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和王母有沒有姓名?他們在現實的生活中是否有原形?比如那個歷史人物!謝謝
熱心網友
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為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間、地府之事。亦稱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據《玉皇本行集》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舍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有說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的簡稱。道教所供奉最高的神。)西王母亦稱王母娘娘,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近日,我國一些學者研究認為,王母娘娘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據實地考察發現,距今3000至5000多年前,存在過一個牧業國度——西王母國,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侖、祁連兩大山脈相夾的廣闊地帶,青海湖環湖草原、柴達木盆地是其最為富庶的中心區域。西王母古國當時的“國都”在今青海天峻縣一帶。 王母娘娘原是部落女首領 曾和周穆王、漢武帝相會,“蟠桃會”的神話傳說流傳最廣 據甘肅省文聯主席程士榮介紹,西王母神話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于王母娘娘的記載有很多,晚唐詩人李商隱在游涇川時曾在詩中寫道:“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西王母和周穆王的會見,據專家研究認為,這是西部民族和東部中原民族和睦相處的寫照。《漢武帝故事》中也有關于西王母的描述:“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她將三千年才結一次的仙桃贈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表現了她愛的深沉癡心。 被神話了的王母娘娘,按理說,不該有什么男女情欲,但是人們既把她神化,又要將她世俗化,把她與玉帝聯系在一塊,還讓他們生了七個女兒,名為“七仙女”,其中最小的女兒私自下凡嫁給了窮莊稼漢董永。《嫦娥奔月》也是流傳甚廣描寫王母娘娘的故事之一;《西游記》中第七回描寫王母娘娘在瑤池舉辦的“蟠桃會”,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 涇川回山王母宮是一處專門的、完整的關于西王母的圣地 一直致力于西王母文化研究工作的涇川縣政協副主席劉映祺認為,西王母古部族存在的時代,從最早的神話傳說來看,大致在“五帝”時代。然而,五帝時代因為是傳說時代,各部族的疆界不明,無據可資。 據《海內西經》記載,昆侖山是西王母所居。昆侖山脈位于今新疆、西藏、青海境內。然而中原民族知世有昆侖,實是戰國之后的西部地理概念,說西王母居昆侖,不及旁論,僅一理便可明了是后人所指的地方。因為西王母是漢民族廣泛崇敬的先人?而今昆侖山下是少數民族地域?少數民族中并不見對西王母有特別崇拜心理。這說明西王母并非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先人,亦說明古西王母部族很早就融入了中原民族,今已不獨存在,否則西王母傳說就不會存在于漢文化中,而是應存在于今昆侖山下的少數民族文化中。 昆侖有西王母是中國西部地域擴大之后,西王母作為中國西方的神靈,按其居西的方位,在中國西部萬山之最的昆侖山應有其廟堂。此情即如西王母在中國東部的泰山亦有廟堂一理,是西王母文化傳播的結果,按照上言所確定的中國西部界線,以及前文對西王母古部族的歸屬,作為古戎族的祖先來研究,西王母古部族的生息地只能在涇、渭、洛三河中上游地域,其祖廟也應在這一地域。 從涇川回山王母宮遺存的建筑內容資料來看,不似其他地方一廟、一池這樣簡單的遺存,而是一處專門的、完整的關于西王母的圣地。 涇川回山王母宮無論從所處的古西部地理位置、遺存及多種古籍的記載、當地民俗信仰都與西王母息息相關,確認為是古西王母部族生息之地的祖廟所在。由于戰國時期后,涇川回山周圍的廣大地域已成為中國內地,再言是西部外域,已與當時歷史不符,且失去了神靈的無限神秘感,加之西王母古部族早已不存在,所以,戰國之后的文人在整理關于西王母的神話傳說時記在了昆侖山,實為西王母文化西移的結果。 天峻縣西南一口深十幾米的山洞,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國女首領的居所 將西王母、瑤池、玉山等問題放在西周時代來考察,就會有新的發現。西周時期,周朝西方邊疆沒有越過隴山(今六盤山、關山),《左傳·昭公九年》的一段記載很能說明問題:“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史記·周本記》記載:“明年,伐密須。”又“共王游于涇上,密康公從”。