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封閉基金利潤豐厚,封閉式基金折價飄香  投資者在選擇封閉式基金時,一方面要考慮絕對折價幅度在40%左右,另一方面應適當參考基金業績,最好凈值在1元附近。這樣,即使沒有“封轉開”的利好,投資者也可能會享受分紅收益。例如基金同益、基金景宏等現價在0.55元極具吸引力。 近期封閉式基金比較活躍, “近期市場止跌回暖,封閉式基金功不可沒。”嘉實基金某投資總監表示。   銀河證券首席基金分析師胡立峰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截至7月29日,54只封閉式基金凈值總額和市值總額的差額為300.36億元,基于到期轉開放或提前轉開放的預期,300.36億元的差額實際是封閉式基金為市場提供的“利潤”。   他還表示,封閉式基金折價是市場正常現象,但38.12%的貼水,是國內外絕無僅有的。   他認為,300億元的差額是封閉式基金的戰略性資源。不管市場有什么理由、有什么觀點,但這不可能讓300億元的戰略性資源損耗殆盡。   招商基金公司一位人士認為,封閉式基金值得長期關注。但是該人士也提示,封閉式基金市場方面,不會影響其長期的投資價值。 眾所周知,每只封閉式基金在基金合同中均規定了到期時間。2006年和2007年,歷史上最集中的套現狂潮將集中爆發。   第一只到期的封閉式基金,是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興業(500028),在2006年11月14日到期。在未來3年之內,包括基金興業在內,共有23只封閉式基金到期,時間最短的是基金興業1.37年,較長的是基金鴻飛接近3年。   封閉式基金到期將轉為開放式基金或直接清盤,屆時再轉為封閉式基金的可能性為零。截至2005年7月1日這一時點,這23只基金規模合計141億份基金單位,凈值總額合計130.10億元,市值總額合計102.48億元,平均貼水率為21.23%。   不過,據了解,截至7月29日,54只封閉式基金凈值總額和市值總額的差額為300.36億元,基于到期轉開放或提前轉開放的預期,300.36億元的差額實際是封閉式基金為市場提供的“利潤”。   由于封閉式基金的定價處于凈值外,很大程度上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所以這就提供了大量操控基金價格的機會,這對大機構資金當然具有很大的誘惑力。然而,開放式基金的贖回則是完全按照凈值計算,同期還要減去手續費,其對機構資金的吸引力自然有限。  業內人士指出:“當市場大幅下跌,封閉式基金的市價對基金凈值有很大貼水時,是投資者購買的絕好時機。” 2005年6月9日,中國證監會頒布了《關于基金管理公司運用固有資金進行基金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基金管理公司將其固有資金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   其后不久,多家保險公司就向各大基金公司發出公函,要求他們運用固有資金購買旗下封閉式基金,特別是大型封閉式基金,解決高折價率問題。這對封閉式基金而言,已經是將它們推上了市場浪尖。   而7月底,全國社保理事會向嘉實、長盛、易方達、招商等4家基金管理公司下達了新的投資組合,隱含可投資封閉式基金的規模合計是8億元,加快了封閉式基金上漲的幅度和速度。   雖然市場還普遍認為這8億元才是封閉式基金獨立走強的直接原因,但是我們更不能否認,封閉式基金的過高折價和其中的部分即將到期早已使它們凸顯價值。   在國外成熟市場上,封閉式基金的交易通常以基金凈值10%-15%的折價運行,但是國內市場卻不是這樣,封閉式基金的折價長期以來在30%以上,并且隨著大盤的下跌愈演愈烈。截至2005年6月30日,54只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幅度達到33.56%,規模20億以上的封閉式基金如基金同益、基金景宏等折價幅度更是高達40%。   但是隨著封閉式基金到期日的臨近,封閉式基金的投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因為,實際上封閉式基金到期之后,只有清盤、轉開放、延續契約3種處理方式,而有決定權的基金持有人幾乎不可能選擇延續契約。   所以,如果封閉式基金到期,最終無論是清盤還是轉開放,價格都將逐步向凈值逼近。2004年下半年來,一些小盤封閉式基金的反復活躍就是基于此。而且,作為投資者,由于現在買入封閉式基金成本是折價后的市價,所以實際的潛在收益率比折價更高。     通過統計,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與以往基本是小盤基金反復活躍不同的是,此次大盤基金表現更佳,而這些基金恰恰是當時絕對折價幅度大、實際潛在收益率更高的基金。這就說明此次上揚并非僅僅是對封閉式基金“持有到期的策略”的認同,還含有對“封轉開”蒙?利好的期待和對封閉式基金折價幅度過大的糾偏。     投資者在選擇封閉式基金時,一方面仍可考慮絕對折價幅度,另一方面應適當參考基金業績,最好凈值在1元以上或者1元附近。這樣,即使沒有“封轉開”的利好,投資者也可能會享受分紅收益。例如基金同益、基金景宏等等等。 封閉式基金長期處于折價交易狀態,使基金更具吸引力。   此外,有消息稱,證監會將借鑒美國“401K”計劃,啟動養老金入市,這將增加對基金的新需求。 各路資金借道基金入市的需求量增大,基金投資的黃金時代來臨。建議繼續關注凈值回升較快和折價率較大的品種。   多家保險公司就向各大基金公司發出公函,要求他們運用固有資金購買旗下封閉式基金,特別是大型封閉式基金,解決高折價率問題。這對封閉式基金而言,已經是將它們推上了市場浪尖。   而7月底,全國社保理事會向嘉實、長盛、易方達、招商等4家基金管理公司下達了新的投資組合,隱含可投資封閉式基金的規模合計是8億元,加快了封閉式基金上漲的幅度和速度。   雖然市場還普遍認為這8億元才是封閉式基金獨立走強的直接原因,但是我們更不能否認,封閉式基金的過高折價和其中的部分即將到期早已使它們凸顯價值。   在國外成熟市場上,封閉式基金的交易通常以基金凈值10%-15%的折價運行,但是國內市場卻不是這樣,封閉式基金的折價長期以來在20%以上,并且隨著大盤的下跌愈演愈烈。截至2005年6月30日,54只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幅度達到33.56%,規模20億以上的封閉式基金折價幅度更是高達45.37%。   但是隨著以基金興業為代表的封閉式基金到期日的臨近,封閉式基金的投資價值開始受到關注。因為,實際上封閉式基金到期之后,只有清盤、轉開放、延續契約3種處理方式,而有決定權的基金持有人幾乎不可能選擇延續契約。   投資者在選擇封閉式基金時,可考慮絕對折價幅度,這樣,即使沒有“封轉開”的利好,投資者也可能會享受分紅收益。例如基金同益、基金景宏等等。

熱心網友

未被發現的金礦!

熱心網友

你給大家講講怎么個買法,跟股票一樣嗎

熱心網友

基金和股票是一樣的,大盤漲它就漲,大盤回調它也一樣跟著回調。

熱心網友

no

熱心網友

目前基金筑頭明顯,等回調結束后,的確可以考慮介入。

熱心網友

是的,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