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此文怎解?
熱心網友
不知出處,試譯之:憑借這件事,我認為對待母親不妨像對待父親一樣,因為那愛是相同的:憑借另一件事,我以為對待君王也可以像對待父親一樣,因為那敬是相同的。我們對母親的愛和對君王的敬,可以在父親身上得到統一。 雖欠準確,大意不會錯。
熱心網友
本文出自《孝經》士章第五 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考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对姟吩疲骸纲砼d夜寐,無忝爾所生?!? 翻譯如下: 資:供給的意思 侍奉父親所給予的來侍奉母親,是因為一樣的愛;侍奉父親所給予的來侍奉君王,是因為一樣的敬重。所以侍奉母親是因為愛,而侍奉君王側重于敬重,敬、愛兼而有之就是侍奉父親。所以考量侍奉君王的標準是忠。以敬重來侍奉長者就和順。忠和和順不丟失用來侍奉上級,這樣才能保住他的俸祿和位置,這樣才能守住他的祖業。這就是士大夫的孝。《詩經》說:“早起晚睡,辛勤勞作,才不會有愧于生你的父母”
熱心網友
不是太明白,誰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