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查一下以下幾所大學的占地、建筑面積,圖書館的藏書量,碩士、博士點數量……其它還有什么具體衡量大學好壞與否的指標的呢?望知道的話也能給些更多的信息,真的很想了解,望盡量幫找,謝謝。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

熱心網友

還是自己查一下的好吧。樓上確實說得詳細了,雖然都是抄來的。唉還是得自己總結啊,別人靠不住的。

熱心網友

上面的都已經說的很詳細了 沒有什么可以補充的了不過你自己去查查網站不是更方便嗎

熱心網友

你真是一個神經病患者呀,你自己查呀!

熱心網友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院校之一,是我國外語院校中歷史最悠久、層次齊全、語種最多的高等院校。1。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創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北京大學位于京城西郊,占地2661581平方米(3992。277畝)。學校現教職工16073人,29617名各類在校學生。現有199個博士點、 221個碩士點、100個本科專業,以及覆蓋139個專業的35個博士后流動站。北京大學擁有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及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 驗室的數量均居全國高校之首。現任校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校長許智宏院士。圖書館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建于1902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國立大學圖書館。目前館藏文獻總量已達 450余萬冊,訂有中外報刊7000余種。館藏中外主要學科文獻齊備,語種多樣,還有古籍善本、舊報刊、金石拓片等 珍貴特藏。圖書館目前的館舍于1975年落成,總建筑面積25500 平方米。近年來,圖書館朝著現代化方向迅速邁進。目前可利用Internet國際聯機檢索和光盤檢索,為讀者提高效率的文獻信息服務。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 統已在全館范圍內投入使用。“國家教委北京大學文科文獻信息中心”的建立,為全校師生和全國高校系統提供了高水平的現代化信息服務。“‘211工程’高等 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管理中心”正在建設中。 圖書館新館于1998年建成后,總面積達到50000平米,閱覽座位4000多個,總藏書容量超過600萬冊,在規模上將成為亞洲高校第一大館。2。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 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并于1929年 秋開辦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 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 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明朝時為一私家花園,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一部分,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咸豐年間改名為清華園。  清華大學校園占地356公頃,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校園內綠草青青,樹木成蔭,湖光山色,景色優雅。清華大學現有教職工78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 士3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100余人。全國重點學科49個;本科專業5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3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7個。在校全日制學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碩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 區的在校留學生及進修生1300余名,遠程教育學員7500余名。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4個、體育總局 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6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網上研究中心6個。學校藏書400余 萬冊。學校占地面積400余公頃,建筑面積230余萬平方米。出版物有《清華大學學報》(分自然科學版、英文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世界建筑》、《裝 飾》、《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 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成立,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先后擔任校長。現任校長為紀寶成教授,黨委書記為程天權教授。學校目前已經形成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輔以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體系,尤其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領域具有突出的整體優勢。現設有研究生院、23個學院、21個科研機構和14個博士后流動站,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及深圳研究院;擁有6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居全國高校第一;擁有13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全國高校第一;擁有全國重點學科25個,總數居全國高校第五,其中社會科學居全國高校第一。在連續六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中國人民大學獲選16篇,在人文社科領域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學校現設有學士學位專業60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8個,碩士學位學科點128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7個碩士點),博士學位學科點87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1個博士點),一級授權學科11個,成人教育專科專業9個,本科專業11個。在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組織的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學科評估中,學校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等5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排名全國第一,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政治學、農林經濟管理、歷史學、工商管理也取得了較好的名次,充分展示了學校雄厚的學科發展實力。學校目前擁有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度合理的教學與科研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80人,其中,教授476人、副教授581人。博士生導師474人。此外,還有193位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外學者和930位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擔任(或曾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學校目前共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18998人,其中本科生9571人,研究生9427人(含研究生單證教育的學生(MBA、MPA、法律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是全國高校中這一比例最高的研究型大學之一;有成人教育本專科在冊生8千多人,其中75%以上是本科生,網絡教育在冊生近4萬人;目前在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1165人。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著名的人文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圖書出版中心。學校圖書館設施先進,館內藏書250萬 冊,并設有“教育部文科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是我國收集、整理、存儲、發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經濟和管理科學信息資源的權威機構, 編輯的年度報刊資料索引是中國四大文獻檢索索引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個大學出版機構,是我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會科 學學術、理論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4。