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土 庫 曼 斯 坦 概 況 國名:土庫曼斯坦(Turkmenistan)   國旗日:2月19日 獨立日:10月27日(1991年) 中立日:12月12日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5∶3。旗地為深綠色,靠旗桿一側有一垂直寬帶通過旗面,寬帶中自上而下排列著五種地毯圖案。旗面上部中間有一彎新月和五顆五角星,月和星均為白色。綠色是土庫曼人民喜歡的傳統顏色;新月象征光明前途;五顆星象征人類的五種器官功能;視、聽、嗅、味、觸;五角星的五個角象征宇宙物質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晶態和等離子態;地毯圖案象征土庫曼人民的傳統觀念和宗教信仰。土庫曼斯坦在1924年10月成為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1953年起采用的國旗為在原蘇聯國旗旗面上加兩道藍色橫條。1991年10月宣布獨立,采用現國旗。 國徽:呈圓形,由三個同心圓組成。外圓周上繪有七顆帶綠葉的白色棉桃、兩束金色的麥穗、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中間圓周上繪有五種地毯圖案;內圓面上是土庫曼人為之自豪的阿哈爾捷金馬。 自然地理:面積為49.12萬平方公里,是位于中亞西南部的內陸國。西瀕里海,北鄰哈薩克斯坦,東北部與烏茲別克斯坦接壤,東界阿富汗,南部是伊朗。全境大部是低地,平原多在海拔200米以下,80%的領土被卡拉庫姆大沙漠覆蓋。南部和西部為科佩特山脈和帕羅特米茲山脈。主要河流有阿姆河、捷詹河、穆爾加布河及阿特列克河等,主要分布在東部。橫貫東南部的卡拉庫姆大運河長達1450公里,灌溉面積約30萬公頃。屬強烈大陸性氣候,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區之一。 首都:阿什哈巴德(Ashgabat),人口有68萬(2000年)。1月平均氣溫4.4℃,7月平均氣溫27.7℃。 人口:593.68萬(2003年1月)。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土庫曼族占77%,烏茲別克族9.2%,俄羅斯族6.7%,哈薩克族2%,亞美尼亞族0.8%,此外還有阿塞拜疆族、韃靼族等。通用俄語。官方語言為土庫曼語,屬阿爾泰語系的南支。1927年以前,土庫曼語用阿拉伯字母書寫,以后采用拉丁字母,1940年起使用西里爾字母。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俄羅斯族和亞美尼亞族信仰東正教。 行政區劃:除首都阿什哈巴德外,全國劃分成5個州,16個市,46個區。5個州是:阿哈爾、巴爾坎、列巴普、馬雷和達沙古茲。 簡史:歷史上曾被波斯人、馬其頓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韃靼人征服。公元9—10世紀受塔赫里王朝、薩曼王朝統治。11—15世紀受蒙古韃靼人統治。15世紀基本形成土庫曼民族。16—17世隸屬于希瓦汗國和布哈拉汗國。19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部分領土并入俄國。土庫曼人民參加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12月建立蘇維埃政權,其領土并入土耳其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花拉子模和布哈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在劃定民族管理區后,于1924年10月27日建立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并加入蘇聯。1990年8月23日,土庫曼最高蘇維埃通過了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10月27日宣布獨立,改國名為土庫曼斯坦,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 土庫曼斯坦印象 政治:1992年5月18日通過第一部憲法,規定土庫曼斯坦為民主、法制和世俗的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的總統共和制,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獨立又相互平衡和制約。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最高行政首腦,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連任總統不得超過兩屆。人民委員會為國家最高權力代表機關,立法權和司法權分屬國民議會和法院。1995年12月27日人民委員會對憲法進行了修改和補充,將土庫曼斯坦中立國地位寫入憲法,又在國歌和國旗中加以體現。2003年8月通過的新憲法規定,土庫曼斯坦不承認那些持有外國護照、擁有其他國家國籍的人是土公民。 經濟:石油和天然氣是土庫曼斯坦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業主要種植棉花和小麥。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芒硝、碘、有色及稀有金屬等。該國絕大部分土地是沙漠,但地下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天然氣探明儲量為22.8萬億立方米,約占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石油儲量120億噸。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9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21.4%,人均生產總值近3000美元。 外交:奉行中立、開放的外交政策。1992年3月加入聯合國。 與中國關系:1991年12月27日,中國承認土庫曼斯坦獨立。1992年1月6日,土庫曼斯坦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