“一年,共王滅密。”密須是今靈臺縣境內的一個由戎族人建立的小邦國,后被周人征服。這幾個例子說明西周西疆在今扶風至靈臺一線,周穆王西征不會距離此地太遠。 《古今圖書集成》平涼府古跡考記:“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脈自昆侖來,上有王母宮,下臨涇水,一名宮山。周穆王、漢武帝嘗至此。”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回中山名聞天下?與回中古道有著密切關系,是漢唐“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名山。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回中宮是秦漢帝王的行宮,漢代回中宮在今涇川縣回中山。 由于回中宮位于回中道上,秦漢封建統治者對此十分關注。多次巡幸至此。由此看來,西王母與周穆王、漢武帝約會的故事并非純屬虛構,而是在一定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推斷演繹出來的。 有關西王母與回中山更早的文獻資料記載我們已經很難覓到,可以肯定,最晚到了唐代,人們便認定涇川縣回中山是西王母故地。唐代后期,涇川回中山已經有了專門祭祀西王母的殿堂,也有了“王母宮”這個名稱。 古國雖已消失在歷史的漫漫塵煙里,然而仍為后人留下了它曾經存在的蛛絲馬跡。天峻縣西南20公里處,一座獨立的小山西側有一口深十幾米的山洞。據學者考證,這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國女首領的居所,已命名為西王母石室。石室內有千姿百態的巖畫和過往僧道題寫的經文、繪畫。石室對面曾建有西王母寺,已經坍塌為平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掘出土了有“長樂未央”“常樂萬億”銘文的漢瓦當等珍貴文物,說明西王母寺遺址當屬漢代,從而證明早在漢代人們已公認此石室與西王母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資料鏈接:西王母神話的演化 西王母的神話故事歷經了兩次演化。漢代是西王母神話傳說演化的第一個階段。這個時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又稱昆侖山)的石洞中,是一個人面獸身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長著牛角、滿身豹紋、聲音如犬吠的怪獸——狡,還有長著紅色羽毛、喜好食魚的三青鳥。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西王母神話傳說演化的第二個階段。此時,人們把西王母神話傳說和周穆王西征、漢武帝西巡的歷史事實聯系起來,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傳說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瑤池相會的故事廣為流傳,影響很大。神話傳說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漸完善起來的,并且與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山海經》中,她是一個穴居善嘯、似人非人、似獸非獸的怪物。在《穆天子傳》中,變成了一個雍容平和、能唱歌謠、熟諳世情的婦人。在《漢武帝故事》中,又變成了一個年約三十、容貌絕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學作品中,多有對西王母的描繪,稱她是“瑤池金母”,開種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開壽宴,諸仙前來為她上壽,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寫。 。
熱心網友
玉皇大帝就是泰山東岳大帝!
熱心網友
玉皇大帝,他在嗎??????
熱心網友
如果是兄妹,也就都姓張啦...不會吧,中國是論理國家,應該不會亂來作故事的!!
熱心網友
傳說玉帝姓張,所以張姓沒有幾個當皇帝的。
熱心網友
玉皇大帝好像姓張
熱心網友
玉皇姓,名自然,號有人.
熱心網友
根??W?飛?著《諸神?髕妗罰窕蝕蟮凵霸且??寨主,名叫??友人,又稱??百忍。 王母娘娘又稱西王母、王母,在傳說中是我國古代西方以豹為圖騰的部落首領,他居住在昆侖山上。昆侖山位于“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山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山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燃)”。《后漢書·西域傳》上也有記載:大秦國“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處”。昆侖山又稱玉山,“是西王母之所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