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1951年。2000年以前為原對外貿 易經濟合作部所屬。2000年6月,原中國金融學院與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轉為教育部直屬。這是一所隨著國家的發展而迅速擴 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著名學府。1997年成為首批被列入國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目前正朝著一流大學的目標奮 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現有教職工14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656人,其中教授110人,副教授290人,外國專家30多人。另還聘有國內外著名大學的150 余名教授專家作為我校的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這是一處群英薈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里新秀輩出。大批獲得政府特殊津貼、受聘擔任政府學術機構成 員的專家學者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大部分中青年教師在國外留學或進修過,教學科研水平高,許多人被評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入選國家的優秀人才 培養工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以國際經貿、國際經濟法、工商管理、經貿外語為學科特色和專業優勢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實行校、院、學系管理體制,現設有 13個學院、1個直屬系,設有研究生部和體育部;共有25個本科專業,17個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4個博士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國家社會科 學研究基地。學校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于1988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承認。學校也是培訓國家高級經濟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設有政府委托或與外國合辦的 12個高級在職培訓機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源于1951年成立的原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高級商業干部學校圖書館。1954年9月開始,應用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圖書館的名稱。1984年9月北京對外貿易學院易名,圖書館遂以現名面世。現館名承蒙我國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2000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中國金融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同年3月12日兩校圖書館正式合并,原經貿大學圖書館為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 館南區,原金融學院圖書館現為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北區。現館舍面積9000余平方米,藏書70余萬冊。5。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院校之一,是我國外語院校中歷史最悠久、層次齊全、語種最多的高等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是1941年在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隊基礎上創辦的延安外國語學校。她是中國共產黨為了適應抗日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而成立的,從一開始就 受到了黨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和具體指導。新中國成立以來,她一直是我國培養外語人才,特別是培養外交、外貿、對外文化 交流及外事翻譯人才的主要基地。1980年前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80年后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學校由北京外國語學院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 學。目前,北京外國語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多語種外語教學為主,多學科、多層次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現任黨委書記楊學義教授,校長郝平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我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之一。現設有外國語言文學1個博士后流動站,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 學、日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外國語言文學和應用語言學等9個博士點,包括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日語、阿拉伯語、 西班牙語、歐洲語言、亞非語言、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外交學等13個碩士點,涵蓋了學校講授的全部30多種外國語言以 及中文和外交學專業。在職人員學位授權點6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德語語言文學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點,俄語語言文學專業、阿拉伯語言文學專業是北京市重 點學科點。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是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重點文科研究基地。作為國內開設外語語種最多、學科專業較全的外語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擁有一批在外國語言文學、文化、翻譯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在社會上有較高學術聲望的 教授、學者,師資力量相當雄厚。全校擁有專任教師576人,包括博士生導師 41人、碩士生導師221人,教授113人、副教授177人,其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組成員2名,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3名,國家 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28名。幾十年來,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許多高水平的教學、科研成果,為培養高質量的外語人 才,為北外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不少人已成為國內同類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另外,學校有來自全世界24個 國家和地區的專家、教師122人,已與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的172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學術合作和交流關系。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一個學習氣氛濃厚、環境優美的"花園式校園"。學校占地面積31萬平方米,圖書館占地約9,997平方米,藏書80萬冊,中外文報刊1763余種,其中外文現刊390余種,中文電子期刊3000余種。6。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于1964年 創立的。學院是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主體學科、以旅游管理為特色學科,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門類共同發展的教學型大學。秉承“明德、勤學、 求是、競先”的辦學理念,立足北京,服務首都,輻射全國,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外事、旅游、經貿、文化等方面的國際性應用型人才。學院主要教學科研機構包括英語系、日語系、俄語系、德語系、法語系、西葡語系、阿拉伯語系、朝鮮語系、旅游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法 政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旅游發展研究院、跨文化研究所和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共八系、八院、二所。