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錄機不能連續刻錄,是會導致加速光頭老化吧,刻錄機工作多久,或者多少數據,需要停止多久,是不進行刻錄,還是關閉電腦?
熱心網友
我一本正經地胡說一下吧。 一、盡可能在配置高的機器上刻錄 筆者在多次刻錄的實踐中發現,在高性能的計算機上刻錄的成功率要明顯高于在性能低的計算機上刻錄的成功率,如果電腦的配置太低,刻錄過程中大量的數據會使機器負荷加重。因此,為了盡量避免損失,最好在配置高的計算機上進行刻錄。一般來說,計算機的CPU至少應在PⅡ200以上,內存應在64M以上,因為這兩方面對系統資源的影響都比較大,所以它們的配置越高當然系統的性能也就越好了。 二、刻錄前最好先進行測試 盡管很多刻錄機都支持直接寫入功能,但為了保險起見,筆者還是建議大家最好先使用測試功能進行一次測試,因為在測試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例如計算機性能不穩定,光驅的讀寫速度跟不上,或者是讀盤過程中出現高噪音等等,一旦出現了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及時采取措施調整,并降低刻錄的速度,直到上述故障全部排除為止。可以這么說,測試是正式刻錄的模擬演習,它可以把在正式刻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全部事先檢查出來。目前幾乎所有的刻錄軟件都有“刻錄前先做模擬測試”的選項,為了防止刻壞盤片,筆者建議大家復選此選項。 三、刻錄過程中不要運行其他程序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正常地運行光驅會減慢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如果計算機本身的配置不高,就有可能導致死機現象。而使用刻錄光驅來刻寫光盤消耗的系統資源會更大,如果這時我們再運行其他程序,就有可能會造成數據傳輸過程不順暢,從而會在刻錄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噪音,嚴重的就有可能導致系統繁忙,響應遲鈍或者死機現象。所以,我們在刻錄過程中,盡量不要執行另外的程序,或者在刻錄之前把可能會運行的程序事先屏蔽掉,例如關閉屏幕保護程序、定時警報程序、自動撥號、自動訪問程序以及其他可能會被觸發運行的程序。 四、開始刻錄時盡量先用慢速 盡管市場上流行的刻錄機都支持4倍以上的速度來刻寫光盤,但是速度太快可能會造成讀寫數據的不穩定,如果刻寫途中再遇到其他不穩定的因素,就會導致刻錄的數據發生中斷現象,嚴重的可能會把光盤損壞。另外,較高的刻盤速度可能會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噪音,從而影響最終的光盤刻錄效果和性能。因此,在開始嘗試刻錄時,我們一定要先使用比較慢的速度來刻錄,看看在刻錄過程中是否有噪音出現或者其他不穩定的因素存在,一旦出現意外情況我們可以及時采取措施來補救,而不致于毀壞光盤。在設置刻錄速度時,一般的刻錄軟件都會提供一倍速、二倍速以及四倍速等幾個選項的,在開始刻錄時我們最好選擇一倍速來進行刻錄。 五、硬盤的容量要大、速度要穩定 現在的光盤刻錄機基本上都是從硬盤上將數據先讀入刻錄機的緩存中,然后再從緩存中寫到盤片中的。因此,硬盤是否能穩定地傳輸數據對光盤刻錄能否成功有極大的影響。所以,選擇一個傳輸速度穩定的硬盤至關重要。另外,在錄制期間輸入的數據首先傳送到緩沖區中,然后該緩沖區可連續地將數據流送到錄制器的激光寫機構。硬盤的容量大,可以提供較大空間的硬盤緩沖區,從而可以確保數據流的連續。 六、要保證被刻錄的數據連續 由于刻錄機在刻錄過程中,必須要有連續不斷的資料供給刻錄機刻錄到光盤的空片上,如果緩沖區已空卻還得不到資料,就會導致刻錄失敗。所以,我們在刻錄前一定要認真做好準備工作,確保被刻錄的數據完整連續。要保證數據的連續,一般來說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1。首先通過文件操作命令,把需要刻錄的一些文件都存放到同一個分區中,并且把該分區中不需要的文件信息刪除掉,以便能騰出更多的硬盤空間。 2。經過文件的移動、刪除操作后,硬盤上的數據可能會變得比較混亂,那么光驅讀寫這些數據的時間可能會加長,所以我們還必須對硬盤進行整理碎片的操作。一個已整理完碎片的硬盤可以提供對文件的快速訪問,因為文件不再零散地分布在硬盤上。文件能被快速檢索,所以錄制性能能夠得到改進。 3。為了加快刻錄的速度,我們可以在刻錄前先錄制一個物理盤片映像,然后再由該映像進行光盤錄制。幾乎所有的刻錄軟件都支持這種盤片的創建方式。如果我們的系統有多個驅動器,則應確保該物理盤片映像被存儲在快速的硬盤驅動器中。 4。