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寶寶三個半月不到就開始要自己翻身學爬行,聽人說過早學爬或者走路都是對小寶寶不利的,為什么呢,那什么時候最好?
熱心網友
我家女兒從六個月開始爬,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有的十幾個月才學爬也很正常。我老逗著她爬,把東西放在前面引她來,或用手幫她推著小腳,在她用力時幫她用力,越來越熟練,爬得很漂亮了像只小豹子,好精神!下步爬的相當好了自然就開始模仿大人站立行走了。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早點學習的。本能呀。我女兒十個月就主動自己走了,而且走的很穩,要摔倒時自己也有平衡能力用手撐著地而不至于撐得好疼,挺能的!抬頭挺胸,挺得意! 主要是爬的功勞。 幼兒從只能仰臥到可以直立行走,都要經過爬行這一環節。爬行對于幼兒的身體發育、心理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爬行能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孩子在幼兒時期,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從上肢動作到下肢動作,從整體動作到分解動作,發展都極為迅速。特別是在學習爬行的過程中,幼兒不但要用小手、小腳支撐身體,使其四肢的小肌肉群得到發展,而且關節的運動也有利于其骨骼和屈肌、伸肌的發育。同時,幼兒在爬的過程中必須經常變換姿勢,也促進了其平衡器官的發展。可以說,爬行能促進幼兒整個運動系統的發育。2、幼兒時期爬得少,不僅會使其直立行走的過程受到影響,而且到學齡前期這段時間,孩子會顯得動作笨拙,容易疲勞。部分孩子甚至造成神經、大腦發育不良,智力落后。 3、爬行還有助于幼兒的心理發展。幼兒學會爬行以后,活動的范圍擴大了,這使得他們有機會去接觸各種事物;同時也使得他們與成人的游戲內容更加豐富,語言交流進一步增多,這不但可以促進幼兒的聽覺、視覺及語言器官的發育,而且可擴展幼兒的認識范圍,為幼兒擴大和深化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創造條件,為其日后形成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等各種能力打下基礎。 由此可見,爬行是幼兒生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嬰幼兒運動功能的發育在兒童生理發育中是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因為在寶寶早期的骨骼組織中含膠質多,含鈣質少,骨質比較軟弱,容易受外力的影響而變形。在他們的肌肉組織中,尤其是下肢比較嬌嫩,肌纖維細軟含水分多。如果練習走路的時間太早,全身的重量必為雙下肢所承受,往往容易使雙腿產生彎曲和變形,從而影響寶寶日后體態的美觀和運動能力的正常發揮。 因此,應該依據兒童體格發育的一般規律,應該將寶寶學走路的時期定在11個月之后為宜,因為此時薄薄的骨骼及肌肉組織有了進一步的發育,已基本具備了承受自身重力的條件。。
熱心網友
不會有事的啦,我寶寶2個月翻成側臥,兩個半月翻成俯臥,然后就開始像條蟲一樣撅著小屁股爬了,現在6個月了能從床頭爬到床尾了,寶寶爬行能促進大腦發育.越爬得多越好,最好晚點再走路,多練習爬行.
熱心網友
老人說:七坐八爬九長牙.但是現在的BB都早了.一般4個月左右會翻身,6個月獨坐,8個月爬.早點晚點都是正常的.
熱心網友
每一個寶寶的發育都不太一樣,我家寶寶是八個月才開始爬行。我想你家寶寶可能爬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