全院共設有18個專業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旅游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國際政治、法學專業;英語、日語、俄語、旅游管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企業管理、國際貿易7個 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旅游管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英語、日語兩個專業招收高等職業教育專科生;成人教育學院招收成人脫產大專班 和高中及專科起點本科班;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招收長短期外國留學生,每年有近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留學生在院學習,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和語言進修 生。學院現有各類在校學歷生8000余人。學院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專業、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200多人,絕大多數教師曾在國外進修或攻讀學位后歸國任教,學院還常年聘請60余名外國專家在校任教,師資力量雄厚。學院教學設備先進,擁有眾多不同規格的語言實驗室、網絡機房和多媒體教學實驗室,同時還建有校園網、電視臺和先進的地面衛星接收系統。圖書館藏書豐富,并 設有大型期刊閱覽室、專業閱覽室、電子閱覽室以及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學院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類體育場館齊備,為廣大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 生活環境。 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學校致力于廣播、電視、電影、網絡、出版、報刊及新媒體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是一所文、工、 藝、管、理、經、法、教多學科協調發展,以信息傳播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學校位于中國北京東郊古運河畔,校園占地708畝,校舍總面積46萬平方米。校訓 是:立德、敬業、博學、競先。學校被譽為中國廣播影視傳播人才的搖籃。50多年來,學校為廣播影視系統及信息傳播業培養輸送畢業生6萬多人,培訓在職人員35萬多人次。校友遍 布全國各地及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一直從領導干部到專業人員的骨干隊伍,很多人成為著名的記者、編輯、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導演、編劇、制片 人、翻譯和高級工程技術專家。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個博士點、40個碩士點,7個專業碩士點,71個本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389人。學校建有先進的專業實驗中心(室)、多媒體校園網、有線電視數字傳輸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和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網。學校努力建設以信息傳播為特色的現代化數字圖書館,藏書105萬冊,音像資料50萬余盒(張),報刊3,000多種,電子報刊8,000多種。8。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于1952年建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 系合并獨立設置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學校于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5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1960年被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69年,學校被迫遷往云南,輾轉十年,于1979年返京復校。1982年國務院批 準我校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1996年被國家列為“211工程”首批建設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 2月直屬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準試辦研究生院,12月進入“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重點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與國家林 業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國家列為“211工程”“十五”重點建設高校。2004年5月通過教育部評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為全國56所建有研究生 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被國家列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選拔錄取資格的高校之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學校已經從單科性的林業院校發展成為以林學、生物學、林業工程學為特色,農、理、工、管、經、文、法、哲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 學,形成了以本科、碩士、博士培養為主,繼續教育、留學生培養為輔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現有12個本科教學學院,40個本科專業,生源范圍遍及全國 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現有本科生12832人,研究生1895人。學校現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后流動站,33個博士點,55個碩士點,還有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高校教師攻讀碩 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8個學科門類的22個一級學科,學科點擁有量處于農林院校前列。現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林木遺傳育種、園林植物與觀賞 園藝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003年在全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校林學一級學科整體水平位居全國之首。2004 年,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專業點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校本部現有校園面積675畝,正在建設的鷲峰校區占地面積750畝,學校實驗林場占地面積10870畝,學校總占地面積12295畝。截至2005年7 月,學校校舍總面積663561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建筑面積304210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9平方米。教室面積53606平方米,生均 3。35平方米。擁有單價800元以上用于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共17352臺件,價值16976萬元,生均9597元。學校單價5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490 臺件,價值6900萬元。新建的圖書館紙質藏書達121。26萬冊,電子資源庫16種,各類電子圖書總計71。3萬種。建成了“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數 字校園網絡。9。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名北京航空學院,1988年更名)創辦于1952年,由清華大學、北洋大學等8所著名大學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是新中國首所航空工程大學。北航隸屬于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學研究中心,是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北航已成為一所包括26個學院、系,涵蓋理、工、文、法、經濟、管理、哲學、教育等學科門類的,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經過50多年發展,北航已建設成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學科涵蓋理、工、文、法、經濟、管理、教育、哲學等 八個門類,在航空、航天、動力、信息、材料和管理等領域形成明顯的比較優勢。目前,學校共有23個專業學院(系),教職工3200余人,他們之中有“兩 院”院士14名,正、副教授1200余名,博士生導師390余名;各類在校學生愈3。9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近2。4萬人。在各類在校生中,有博士研究 生2700多名,碩士研究生6800余名,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14300余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3400余人,網絡本專科生11800余人,外國留學生 370余名。圖書館大樓于1986年建成,館舍面積有13932平方米(不含學術交流廳和電教中心等用房)。2002年5月,為迎接北航50周年大慶,學校對圖書館大 樓進行貼建改造。改造后的圖書館館舍面積增至近2萬平方米,閱覽座位達到3000余個,外形也更加美觀。為滿足讀者的多種需要,圖書館設有多個大型閱覽室。至2003年底,館藏印刷型書刊資料累計已達127萬余冊(篇),每年訂購印刷型中外文期刊近2000種,年進新書量5萬余冊。   。

