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我國的戰斗機艙蓋嚴重影響飛行員的視線(殲-6,殲-7,殲-8,飛豹等等)而美國戰斗機的坐艙蓋就不一樣,視覺效果非常好,最典型的就是F-16,F-22我國的殲-8不是正在改進嗎?為什么就不把這些小問題解決了?這一點小問題就能決定一場空戰的成敗,不是嗎?
熱心網友
事情并不象我們所想的那樣,中國的戰斗機設計就是太俄羅斯化了,什么都從那學,自己也不弄個自己的東西出來,只知道一味的借鑒,自己又不思發展,哎。。。。。其實美國的F-16也沒什么好的,只是它體現出了頑強的對地攻擊能力罷了。至于它的坐艙也不要太過神化,那種氣泡型的坐艙據說會增大飛機的飛行阻力。。可想而知,,那只多么滴不好啊
熱心網友
中國優秀的精神和傳統丟得太多了,現在只追求數字比如GDP之類,專心做事的人成稀有動物了,還得不到保護,以至于現在造汽車都以質次價高著稱。一次成型的水滴型座艙目前只是少數發達國家的專有技術。
熱心網友
關鍵是定型飛機改了倉蓋,空氣動力學性能也就有了些須變化,所以這種改動說是小,實際上要重新進行動力學測試
熱心網友
艙蓋玻璃的一次成型技術難度是非常高的。現今只有少?倒也旁斕貿觥5夜執冉蕉坊鏙10,國產J11/J11B比起J6/J7/J8已有不錯的進步(機頭玻璃的2根柱子?]了)。但要有F16的艙蓋玻璃......研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油!圖片:F16(注意其艙蓋玻璃)
熱心網友
現代的戰機都是超視的等你看見敵機的時候你的戰機已經冒煙了...
熱心網友
J-8要想改進視野,必須加高坐艙高度,這樣回嚴重改變飛機的氣動外形,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熱心網友
玻璃的一次成型技術難度很高的,在高空高壓高速的情況下想要保持那么一塊玻璃不出現問題,咱現在還做不到。現在也只有美國夠這個技術啊,哈哈,以后咱技術發達了,也會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