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無敵么?

熱心網友

16世紀初,西班牙已經成為西方各國的霸主,尤其是其不可一世的強大武裝之一——西班牙海軍,更被吹噓為“無敵艦隊”。到16世紀后半期,隨著英國實力的增強,英國為了自身巨大的經濟利益,在諸如販賣黑人、掠奪殖民地等方面,同西班牙屢屢沖突,在這種背景下,導致了大西洋海戰。當時的西班牙海軍,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它由134艘艦船、3000多門大炮、8000多名水手、2萬多名士兵組成。而英國海軍則是由海盜小船拼湊成的,實力比無敵艦隊差遠了。1588年4月25日,西班牙海軍誓師征討英軍,以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為統帥的西班牙艦隊剛駛出特茹河口,突然狂風大起,波浪滔天,整個艦隊無法開航,經過數小時的搏斗,整個艦隊進入了大西洋。沒過幾天,艦隊再次遭到罕見狂風的襲擊,旗艦“圣馬丁”號被迫躲進附近的泊錨地,其它艦只散的散,沉的沉,水手們疲憊不堪,兩次狂風使“無敵艦隊”的裝備和戰斗力損失10%以上。“無敵艦隊”經過短時期整頓,恢復隊形,列開陣式,撲向英國海軍基地——樸茨茅斯港。令人不解的是,港外海面卻沒有遇到任何來自英國人的抵抗。西多尼亞下令乘風鼓帆的西班牙艦隊停止前進,疑惑地觀察起來。原來,英國人也早作出應戰準備,發誓要將西班牙軍隊拒于國門之外。不幸的是,英國艦隊離開樸茨茅斯基地后,遭到了和西班牙海軍同樣的厄運——狂暴風浪的襲擊,英國海軍不能出航,因而除留下幾艘輕型帆船監視海峽外,主力艦隊躲入港內,這便出現了上述一幕。由于西班牙海軍的疑慮、遲滯,喪失了對英軍一舉而勝的戰機,英國主力艦隊,在德雷克率領下,利用夜色做掩護,從西班牙艦隊側翼包抄到其后方,搶占了上風向,船借風勢,風助船威,首戰重創“無敵艦隊”,西班牙海軍被迫退往加來。加來距英國很近,利于登陸,但此處海峽最窄,形成風道,風力比外海還大。加之西班牙艦只龐大,在狹小的水域不利周旋,英軍決定用火攻作為大決戰的序幕。決戰開始,英軍趁夜放出十幾艘火船,隨風勢沖入西班牙艦隊,西班牙海軍用小船加以堵截,由于風力太猛而無濟于事,傾刻間烈焰騰騰,火光一片,西班牙海軍船艦擁擠,相互碰撞,被燒溺而死的水兵有1000多人,損失慘重。西班牙軍隊斗志全無,望風而逃,海上忽然一陣狂風暴雨,西班牙海軍扯起風帆向南逃去。忙中出錯,由于風力太大,戰艦失去控制,馬上要在淺灘擱淺,狂風忽然改了方向,強勁的北風使面臨絕境的“無敵艦隊”擺脫了滅頂之災。狂風一直將艦隊向北吹去。西班牙將士要想回到祖國,只有向南,再次經過英吉利海峽,這無異于自投羅網。為不使艦隊全軍覆沒,只有繞過英倫三島向西再向南,從茫茫的大西洋返回祖國。這是一段艱苦的航程,大西洋上的颶風不斷的襲擊,使本已破損不堪的一些戰艦沉沒在無底深淵,另外一些艦船被愛爾蘭外海的礁石吞噬,生還者廖廖無幾。經此役,西班牙海軍損失戰艦70多艘、將士9000多人,從此一蹶不振,失去西方霸主的地位。綜觀整個戰役,西班牙人始終沒有擺脫一個兇惡的敵人——風暴。那么,使“無敵艦隊”瀕臨滅亡的大西洋風暴是怎樣形成的呢?早春4月,亞歐大陸上仍殘留著勢力較強的蒙古高壓,大西洋上的冰島低壓逐漸減弱。氣壓的急劇變化,使大西洋沿岸的風力大增,且方向不變,西班牙海軍選在4月出征,正遇此類天氣。經過激戰,敗退的西班牙海軍經過數月顛簸,又碰上了大西洋颶風,這是由低氣壓而形成的熱帶氣旋,由于中心氣壓低,四周氣流向中心匯聚,并輻合上升,之后,在北半球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順時針旋轉。如果中心氣壓很低,旋轉的氣流強度就會很大,有時超過12級,并且上升的氣流會冷凝成雨。西班牙艦隊幾度遭到颶風的襲擾而疲于奔命,再與以逸待勞的英軍開戰,焉有不敗之理。 。

熱心網友

是一直無底艦隊

熱心網友

當時無敵,但英國發展了,他沒進步,最終還是敗了。月盈則虧……美國離這一天也不遠了!

熱心網友

無敵于海底了:)驕兵必敗,古今一也。

熱心網友

怎么會無敵呢,后來還不是被英國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