熱心網友

自己上網找啊

熱心網友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 北京大學位于京城西郊,占地2661581平方米(3992。277畝)。學校現教職工16073人,29617名各類在校學生。現有199個博士點、 221個碩士點、100個本科專業,以及覆蓋139個專業的35個博士后流動站。北京大學擁有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及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 驗室的數量均居全國高校之首。現任校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校長許智宏院士。 圖書館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建于1902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國立大學圖書館。目前館藏文獻總量已達 450余萬冊,訂有中外報刊7000余種。館藏中外主要學科文獻齊備,語種多樣,還有古籍善本、舊報刊、金石拓片等 珍貴特藏。圖書館目前的館舍于1975年落成,總建筑面積25500 平方米。近年來,圖書館朝著現代化方向迅速邁進。目前可利用Internet國際聯機檢索和光盤檢索,為讀者提高效率的文獻信息服務。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 統已在全館范圍內投入使用。“國家教委北京大學文科文獻信息中心”的建立,為全校師生和全國高校系統提供了高水平的現代化信息服務。“‘211工程’高等 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管理中心”正在建設中。 圖書館新館于1998年建成后,總面積達到50000平米,閱覽座位4000多個,總藏書容量超過600萬冊,在規模上將成為亞洲高校第一大館。2。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 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并于1929年 秋開辦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 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 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明朝時為一私家花園,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一部分,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咸豐年間改名為清華園。  清華大學校園占地356公頃,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校園內綠草青青,樹木成蔭,湖光山色,景色優雅。 清華大學現有教職工78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 士3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100余人。全國重點學科49個;本科專業5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3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7個。在校全日制學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碩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 區的在校留學生及進修生1300余名,遠程教育學員7500余名。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4個、體育總局 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6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教育部網上研究中心6個。學校藏書400余 萬冊。學校占地面積400余公頃,建筑面積230余萬平方米。出版物有《清華大學學報》(分自然科學版、英文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世界建筑》、《裝 飾》、《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 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成立,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先后擔任校長。現任校長為紀寶成教授,黨委書記為程天權教授。 學校目前已經形成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輔以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體系,尤其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領域具有突出的整體優勢。現設有研究生院、23個學院、21個科研機構和14個博士后流動站,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及深圳研究院;擁有6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居全國高校第一;擁有13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全國高校第一;擁有全國重點學科25個,總數居全國高校第五,其中社會科學居全國高校第一。在連續六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中國人民大學獲選16篇,在人文社科領域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學校現設有學士學位專業60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8個,碩士學位學科點128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7個碩士點),博士學位學科點87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1個博士點),一級授權學科11個,成人教育專科專業9個,本科專業11個。在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組織的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學科評估中,學校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等5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排名全國第一,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政治學、農林經濟管理、歷史學、工商管理也取得了較好的名次,充分展示了學校雄厚的學科發展實力。 學校目前擁有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度合理的教學與科研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80人,其中,教授476人、副教授581人。博士生導師474人。此外,還有193位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外學者和930位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擔任(或曾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學校目前共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18998人,其中本科生9571人,研究生9427人(含研究生單證教育的學生(MBA、MPA、法律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是全國高校中這一比例最高的研究型大學之一;有成人教育本專科在冊生8千多人,其中75%以上是本科生,網絡教育在冊生近4萬人;目前在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1165人。 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著名的人文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圖書出版中心。學校圖書館設施先進,館內藏書250萬 冊,并設有“教育部文科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是我國收集、整理、存儲、發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經濟和管理科學信息資源的權威機構, 編輯的年度報刊資料索引是中國四大文獻檢索索引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個大學出版機構,是我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會科 學學術、理論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4。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1951年。2000年以前為原對外貿 易經濟合作部所屬。2000年6月,原中國金融學院與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轉為教育部直屬。這是一所隨著國家的發展而迅速擴 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著名學府。1997年成為首批被列入國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目前正朝著一流大學的目標奮 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現有教職工14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656人,其中教授110人,副教授290人,外國專家30多人。