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詩人馬里內蒂在巴黎《費加羅報》上發表《未來主義的創立和宣言》。宣言一方面謳歌現代工業文明、科學技術使傳統的時間與空間的觀念完全改變,“宏偉的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美——速度美”,因而主張未來的文藝應當反映現代機器文明、速度、力量和競爭;另一方面詛咒一切舊的傳統文化,掃蕩從古羅馬以來的一切文化遺產,主張摧毀一切博物館、圖書館和學院。他們高喊:“干起來吧!點燃圖書館的書架!把河水引來淹掉一切博物館畫廊,啊!看著那些自命不凡的古畫被撕破了,褪色了,在水面上隨波逐流地飄浮是多么地開心!舉起斧頭鐵錘毫不手軟地搗毀那些被人奉若神明的城堡吧!” 1910年3月8日畫家波丘尼、卡拉、巴拉等也響應地發表了《未來主義畫家宣言》,4月初又發表了《未來主義繪畫技巧宣言》宣言表明,他們的繪畫技巧,從本質上說仍然來源于立體主義。他們在立體主義多視點的基礎上加上了表現速度和時間的因素。雕塑方面的未來主義是由波丘尼實行的,他于1912年4月11日發表《未來主義雕塑宣言》,宣布“絕對而徹底地拋棄外輪廓線和封閉式的雕塑,讓我們扯開人體并且把它周圍的環境也包括到里面來”。 1914年7月11日由圣特利亞發表《未來主義建筑宣言》,主張用機械的結構與新材料來代替傳統的建筑材料,而城市的規劃則以人口集中與快速交通相輔相成,建立一種包括地下鐵路、滑動的人行道和立體交叉的道路網的“未來城市”計劃。并用鋼鐵、玻璃和布料來代替磚、石和木材來取得最理想的光線和空間。 還有《未來主義服飾宣言》號召人們廢除色彩暗淡、線條呆板,的服飾,代之以色彩鮮明,線條富有運動感的新服飾。 這個流派到1918年大戰結束,實際上也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