵人大量兵力,給斯大林格勒保衛者以有力支持。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改稱頓河方面軍,司令員為羅科索夫斯基中將,東南方面軍改稱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員為葉廖緬科上將。10月15日,德軍從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地域一個狹窄地段突至伏爾加河地域。11月11日,德軍最后一次試圖攻占該市,但始終未能占領整個城市。通過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和市區的激戰,德軍的進攻力已消耗殆盡。 1942年11月8日,斯大林格勒會戰的防御階段終于結束。這一階段,德軍死傷約70萬人,損失火炮和迫擊炮2000余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000余輛,作戰飛機和運輸機1400余架。希特勒統帥部企圖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計劃和1942年夏秋戰局計劃均告破產。 蘇軍最高統帥部在戰役防御階段中就制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計劃。反攻的意圖是,通過從謝拉菲維奇地域和克列茨卡亞地域的頓河登陸場及從斯大林格勒以南薩爾帕群湖地域分別實施突擊,粉碎敵人掩護其突擊集團兩翼的軍隊,并在沿卡拉奇、蘇維埃茨基向心方向發展進攻時,圍殲直接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戰的敵軍主力。11月中旬,反攻準備完畢。反攻開始前, 11月19日,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第65集團軍實施突擊,拉開了反攻的序幕。 次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于11月20日轉入攻勢,經過5天的反攻,蘇軍包圍了進犯斯大林格勒的德軍主要集團22個師。蘇軍步兵到達快速部隊占領的地域后,建立了更緊密的包圍圈,以保障順利地肅清被圍之敵。 1942年11月底,希特勒幾乎把他擁有的全部后備兵力投向斯大林格勒方面,企圖解救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軍。蘇軍最高統帥部識破了敵人的圖謀,指示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轉入圍殲德軍增援集團,把消滅德軍被圍集團的任務交給頓河方面軍負責。12月12日,德軍從科帖爾尼科沃地域向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發起進攻,企圖從南面沖向被圍集團。12月23日,德軍推進到梅什科瓦河地區,但由于蘇軍的頑強抵抗,進攻受阻。 12月16日,為消滅德軍援兵,蘇軍西南方面軍在頓河的大彎曲處轉入了決定性的進攻。24日起,蘇軍西南方面軍與新調來的德軍展開激戰。德軍統帥部為制止西南方面軍的迅猛進攻,被迫耗盡了用于進攻斯大林格勒的預備隊。這一進攻迫使德軍最高統帥部最后放棄了解救包圍于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的企圖。 1943年1月初,壓縮在包圍圈中的德軍態勢急劇惡化,已經沒有任何解決的希望。為了停止流血,蘇軍最高統帥部向被圍德軍的指揮部發出最后通牒,令其停止抵抗,但遭到了拒絕。10日,蘇軍頓河方面軍向被圍德軍發起旨在分割并各個消滅被圍德軍的進攻。31日德軍南集群被消滅,以第六集團軍司令為首的殘部投降。2月2日德軍北集群殘部投降,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這次會戰歷時長達200天之久,法西斯集團在會戰中被打死、打傷、俘虜和失蹤的官兵約達150萬人,占其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四分之一。 斯大林格勒戰役在顯示了蘇軍業已增強的威力及其很高的軍事學術水平的同時,為世界軍事展現了一卷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戰略性防御戰役的磅礴畫卷。在會戰中,為圍殲敵軍重兵集團,蘇軍先后出色地實施了大規模的戰略性防御戰役和進攻戰役,其中的防御戰的出色運用,不僅為蘇軍后來的進攻戰及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是防御戰成功運用的典范,永遠彪炳史冊。 。
熱心網友
看資料去
熱心網友
這是我看見的最可愛的問題了!!!
熱心網友
翻一下世界歷史書吧,上面講得很清楚.
熱心網友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役!~!它阻止了德軍的前進的腳步!!~!使歐洲其他國家有時間組織力量反擊!!!~!是二戰的轉折點
熱心網友
你這個問題放錯地方了
熱心網友
呵呵,你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