另還聘有國內外著名大學的150 余名教授專家作為我校的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這是一處群英薈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里新秀輩出。大批獲得政府特殊津貼、受聘擔任政府學術機構成 員的專家學者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大部分中青年教師在國外留學或進修過,教學科研水平高,許多人被評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入選國家的優秀人才 培養工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以國際經貿、國際經濟法、工商管理、經貿外語為學科特色和專業優勢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實行校、院、學系管理體制,現設有 13個學院、1個直屬系,設有研究生部和體育部;共有25個本科專業,17個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4個博士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國家社會科 學研究基地。學校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于1988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承認。學校也是培訓國家高級經濟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設有政府委托或與外國合辦的 12個高級在職培訓機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源于1951年成立的原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高級商業干部學校圖書館。1954年9月開始,應用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圖書館的名稱。1984年9月北京對外貿易學院易名,圖書館遂以現名面世。現館名承蒙我國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 2000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中國金融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同年3月12日兩校圖書館正式合并,原經貿大學圖書館為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 館南區,原金融學院圖書館現為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北區。現館舍面積9000余平方米,藏書70余萬冊。5。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院校之一,是我國外語院校中歷史最悠久、層次齊全、語種最多的高等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是1941年在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隊基礎上創辦的延安外國語學校。她是中國共產黨為了適應抗日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而成立的,從一開始就 受到了黨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和具體指導。新中國成立以來,她一直是我國培養外語人才,特別是培養外交、外貿、對外文化 交流及外事翻譯人才的主要基地。1980年前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80年后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學校由北京外國語學院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 學。目前,北京外國語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多語種外語教學為主,多學科、多層次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現任黨委書記楊學義教授,校長郝平教授。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我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之一。現設有外國語言文學1個博士后流動站,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 學、日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外國語言文學和應用語言學等9個博士點,包括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日語、阿拉伯語、 西班牙語、歐洲語言、亞非語言、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外交學等13個碩士點,涵蓋了學校講授的全部30多種外國語言以 及中文和外交學專業。在職人員學位授權點6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德語語言文學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點,俄語語言文學專業、阿拉伯語言文學專業是北京市重 點學科點。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是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重點文科研究基地。 作為國內開設外語語種最多、學科專業較全的外語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擁有一批在外國語言文學、文化、翻譯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在社會上有較高學術聲望的 教授、學者,師資力量相當雄厚。全校擁有專任教師576人,包括博士生導師 41人、碩士生導師221人,教授113人、副教授177人,其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組成員2名,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3名,國家 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28名。幾十年來,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許多高水平的教學、科研成果,為培養高質量的外語人 才,為北外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不少人已成為國內同類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另外,學校有來自全世界24個 國家和地區的專家、教師122人,已與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的172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學術合作和交流關系。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一個學習氣氛濃厚、環境優美的"花園式校園"。學校占地面積31萬平方米,圖書館占地約9,997平方米,藏書80萬冊,中外文報刊1763余種,其中外文現刊390余種,中文電子期刊3000余種。6。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于1964年 創立的。學院是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主體學科、以旅游管理為特色學科,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門類共同發展的教學型大學。秉承“明德、勤學、 求是、競先”的辦學理念,立足北京,服務首都,輻射全國,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外事、旅游、經貿、文化等方面的國際性應用型人才。學院主要教學科研機構包括英語系、日語系、俄語系、德語系、法語系、西葡語系、阿拉伯語系、朝鮮語系、旅游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傳播學院、法 政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旅游發展研究院、跨文化研究所和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共八系、八院、二所。全院共設有18個專業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旅游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國際政治、法學專業;英語、日語、俄語、旅游管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企業管理、國際貿易7個 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旅游管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英語、日語兩個專業招收高等職業教育專科生;成人教育學院招收成人脫產大專班 和高中及專科起點本科班;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招收長短期外國留學生,每年有近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留學生在院學習,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和語言進修 生。