為了避免在刻錄盤片過程中出現數據中斷現象,我們還要運行硬盤修復程序。大家可以使用Windows系統內置的scandisk掃描程序,也可以使用其他專業的掃描程序。 七、刻錄之前要關閉省電功能 通常刻錄一張光盤需要20-30分鐘的時間,如果我們在刻錄過程中,啟用了省電功能,就有可能導致計算機突然失去響應而停止工作,從而損壞盤片。要關閉省電功能,我們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去操作:首先,用鼠標打開控制面板窗口,在其中找到電源管理圖標,然后用鼠標雙擊它,打開電源管理窗口。在該窗口中將電源使用方案設為“始終打開”,而在“關閉監視器”及“關閉硬盤”兩個選項中均設為“從不”模式。接著重新啟動計算機,進入CMOS設置界面,在該界面中將“Power Management”中的“Power Saving”設置為“NONE”。最后保存CMOS設置,并退出重新啟動計算機。 八、刻錄前的病毒檢測等工作 由于刻錄工作是一項要求比較嚴格的工作,在該項工作過程中遇到任何細小的錯誤,都可能使得光盤報廢或出現部分損壞。因此,在刻錄前,要認真做好準備工作,排除一切可能影響刻錄不穩定的因素。其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應該使用殺毒軟件對自己的電腦進行殺毒,并關閉掃毒程序,否則也許CIH、木馬等一些病毒已經隱藏在其中。說不定,到時我們花費了很長時間才刻出的盤就是一張傳染病毒的“毒盤”。 2。關閉光驅的自動插入通告功能。設置時,用鼠標一次單擊“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器”→“CDROM”→“屬性”→“設置”,然后在彈出的窗口中將“自動插入通告”功能一項屏蔽掉。 3。為了防止屏幕保護程序突然運行,影響刻錄工作的穩定性,我們可以打開控制面板窗口,在該窗口中將屏幕保護程序設置為“無”。 4。為了防止計劃任務在刻錄時運行其他程序,用鼠標右鍵單擊任務條上的計劃任務,選擇“暫停執行計劃任務程序”。 5。為防止網上鄰居“訪問”而導致刻錄失敗,須終止你的網絡共享。 九、盡量給被刻錄的信息起英文文件名 由于市場上出現的刻錄軟件種類繁多,各款軟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也不完全一樣,有些刻錄軟件是不支持中文文件名的,因此一旦在刻錄過程中,遇到刻錄軟件不支持的中文文件名,那么刻錄就會出錯,這可能會將前面所有刻錄的內容毀于一旦。當然,也有些刻錄軟件是支持中文文件名的,但我們在使用一個以前從未用過的刻錄軟件時,為穩妥起見,最好將被刻錄的信息都改成英文名稱;另外還要提醒大家的是,英文文件名稱也不能太長。 十、最好不要長時間刻錄 刻錄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嬌氣的。由于刻錄機在工作過程中,其內部的激光頭是高速運轉的,而且在刻錄光盤時,激光頭必須達到一定的功率才能將盤片上的材料熔化,進行刻錄工作。如果長時間工作,會導致激光頭熱量越聚越高,對應的刻錄光驅上的溫度也會變得很高,就有可能導致刻錄出錯甚至損壞光盤。因此,我們最好不要讓刻錄機長時間工作。 十一、使用自己熟悉的刻錄軟件 由于市場上的刻錄軟件五花八門,而且它們的刻錄原理也并不完全相同,一些差的軟件不恰當地使用Buffer,就可能會經常燒壞碟片;另外,如果我們使用了不熟悉的刻錄軟件,我們就不可能完全了解它有什么特別之處,這個“特別之處”有可能就會成為我們刻盤成功的障礙。為此,筆者建議大家挑選一款功能性強、自己比較熟悉的刻錄軟件,以避免出現突發故障。 十二、可以用 CD-RW先進行試刻 由于 CD-RW是可以重復擦寫的,而且它也可以當作CD-R來使用,所以我們可以先將數據寫到CD-RW進行試驗,等成功以后再寫到CD-R上。這種方法最適用于制作一些特殊盤的情況,如制作自啟動光盤、復制加密軌道光盤等。 十三、其它相關注意事項 1。要使用質量好的空盤片 市面上空盤片品種繁多,讓人看了眼花繚亂。要選擇刻錄穩定、正確,讀取順暢,保存性好的片子。并不是可以成功刻錄的片子就是好片,有的雖然刻錄成功,但是無法讀取,或是過了一段時間就讀不出了;另外,某些劣質的盤片甚至可能損傷刻錄機,就更得不償失了。 2。讓刻錄機處于通風的地方 由于刻錄機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相當的熱量,如果散熱不良,輕則刻錄失敗,重則損傷機器。因此,我們要把刻錄機放在一個通風良好的地方,使它具有良好的散熱性,以保證刻盤的成功率。 。
熱心網友
恩,小熊說的有道理。一般不要連續刻錄5張以上。刻幾張休息半個小時就OK。
熱心網友
最好是刻了三張盤以后休息一會就可以了
熱心網友
我一般刻錄十五張盤就讓它休息上五、六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