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役的坦克都有那些?最先進是什么?最多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樣的性能?

熱心網友

我國最多的坦克是59式,最先進的是最近裝備的99改

熱心網友

我國裝備工業的技術差距  原國家經貿委在去年底發表《裝備工業競爭戰略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我國裝備始終沒有擺脫技術引進型模仿創新的模式,一直在“引進--落后--再引進”中徘徊。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技術方面的差距突出表現在七個方面:   一是產品水平低、技術結構落后。目前,我國工業總體裝備水平比世界發達國家落后二三十年,大多數裝備工業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還處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在制造技術方面,我國裝備工業整體制造水平仍處于機械化為主的階段,設計手段落后,工藝裝備水平低,而發達國家已進入以計算機控制為主的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為特征的自動化生產階段。從產品結構看,我國工業裝備長期存在中低檔、一般性的趨同產品多,高技術產品少的問題,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專有技術,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獨特的競爭力。而技術要求高的重大成套設備和高技術產品又缺乏研究開發與制造能力,根本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重點工程建設的需要。   二是基礎技術發展滯后,與裝備工業的戰略地位極不相稱。具體表現在:其一,基礎機械產品落后;其二,機械基礎件技術水平低;其三,基礎材料在性能、質量方面仍有相當差距;其四,制造工藝及自動化技術水平低   三是重要的產品和工藝技術主要依靠從國外引進,長期陷入“惡性循環”。我國裝備工業一直采用了技術引進型模仿創新的發展模式,必然造成重要的產品和工藝技術來源主要依靠從國外引進的狀況。20世紀90年代,我國裝備工業雖然能夠提供經濟建設所需的一些重大裝備和產品,但技術仍主要依靠從國外引進,機械制造業中57%的產品產業化是在引進技術基礎上完成的。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技術中心,即使有水平也較低,行業自身的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很弱,發電設備、轎車、儀器儀表、數控系統等主要產品的更新換代離不開從國外引進技術。   四是許多重大裝備尚不具備研究開發與制造能力。我國裝備工業的整體素質和產業技術水平不高,集中體現在重大技術成套裝備嚴重滿足不了國民經濟重點工程建設的需要。許多重大技術裝備,我國尚不具備研究開發與制造能力,不得不主要依靠進口。   五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自主技術開發與創新能力弱、產出效率低。   六是長期依靠仿制的技術發展道路已走到盡頭。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發達國家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并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仿制品采取對策。于我國裝備工業來說,長期依靠國外技術,自主開發能力又弱,企業生產的產品又無知識產權而靠模仿他人的狀況,已經到了必須徹底改變的時候了。   七是大量科研院所游離于企業之外,科研機構管理體制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65%以上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近60%的研究開發活動都不在企業這個市場競爭主體之中,科技與經濟脫節的體制癥結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