學院現有各類在校學歷生8000余人。 學院擁有一支年齡、學歷、專業、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200多人,絕大多數教師曾在國外進修或攻讀學位后歸國任教,學院還常年聘請60余名外國專家在校任教,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教學設備先進,擁有眾多不同規格的語言實驗室、網絡機房和多媒體教學實驗室,同時還建有校園網、電視臺和先進的地面衛星接收系統。圖書館藏書豐富,并 設有大型期刊閱覽室、專業閱覽室、電子閱覽室以及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學院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類體育場館齊備,為廣大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 生活環境。 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學校致力于廣播、電視、電影、網絡、出版、報刊及新媒體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是一所文、工、 藝、管、理、經、法、教多學科協調發展,以信息傳播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學校位于中國北京東郊古運河畔,校園占地708畝,校舍總面積46萬平方米。校訓 是: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學校被譽為中國廣播影視傳播人才的搖籃。50多年來,學校為廣播影視系統及信息傳播業培養輸送畢業生6萬多人,培訓在職人員35萬多人次。校友遍 布全國各地及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一直從領導干部到專業人員的骨干隊伍,很多人成為著名的記者、編輯、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導演、編劇、制片 人、翻譯和高級工程技術專家。 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個博士點、40個碩士點,7個專業碩士點,71個本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389人。 學校建有先進的專業實驗中心(室)、多媒體校園網、有線電視數字傳輸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和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網。學校努力建設以信息傳播為特色的現代化數字圖書館,藏書105萬冊,音像資料50萬余盒(張),報刊3,000多種,電子報刊8,000多種。8。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于1952年建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 系合并獨立設置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學校于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5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1960年被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69年,學校被迫遷往云南,輾轉十年,于1979年返京復校。1982年國務院批 準我校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1996年被國家列為“211工程”首批建設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 2月直屬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準試辦研究生院,12月進入“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重點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與國家林 業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國家列為“211工程”“十五”重點建設高校。2004年5月通過教育部評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為全國56所建有研究生 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被國家列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選拔錄取資格的高校之一。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學校已經從單科性的林業院校發展成為以林學、生物學、林業工程學為特色,農、理、工、管、經、文、法、哲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 學,形成了以本科、碩士、博士培養為主,繼續教育、留學生培養為輔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現有12個本科教學學院,40個本科專業,生源范圍遍及全國 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現有本科生12832人,研究生1895人。 學校現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后流動站,33個博士點,55個碩士點,還有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高校教師攻讀碩 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8個學科門類的22個一級學科,學科點擁有量處于農林院校前列。現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林木遺傳育種、園林植物與觀賞 園藝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003年在全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校林學一級學科整體水平位居全國之首。2004 年,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專業點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校本部現有校園面積675畝,正在建設的鷲峰校區占地面積750畝,學校實驗林場占地面積10870畝,學校總占地面積12295畝。截至2005年7 月,學校校舍總面積663561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建筑面積304210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9平方米。教室面積53606平方米,生均 3。35平方米。擁有單價800元以上用于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共17352臺件,價值16976萬元,生均9597元。學校單價5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490 臺件,價值6900萬元。新建的圖書館紙質藏書達121。26萬冊,電子資源庫16種,各類電子圖書總計71。3萬種。建成了“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數 字校園網絡。9。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名北京航空學院,1988年更名)創辦于1952年,由清華大學、北洋大學等8所著名大學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是新中國首所航空工程大學。北航隸屬于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學研究中心,是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北航已成為一所包括26個學院、系,涵蓋理、工、文、法、經濟、管理、哲學、教育等學科門類的,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 經過50多年發展,北航已建設成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學科涵蓋理、工、文、法、經濟、管理、教育、哲學等 八個門類,在航空、航天、動力、信息、材料和管理等領域形成明顯的比較優勢。目前,學校共有23個專業學院(系),教職工3200余人,他們之中有“兩 院”院士14名,正、副教授1200余名,博士生導師390余名;各類在校學生愈3。9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近2。4萬人。在各類在校生中,有博士研究 生2700多名,碩士研究生6800余名,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14300余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3400余人,網絡本專科生11800余人,外國留學生 370余名。 圖書館大樓于1986年建成,館舍面積有13932平方米(不含學術交流廳和電教中心等用房)。2002年5月,為迎接北航50周年大慶,學校對圖書館大 樓進行貼建改造。改造后的圖書館館舍面積增至近2萬平方米,閱覽座位達到3000余個,外形也更加美觀。為滿足讀者的多種需要,圖書館設有多個大型閱覽室。至2003年底,館藏印刷型書刊資料累計已達127萬余冊(篇),每年訂購印刷型中外文期刊近2000種,年進新書量5萬余冊。

熱心網友

沒我知道的,不好意思

熱心網友

你可以到圖書館,有專門的高校介紹方面的書,上面都有。

熱心網友

挺難的

熱心網友

你可以登陸他們的網站去詢問那的信息是很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